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与合理用药意义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与合理用药意义探讨

梁骥坤

绵阳市中医医院 西药房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了解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并分析其合理用药对临床治疗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接受抗菌类西药治疗的患者,分析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原因。结果:应用抗菌类西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有20例(16.67%),其中过敏反应(5.83%)与胃肠道反应(3.33%)占比靠前。:在患者接受抗菌类西药的治疗中,会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不高,因此需要医护人员深入了解各个抗菌类西药的药理特性,并做好处方点评、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等相应措施,以便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性,以此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抗菌类西药;药物药理药性;合理用药


抗菌类西药是临床防治各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有效药物,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临床应用十分普遍, 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而随着药物的应用范围和用药剂量逐渐增加,导致不合理用药现象突出,而药物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使得患者药物疗效受到严重影响[1]。且大多医护人员在用药时会因对药物的药理药性不了解而难以合理用药。基于以上表述,本文以阿莫西林为代表,讨论了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并分析了合理用药对用药安全性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样本选择:于我院接受抗菌类西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20例,男女患者比65:55,年龄均差为(46.7±8.6)岁。

纳入标准:①意识清醒,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在用药前无任何不良反应;③无严重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伤,或者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患者的;②处于妊娠期、哺乳期;③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本次所用抗菌类西药为阿莫西林,详细填写所有患者基本信息、药物用法用量等,并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对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分析药理药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8.0软件录入,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共120例患者中,药物合理应用100例(83.33),不良反应20例(16.67%)。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占比最高,其次是胃肠道反应,结果详见表1。

表1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情况 n(%)

不良反应类型

例数

占比(%)

胃肠道反应

4

3.33

尿潴留

1

0.83

头痛

2

1.67

嗜睡

1

0.83

过敏反应

7

5.83

乏力

1

0.83

水肿

0

0.00

恶心

1

0.83

呕吐

1

0.83

头晕

2

1.67

合计

20

16.67


3 讨论

抗菌类西药是常用的临床抗感染药物,在治疗中能够进行单一用药也可以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随着药物的多元化发展,其多样性的特点也为临床带来了治疗安全性的问题,为了能够将各个药物的作用发挥出最大值,就需要深刻掌握每种药物的药理药性,并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用药,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的抗菌类西药主要为阿莫西林,其药物形态为白色粉末,入口微苦。作为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强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细胞壁,抑制酶活性,阻断细菌生长,达到杀菌目的[2]。阿莫西林的半衰期为60min左右,经人体吸收后能够分布在机体多个部位中,在用药6h后可经尿液排出。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到目前抗菌类西药的不良反应中,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尿潴留、头痛、嗜睡、过敏反应、乏力、水肿、恶心、呕吐、头晕等,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仍是占比最高的不良反应类型,可见在应用阿莫西林时具有较高过敏反应发生率[3]。抗菌类西药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与药物自身、患者自身及医护人员均有相关联系。其中医护人员因素是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并准确掌握其药物禁忌症,以便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由于医护人员对药物的药理药性不能够准确的辨别清楚,所以会在实际用药时会出现药量不足/过量、重复用药、药物处方错误等表现。且部分药物所导致的过敏反应,若是未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及时观察与监测,便会增加患者过敏致死的可能性,因此提高临床抗菌类西药合理用药效果是十分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患者在用药期间若出现血小板数量升高、白细胞计数下降、转氨酶升高等情况,应当即刻停止治疗,以避免患者出现更严重的不良情况。为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合理用药,本次研究便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需要定期组织各科室人员参加抗菌类西药相关知识讲座,向人员宣讲规范性用药管理方案,明确讲解各个抗菌类西药的使用原则等内容,提高各个医护人员对抗菌类西药的正确认知。其次应当制定并完善药物处方点评制度,不同科室应当根据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了解科室内用药整个过程中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师开具处方后,需将其交由药师点评,以尽早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确保处方合理,以便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有效整改

[4-5]。另外,在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情况,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专门的病历,医师与药师、护理人员也应当时刻保持联系,以了解患者病情实时变化,从而保障药物剂量的灵活调整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抗菌类西药为患者进行治疗时,若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便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会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在清楚药物药理特性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药物,以此才能够促进患者及早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学真.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7):116-118.

  2. 胡慧.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6):3816-3817.

  3. 魏敏吉, 张慧琳, 孙培红, et al.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两种口服制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8):5.

  4. 陈芬燕.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2):112-113.

  5. 马岷华. 浅谈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用药中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