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运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运用多层螺旋 CT诊断的准确度分析

王连智 王文云

青海省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810299


【摘 要】目的:探讨运用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均为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选择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45例,分别实施常规扫描和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精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老年胃肠道间质瘤,能够提高检查精确度,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

【关键词】老年;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准确度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一种源自消化道的间质叶性肿瘤,多发于胃、小肠,通常为恶性,会向肝部、肺部或者腹膜后腔处转移,被误认为神经源性或者平滑肌肿瘤。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免疫组化技术的实施,明确胃肠道间质瘤多来源于中胚层的卡哈尔间质细胞,几乎不见结构蛋白表达,且肌动蛋白仅局灶呈阳性,所以不属于性平滑肌肿瘤。胃肠道肿瘤间质瘤多发于胃部,肿瘤位置确诊相对简单,但是由于本病有良恶性之分,所以为患者选择一种有效的诊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可及时获取患者肿瘤大小、部位、形态等病理信息,充分了解病变处与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以为临床良性肿瘤的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经病例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选择90例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60-86(76.54±1.36)岁;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2-88(76.56±1.32)岁;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存在胃肠道肿块;(2)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扫描,且配合行为良好;(3)所有患者均有CT影像资料。排除标准:(1)排除因其他原因拒绝接受CT检查患者;(2)排除合并意识不清或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并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扫描。研究组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两组患者均在扫描前需保持8小时空腹,同时给患者饮用1000毫升温水,饮用后指导患者进行十二指肠和小肠检查。检查期间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设置好相关参数后进行扫描,扫描期间需保持4-5m/s的匀速高压注射,注射部位为肘部,注射剂量为100毫升,注射药物为碘海醇。实施分析扫描图像,详细记录患者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和病灶生长方式。

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实施免疫组化、光镜检查,判断标准为s-100呈弱阳性,CD34为阳性,CD117呈阳性。光镜检查根据细胞核分裂是否、是否异常判断,病理诊断分为良性、恶性、潜在恶性。符合一项潜在恶性,即判定为潜在恶性,符合两项则判断为恶性;无上述指标则判断为良性。诊断标准:(1)恶性肿瘤判断标准为肿瘤出现近远期脏器转移或者肿瘤呈浸润性。(2)潜在恶性肿瘤判断标准为胃间质直径超过5.5厘米,肠间质瘤超过4厘米。

1 .2评价指标

分析计算扫描结果,得出扫描精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和漏诊率。精确度等于实际检查出病理和实际未检出病理之和除以总检查例数;敏感女性等于实际检出病例数处于实际未检出病例数;特异性等于未患病例数除以实际总患病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多层螺旋CT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诊断结果以(n,%)的形式表示,组价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CT扫描检查精确度、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价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对比不同组患者诊断效果(n%

分组

例数

漏诊率

敏感性

特异性

精确度

观察组

45

3(6.66)

44(97.77)

42(93.33)

43(95.55)

对照组

45

14(31.11)

36(80.00)

33(73.33)

35(77.77)

c2

-

8.7752

7.2000

6.4800

6.1538

P

-

0.0030

0.0072

0.0109

0.0131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属于一种常见的胃部消化道肿瘤,多发于食管和小肠,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50-60岁之间的老年群体,以腹部疼痛以及腹部包块为典型特征,但是临床并不明显,所以易增加漏诊和误诊的风险[2-3]。多层螺旋CT属于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获得的数据更具完整性,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到相关数据,避免了因多次扫描而出现漏扫现象;多层CT可针对不同密度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扫描分类,能够精准的反应出患者的肿瘤大小和形状,更好的了解患者肿瘤供血情况,与常规扫描方式对比,其扫描方式更优。多层螺旋CT扫描还可见肿瘤密度低、斑片状、低密度区,了解肿瘤以及脏器浸润和转移情况,对良恶性均有良好的检查作用[4]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漏诊率、敏感性、特异性、精确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缩短检查时间,准确判断胃肠间质瘤的良恶性,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起着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对老年胃肠间质瘤实施多层螺旋CT,可准确判断病情级别,提高早期诊断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叶锋,林清池,康江河,段少银.多层螺旋CT诊断中老年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2020,33(24):36-37.

[2]冀洪林,王怀洋,淡绪国,黄悦.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5):146-148.

[3]尚飞,叶勇军,林桂涵,吕建斌,苏金亮.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3):4073-4074.

[4]杨兴益,李朝军,郭浩.多层螺旋CT联合超声内镜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0):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