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班红梅

黔南州中医医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冠心病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AHSMSRS)及健康行为水平(HPLP-Ⅱ)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AHSMSRS评分和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冠脉介入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导管室护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引言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冠心病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但在围手术期,患者容易情绪低落、粗心大意,也可能导致护理失误,对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失败。为了提高冠状动脉介入的成功率,做好患者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以往的护理干预措施缺乏相关性,护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近年来,导管室护理的工艺优化逐步在护理中得到应用,建议根据潜在的护理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消除能够有效确保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为了研究优化导管室护理流程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我院心血管介入导管室的接受度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72.68±6.13)岁;合并高血压40例,糖尿病27例。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73.20±6.38)岁;合并高血压38例,糖尿病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符合伦理原则要求。纳入标准:冠心病行PCI术治疗;年龄≥60岁;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无手术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楚,无法正常沟通;患有视听及语言障碍疾病;有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术日配台护士主动确认患者术前准备情况:留置针、病服、睡眠、饮食情况等。接入导管室后,导管室护士主动介绍导管室的环境、询问患者进食情况,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产生归属感。同时,术中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随时询问有无不适情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且告知手术进展情况,给予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导管室预见性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术前,导管室护士应充分知晓各项抢救设备的性能情况。相关设备、耗材以及药品应摆放至便于取放的位置,特别是临时起博系统及除颤仪,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心率、心律以及冠状动脉内压力,关注压力图形、数值等的变化情况。当压力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告知术者,以便做出针对性处理措施。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异常心电图,快速识别术中恶性心律失常(室速或室颤)并立即实施电除颤。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时,迅速配合医师应用临时心脏起博。对于高危患者(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提醒术者患者造影剂的用量。

1.3观察指标

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研究显示,此量表对于中国老年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Cronbach'sα系数为0.96。共有10个条目,采用4级计分,总分为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评价,其Cronbach'sα系数为0.933,内容效度为0.895。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健康自我管理认知、健康自我管理行为及健康自我管理环境,总分38~190分,得分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问卷Ⅱ(HPLP-Ⅱ)评价,该量表是由Walker等1995年研制的HPLP量表,修订为HPLP-Ⅱ,用于评估研究对象的健康行为水平,包括自我实现、健康责任感、运动锻炼、营养、人际支持和压力管理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1~4级评分法,总分52~208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行为水平越好,该量表在其他研究中均显示良好的信效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849f9e5b449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

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GSES及AHSM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及AHSMSR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比较x珚±s,分

62849f9e5b449_html_a0bd0b176c605ad1.png

2.2两组健康行为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HPLP-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PLP-Ⅱ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健康行为水平比较x珚±s,分

62849f9e5b449_html_f2b9a5d5564a0b76.png

3讨论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使得血管通畅、心脏供血改善、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并最大限度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冠心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再加上行PCI治疗的患者,因发病急、对治疗预后不清楚,因而使得大多数患者对冠脉介入手术存在疑虑,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心理状态对PCI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同时负性情绪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以往,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期间的常规护理措施较片面、单一,缺乏针对性、全面性,护理措施落实后往往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对冠脉介入手术成功率的提高作用不够理想。由于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期间的风险因素是决定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规避是提高其手术成功率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得到应用,该护理模式其护理核心理念为“风险预防”,以规避护理风险因素为切入点,主张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风险实施护理措施进行规避,其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管室护理流程优化用于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护理中,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使其更加满意于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高霞.综合护理对中青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9,27(06):702-704.

[2]阎敏.循证护理在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35):85-87.

[3]刘丽萍.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99-100.

[4]侯媛媛,闫芳.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4):97-98.

[5]尹玥,党永霞.导管室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03):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