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医药在脂肪移植领域应用的 研究 进展

车志丽 [1] 姚炎燚 [2] ( 通讯作者 ) 董玮 [2] 程鹏 [2] 郝立瀛 [2]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医学院 , 包头市 , 014040

  1. 包头市第八医院医疗美容科,包头市,014040

摘要:自体脂肪移植是医疗美容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面部年轻化也是当今主流的热门话题,更好的将脂肪移植应用在面部年轻化领域,使其发挥最大的临床效果是每一位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所追求的[1]。但脂肪移植术后存活率低却成为了大多数临床医生棘手的问题,因此本文就中医药在脂肪移植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出如下综述。

关键词:中医药 脂肪移植 促血管新生 免疫反应

前言:自体脂肪移植作为一项日趋完善的外科技术在医美领域被广泛应用,存在着免疫排斥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是最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但即使是再理想的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怎样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是目前整形外科及美容科医师们研究的热点和难题。

1 . 脂肪移植术:近年来,无创技术的普及为外科医生及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福音。自体脂肪作为理想的软组织填充物,具有取材容易、无免疫排斥等优点。但林辉、王琳娜等[2]的研究表明移植后的脂肪留存率低严重影响了自体脂肪移植效果。脂肪移植术旨在最大程度地增加受体的适应性以及保留脂肪结构的完整性。基本的脂肪移植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脂肪抽吸,脂肪纯化以及脂肪移植。

    1. 脂肪抽吸:脂肪移植术的整个操作过程是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后,在手术区域均匀注射肿胀液,使吸脂区皮肤发生水肿,从而达到局麻、止痛、止血以及方便剥离的作用,然后选择合适的供区(Khouri等[3]认为,应选择脂肪组织较厚,且取后不影响局部外观的部位作为供区。故临床上一般选择腰腹部和大腿等部位的脂肪组织作为供区。Padoin等在对脂肪组织中脂肪干细胞浓度的研究中发现,大腿内侧及下腹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浓度比较高,所以建议首选大腿内侧或下腹部作为脂肪移植供区),穿过皮肤,紧贴脂肪层进针,在低负压条件下(尽量保持只有1~2mL的负压,可减少对脂肪细胞的破坏)行扇形多隧道抽吸。

    2. 脂肪纯化:体外纯化脂肪颗粒细胞是移植脂肪术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可采用静置法及离心法对获得的脂肪进行提纯,脂肪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静置法留存的液体会比较多,影响到移植脂肪的存活;而离心法可以提高纯化效果,析出更多杂质,去除多余的水分[4],故提倡低俗离心法提取脂肪。但离心法也会对脂肪细胞的活性产生一定影响。Ferraro等发现高转速(3000r/min)会明显降低脂肪细胞活性,而低转速(500r/min)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很小。Xie等也比较了离心速度对脂肪细胞活性影响,认为当离心速度达到1000r/min,脂肪细胞的活性就会降低,且随着速率的上升,细胞活性相应下调。Rose等研究发现离心法会丢失一定比例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综上所述,目前认为800-1000r/min是比较合适的离心速度。

1.3 脂肪移植:将获取后的脂肪进行纯化后,在发际、褶皱等相对隐蔽的位置设计进针点,而后用直径2-3mm的带侧孔钝头注射针将纯化后的脂肪注射到需要填充的部位。李发成等将配置好的小颗粒脂肪,通过不同内径的注射器针头(分别为2.0mm,1.5mm,1.1mm内径)注射于培养皿中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内径的减小,移植脂肪活性随之降低。所以,在进行脂肪移植时,尽可能用较粗的针头。多点分层次填充,边退针边注射,要求矫枉过正,一般超量20%-30%左右,同时动作要轻柔,以防止因误入血管而引起栓塞。

2 . 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认为面部及体脂亏虚多与气滞血淤或气血久亏而致血脉不通有关。因此,脂肪移植术后,配合中医中药舒筋通络,理气调气,活血化瘀,有望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达到增强治疗效果的功效。此外,中医药中有大量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及细胞保护等作用,且具有药性温和,疗效全面的优势,有研究表明,将中医药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手术效果。因此,将中医药作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领域,势必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2.1中医学理论的概述:

中医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讲究总体观点和辩证论治,因此中医学中有“气能行血、气能生血、活血化瘀”等理论。许多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成分在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率方面存在优势。亦有研究表明,加速移植物早期血供和抑制炎症反应是提高脂肪细胞存活率的关键

[5]。武承兴、余力等[6]将黄芪用于自体脂肪移植,以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也表明了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提高新西兰大白兔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存活率。林辉、王琳娜等[2]通过对兔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存活率的研究表明,刺五加注射液能扩张血管,促进和改善微循环,提升免疫力。张育彬发现生脉注射液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VEGF, 促进血管新生增多 ,降低炎症反应。由此可见,黄芪、刺五加、生脉等中药成分均可对脂肪移植术后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及将其应用于脂肪移植领域的优势,拟为广大学者提供研究思路。

2.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血管生长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具有较强的有丝分裂活性,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延长血管内皮细胞寿命等作用。VEGF可促进移植脂肪的血运重建,有效地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7]。林辉、王琳娜等人[2]的实验研究肌肉注射不同中药对兔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有明显的促心肌梗死大鼠损伤心肌组织血管新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提高了CD34和VEGF的表达,引发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诱导内皮细胞的增多和新管腔形成。随着对中药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中药不仅有改善微循环,保护细胞,还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8]

2.1.2中医药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Langer等利用活体免疫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脂肪组织移植后的血供主要依赖周围的血管长入。所以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是关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武承兴、王健等[6]认为黄芪可能在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后通过加快移植体内部血供的重建,有效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组织血供及微循环,缩短自体脂肪移植组织的缺血、缺氧期,从而减轻脂肪移植组织坏死,减少组织纤维化,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

2.1.3 中医药的炎症免疫作用:

古代中医文献描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体虚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多种中药成分研究表明,中药成分可通过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南方医科大学的蔡俊荣[8]认为炎症细胞在脂肪移植后的组织细胞存活再生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小鼠游离脂肪移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脂肪移植早期,移植物处于一个类似炎症期的阶段,在这阶段巨噬细胞对提高脂肪移植远期留存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期,大量巨噬细胞形成的纤维化,会降低脂肪移植后存活率。

2.1.4 中医药的细胞保护作用:

传统的中医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黄芪的诸多功效皆源于其补气功能,故又有“补气诸药之最”之称[6]。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注射液对心血管、循环、物质代谢、肝肾功能及肿瘤治疗等疾病均可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有研究显示,中药注射液确有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作用。生脉注射液能降低血清丙二醛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提供细胞保护作用[9]

  1. 总结与展望: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脂肪移植领域的应用优势。随着对自体脂肪移植术认识的不断扩展,可以发现其在生物再生医学及面部年轻化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国家大力提倡传统中医药的发展,将中医药应用于脂肪移植领域、提高脂肪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但中药讲究配伍增效,在中药中如黄芪、丹参、生脉、刺五加等的组合应用、给药方式、剂量调整是否更有利于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存活率,如何科学使用中药,有无配伍禁忌,如何规避中药潜在细胞毒性,筛选出更有效的药物及方剂组合,以能缩短使用时间,更大程度的提高脂肪移植术后存活率,这些都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佳慧,李巍,阴爽,王涛,陈伟华.纳米脂肪联合结构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07):1006-1008.

[2]林辉,王琳娜,文清,梁桂枝.中药注射液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存活率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5):115-118.

[3] Khouri RK,Rigotti G,Cardoso E,etal: Megavolume autologous fat transfer:part II.Practice and techniques [J]. Plast Reeonstr Surg,2014,133(6):1369-1377

[4] 梁锋,许龙顺.两种脂肪纯化方法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01):1-5.DOI:10.15909/j.cnki.cn61-1347/r.000944.

[5]施京君,张骏,闻可. 黄芪多糖提高自体脂肪移植远期留存率的研究进展[J]. 中国美容医学,2020,29(5):178-180.

[6]武承兴,王健,张波,郑丹宁,余力.黄芪对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存活率的影响[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9(3):141-144,149.DOI:10.3969/j.issn.1673-0364.2013.03.006.

[7]仇利红,韩悦,郑惠,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血管内皮 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美 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12):759-762.

[8]林辉,张晶晶,李红光.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的研究进展[J].甘 肃医药,2017,36(10):824-825.

[8]蔡俊荣.游离脂肪移植中早期巨噬细胞浸润介导的炎症反应对移植物远期保留率影响的机制探索[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8.

[9]侯智亮.生脉注射液对心脏手术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l-52.



收件;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南门外大街22号包头市第八医院
车志丽1851314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