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花玲玲

滨州市沾化区冯家中心卫生院 山东 滨州 256800

【摘要】目的:研究评价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采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1.56±1.85)分比对照组评分(83.14±1.36)分高,并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4.87%与对照组82.05%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采用连续护理的模式,不仅可以帮助患者锻炼并适应病情,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连续护理模式;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应用疗效;

前言

近年来,由于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科技上的进步,人们普遍的寿命得到延长,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患上慢性疾病的人口数量也呈增长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至少有70%以上的人患有一种或者以上的高血压、心脏病老年痴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慢性病并不属于传染性疾病,患有慢性病相关疾病后并不会在较短的时间中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但是随着患病时间越来越长,患者的身体将会因慢性病的影响而受到损害,甚至会导致出现相关并发症,从而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于威胁到生命[1]。护理方式往往决定了老年患者治疗过程的配合程度以及对病情的重视程度,也对患者的护理后的生活能力以及最终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采用何种护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临床护理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在老年慢性病护理管理中采用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疗效进行了评价,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我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进行治疗的10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1例患者进行疗效研究,且患者满足意识清晰、患有慢性疾病、是老年人且均为事前知道此次研究并主动参与的标准。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4.42±3.87)岁;观察组51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25例,年龄65-88岁,平均(73.54±3.7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对比,差异不显著,满足可比性要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即要在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前或是治疗期间给老年患者科普慢性病相关的一些常识和医学知识,然后在诊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指标以及病情的变化,并据此对患者的护理模式进行常规的改善。

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连续护理模式:(1)护理小组成立:通过定期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实操能力,锻炼一批知识储备强,技术水平高的护理团队,成立连续护理模式小组,并对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文化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初步了解并做出最为客观的评价,并在护理过程中吸取前辈经验及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水平;(2)健康知识科普:采用单独、集中培训或是问答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解读各种慢性病病因、病情发展以及治疗手段及过程,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搭配合理的饮食并科普不同食谱的作用,让患者能够更的接受科学饮食;(3)档案建立:要及时记录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以便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情况,采用动态护理的模式,随时有效的调整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恢复;(4)沟通交流:主动与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能够消除患病的消极情绪;同时了解患者在护理方面的想法及相关需求,并尽量满足患者;其次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其病情状况,让家属心安的同时让患者能够更能够掌握自己病情状态以及治疗手段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有效性;(5)生活能力培养:最后要培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导患者适当锻炼,保持身心的健康,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病情,提高其恢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6)回访:要在患者治疗结束后,定期电话回访患者,了解其目前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日常训练情况,要注意是否有复发或是恶化的情况出现,在进行记录的同时据此提出优化的护理建议。

1.3 疗效标准

1.3.1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满分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以及两组组间日常生活能力的对比。

1.3.2治疗有效率

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治疗效果分为疗效显著,疗效一般以及无效三种;疗效显著以及疗效一般均计入治疗有效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62849173c19eb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

调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距不大,且评分较低;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51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平均为(92.53±1.89)分,对照组51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2.87±1.42)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二者对比可以得出(t=30.088,P=0.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的51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疗效显著;有20例患者为疗效一般;3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有效患者占比94.12%;对照组的51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为疗效显著;有35例患者为疗效一般;11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有效患者占比78.43%,数据对比得出:(x2=5.298,0.02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医疗技术的提升,人们寿命的相对延长,但是随之而来的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等,让人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如从前,许多人因此身体机能受损,健康状况下降;并在我国老龄人群的日益壮大的影响下,老年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2]。因此,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模式逐渐得到重视。

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相比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言,更重视患者病情的跟踪记录以及护理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提高了护理的服务质量,让护理更加全面[3]。此护理模式不仅是从患者的病情缓解上进行护理,也通过相关知识科普及沟通交流舒缓了患者的心理,通过对患者的锻炼培训,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增强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雪梅,袁惠.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8(24):60-61.

[2]马惠荣.连续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153-154.

[3]冯艳宁,王雪.连续护理模式在军队疗养院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