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邵雪妮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与对照组的77.78%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可缩短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梗;抢救;护理干预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为“急性心梗”,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等因素所致,患者主要的症状为胸骨后疼痛[1]。由于该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较大,因此临床建议针对急性心梗患者采取及时诊治干预,并在抢救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我院在2021年1-12月收治的72例急性心梗患者,均符合临床有关“急性心梗”的诊断标准[2],且均由患者及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干预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精神障碍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跨度为36-72岁,平均年龄为(52.98±1.23)岁;心梗位置:前间壁梗死12例、前壁梗死8例、下壁梗死7例、后壁梗死9例。对照组36例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跨度为37-71岁,平均年龄为(52.94±1.26)岁;心梗位置:前间壁梗死11例、前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7例、后壁梗死9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即按照急诊护理常规露出,在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快速安排急救人员出诊,并以急救流程针对患者开展抢救工作。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具体干预内容如下:

  1. 患者入院后,专科护士需及时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然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评估。急救医务人员需做好协助工作,将患者平稳、安全送至急诊室,在到达急诊室10分钟内,急救医生需对患者完成心电监护、快速构建静脉通道等操作,使患者维持正确、舒适、安全体位,禁食禁水,并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 达到急诊室20分钟内,对患者展开对症救治,适当使用硝酸甘油,使患者的胸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心肌酶检查,然后给予抗凝治疗,维持患者生命安全。

  3. 达到急诊室3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溶栓医治,评估患者具体病情,将治疗相关注意事项耐心告知患者,并对患者急诊救治进展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4. 在抢救工作完成之后,做好患者巡视监督,使出血、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做好急救后相关准备工作,安全转移患者,并做好相关交接工作,使后续诊治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

1.3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

(2)根据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分为三个等级,即:①满意(90-100分);②基本满意(60-89分);③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各项时间指标情况比较(X+S)

组别

分诊时间

(min)

抢救时间

(min)

住院时间

(d)

对照组

(n=36)

5.09±1.21

39.70±6.52

7.89±1.32

观察组

(n=36)

4.10±1.18

30.18±5.34

5.00±1.02

t

5.273

9.156

6.134

P

<0.05

<0.05

<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36例患者,满意28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36例患者,满意12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65,P<0.05)。


3.讨论

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方法,以时间线为横轴,在对急性心梗患者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的基础上,按照时间线展开规范的抢救护理干预[3-4]。结果显示,本次观察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与对照组的77.78%比较明显更高;由此可见,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梗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方法,可缩短分诊、抢救及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孔媛.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健康之友,2021(16):235.

[2]周忠梅.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5-6.

[3]邹洁,成芳瑜.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146.

[4]马元元.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梗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5):9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