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探究

洪岚 1 袁林 2

  1.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 湖北445000

2.风湿性疾病发生与干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445000


摘要: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中医外治法应用效果。本文阐述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危害,分析中医外治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优势,并且重点阐述了中医外治方法和疗效。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外治法;疗效;症状


前言: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常见病,相关调查显示,该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后可见全身性炎症,患处发生持久性滑膜炎,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类风湿关节炎可采用外治、用药等多种治疗方法。中医外治法是患者依从性较高的疗法,无显著副作用,缓解患者机体痛苦,有效改善症状,适用范围较广。

1类风湿关节炎的危害性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免疫类疾病,其诱因主要为机体炎症,患者发病后,通常表现为周围关节功能异常,关节炎逐渐加重后出现持续性疼痛。患处关节在炎症影响下逐渐发生变形,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致残,影响患者工作和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病可见发病性别差异,在该病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相关文献表明,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有22%发病(5~10)年后逐渐丧失工作能力,增加家庭负担。为降低致残风险,必须积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

2中医外治的应用优势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多发性疾病,根据中医理论,该病为风湿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后,病变部位通常可见红肿、疼痛。相关研究显示,风湿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期应实施针对性治疗,通常患者预后良好,但是重症患者常见继发性心肌炎或其他重症并发症,存在致死风险。常规临床以西医内服用药为主,例如使用甲氨蝶呤与柳氮磺吡啶缓解病情,短期内可缓解症状,但是长期疗效不佳,而且长期服用西药常见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中医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干预促进症状缓解,患者耐受度较好,而且治疗成本较低,适用范围较广[2]

3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外治方法

3.1理论基础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痹症”。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核心致病诱因是机体营卫虚弱,导致寒邪入侵,风邪入体,正气运行不畅,经络中血气凝滞。邪热郁久导致化热,进而引起热痹。中医外治法中,是从致病机制出发,通过辨证施治合理选取中药配制成方,针对患处实施药包外敷。通过中医外治祛除寒邪,益补阳气,调节体虚,促进经气畅通。此外,还可联合使用针灸等方法,促进综合施治,加速良性转归。

3.2治疗分型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慢性炎症,为系统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自身免疫异常是其核心致病诱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特点是外周多关节持续性、进行性滑膜炎,可见患者机体关节发生侵蚀性变化,合并进行性关节畸形。该病发病后,常见导致全身多系统受累,临床治疗难度较高。中医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具有2000多年历史,临床经验丰富。类风湿性关节炎为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机体发病主要是因为风、寒、湿、热、瘀、毒、虚等因素。在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时,应从病因出发选择相应疗法。

针对寒湿阻滞型,即患者两膝肿大合并疼痛,行走受限,形寒肢冷,常见面色白或青紫暗,诊脉时可见脉沉紧或沉迟,以及出现苔白滑症状。在外治时,重点应促进散寒温经,促进活血,祛除机体湿邪。

针对热毒内攻型外治时,该类患者常见膝肿痛以及膝关节红肿,关节屈伸存在障碍,合并发热、心烦、口渴,观察排便情况可见小便短赤而大便干结,脉滑数,舌质发红而苔黄口干。外治时应重点清热解毒,改善微循环。

针对温热蕴结型患者,可见其膝肿痛,患者局部关节发热,面色黄并且合并油垢,大便先干后溏并且小便色黄,脉相为脉滑数,以及舌质红、苔薄黄,在治疗中应重点清热渗湿,促进关节疏通。

针对气血虚损患者,该类患者膝肿痛,机体无力,常见面色晦暗,合并心悸、头昏症状,脉沉细,可见舌质淡红、苔薄白。在治疗中应益补气血,促进经脉疏通,祛除风邪寒邪。

针对湿毒留滞症,膝关节漫肿,合并关节疼痛,机体沉重,肢体功能受限,或见呕恶、大便软,可见脉沉滑,常见舌质淡红或淡暗,以及苔白润或腻。在治疗中,应促进祛除祛除风邪,活血解毒。

3.3具体外治方法

使用中药药包或者穴位敷贴进行外敷是常见中医外治方法。在穴位敷贴中,可使用塑料薄膜作为敷药工具,取白芥子12g和川芎60g,将两味中药研磨成细末形态,在塑料薄膜中摊铺,定位疼痛区域,取俞穴作为治疗穴位。使用胶布将敷料固定在该处,敷贴时长是(5~10)h/次,敷贴频率为每周1次,1疗程为4次,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总疗程。通过此种治疗,可促进患处寒邪祛除,疏通血液瘀滞,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具有活血功效。此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关节肿胀疼痛明显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临床治疗中也可采用多种中药同用方法配制中药外敷包。此种治疗中可单独进行外敷,也可遵医嘱联合口服用药使用。在此方中,主要取黄岑、黄柏、牛膝、红花、泽泻、桃仁、生白术与生半夏每味1kg,生草乌和生川乌每味0.5kg,配制成中药外敷包,持续外敷治疗,每次外敷(10~12)h,每天敷贴1次,10次一疗程,持续治疗6个疗程。

相关研究显示,中医外治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沉指标显著降低,压痛缓解,晨僵时间较短,关节肿胀减轻,握力增强。机体改善显著优于常规西药用药。疗效数据显示,此种疗法临床有效率较高。相关文献表明,通过此种疗法,可显著提高疗效,促进症状环节,减轻患者疼痛,而且患者依从性较好,未见显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临床实践显示,中医外治方法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可促进症状缓解,改善病情指标,应用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实施中医外治是临床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改善,缓解晨僵、关节肿胀、压痛等症状,增强关节功能,降低血沉指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田杰祥,王钢,王佳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0,41(01):131-133.

[2]张润润,何东仪.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07):1703-1705.

作者简介:洪岚,女,生于1994.09,籍贯:湖北利川,土家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研究

袁林,男,生于1967.06,籍贯:湖北恩施,汉族,博士,目前职称: 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