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疾病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脑梗疾病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

熊杰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中心医院 404000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疾病后遗症的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方法:以58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就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表现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以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心理护理


脑血管疾病的后遗症较多,包括言语不流利、肢体肌力下降、活动不灵活、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通过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的开展,能够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养成,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本文主要探究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及其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所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研究对象共58例,按照抽签方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61-82岁;对照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62-84岁。基于病例报告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能、身体指标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谨遵医嘱用药,静脉滴注阶段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结合具体病情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在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通过适度按摩放松患者全身肌肉,对患者神经功能产生刺激,促进患者肌张力的增强。康复训练期间采取清淡饮食,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给予患者以心理护理,调节其情绪,减轻其身心压力。增进护患人员之间交流,了解患者真实想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1.3疗效判断标准

基于SDS和SAS指标评价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精神状态越好则评分越低。评价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包括用药情况、饮食情况、情绪状态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就指标、对应人数及比重做出统计,进而对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开展具体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开展数据分析与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SDS和SAS评分

干预前两组数据无显著差异;干预后组间差异显著;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为(24.2±3.1),低于对照组的(40.5±3.6);观察组SAS评分为(22.5±2.2),低于对照组的(42.4±3.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DS和SAS评分对比表(`x±s)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SDS评分

干预前

65.2±4.1

66.4±4.2

0.075

0.948

干预后

24.2±3.1

40.5±3.6

3.528

<0.05

t

11.743

10.425



P

<0.05

<0.05



SAS评分

干预前

64.8±4.2

65.4±4.3

0.154

0.905

干预后

22.5±2.2

42.4±3.5

5.562

<0.05

t

14.251

9.625



P

<0.05

<0.05



2.2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

干预后,合理用药方面,观察组96.55%高于对照组62.07%;正确饮食方面,观察组89.66%高于对照组58.62%;情绪调整方面,观察组93.10%高于对照组65.52%;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89.66%高于对照组62.07%。两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对比表(%)

组别

合理用药

正确饮食

情绪调整

健康知识掌握

观察组(n=29)

28(96.55%)

26(89.66%)

27(93.10%)

26(89.66%)

对照组(n=29)

18(62.07%)

17(58.62%)

19(65.52%)

18(62.07%)

6.854

5.145

6.135

5.942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压力的提高,我国患有脑卒中的患者的数量逐年升高,脑卒中的发病率每年都在持续增加。众所周知,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血管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成分改变等原因所导致的[1],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以颈内动脉闭塞症为主,脑卒中在临床上致死率还是很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当患者的情况逐步恶化,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不仅如此,脑卒中患者基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约69.23%的患者患有脑卒中后,遗留了很强的后遗症[3],包括躯体运动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在内的多种功能障碍。同时后遗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深深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症状进一步发展则患者会表现出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甚至不能进行日常生活和生活不能自理,不仅如此,这些日常生活不能够自理的患者,精神状态往往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患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活动不便,导致患有轻度或重度的抑郁症,大大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社会压力也更加严重,人民幸福感也有因为疾病的困扰有所降低。

现如今医疗事业快速发展,为促进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的快速康复,应给予饮食、运动等指导,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对外来细菌加以抵抗,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使患者积极乐观心态的形成。

本次研究中,实施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以及健康行为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行为,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巫纪英,谢开.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康复训练及其心理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4(36):116+155.

[2]洪雁.老年脑梗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20,31(01):3637-3638.

[3]李永乐. 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