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9
/ 2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

杜磊 1 王爱丽 2

1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2单县南城萌赫幼儿园,山东单县 274300

摘要: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的有效模式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来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儿童疾病预防、治疗等常规社区保健,观察组则应用全面健康管理模式,对两组儿童的健康管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管理,观察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亚健康儿童转归率以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社区学龄前儿童展开全面、规范的健康管理,可充分促进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以及儿童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社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

儿童健康管理指的是围绕儿童开展的体质监测评估、心理评估、营养、健康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操作,其目的是降低儿童身体及心理疾病的风险,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方案。而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学龄前这一时期对儿童体力、智力的发展水平起着直接决定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管理工作也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社区医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本文以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为例,就其健康管理模式展开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来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体检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段为0-6岁,平均(4.3±0.8)岁;72例为正常健康儿童,28例为亚健康儿童(包括消化不良15例,感冒7例,腹泻6例)。所有家属对本次的研究内容均知晓,并且同意儿童参与。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儿童疾病预防、治疗,以及机体保健等常规社区保健,观察组则应用全面健康管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1)明确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对儿童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时,应将儿童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以降低儿童疾病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工作中心。(2)明确健康管理的对象:社区儿童健康管理的对象包括健康以及亚健康的儿童。对于健康儿童而言,健康管理的目的便是促进其疾病发生率的降低;对于亚健康儿童而言,健康管理的目的便是促进其早日康复。(3)社区儿童健康管理模式的制定:在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前,应当通过问卷调查或家访的形式来获得儿童的资料,并为其建立起相应的健康管理档案。同时,全科医生还应深入分析不同层次儿童对保健的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在结合社区与家庭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健康管理模式,对儿童展开正确的保健指导。(4)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叮嘱家属定期带领儿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并以检查的结果为依据,对儿童展开健康指导以及管理。针对哺乳期的儿童家属,展开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方面的指导;对于年龄偏大的儿童,对其展开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心理发育咨询以及性启蒙教育等方面的健康管理;针对所有儿童家属,开展儿童意外伤害以及多发疾病等的预防指导。此外,对社区内的资源展开充分利用,定期开展儿童健康管理讲座,鼓励家属咨询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社区儿童健康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亚健康儿童转归率进行统计与记录,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获得家属对健康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三个项目。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来统计并分析文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采用x²来检验组间的构成比,当组间存在的明显的差异,也即P<0.05时,则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预防接种及亚健康儿童转归率情况

经调查统计得知,观察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为96.0%(48/50),亚健康儿童转归率为92.9%(13/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38/50)、71.4%(10/14),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儿童家属对健康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 05)。详见表1。

3结论






表1两组儿童家属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

对照组

50

25

19

6

88.0

观察组

50

33

15

2

96.0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生命早期健康管理对成年后期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社会对学龄期儿童的社区健管理尤为重视[2]。医务工作者系统、动态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对家属展开有关儿童的健康指导十分必要,同时对儿童施行计划免疫,积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应引起重视。同时,尽早发现儿童的疾病,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线充分保障[3-4]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儿童开展全面健康管理模式的探究,得出以下评价:一是相比于常规社区保健,此种模式可扩大对社区设施的应用力度,促进儿童保健质量的提高;二是社区儿童全面健康管理模式以儿童实际保健需求为导,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可避免健康管理的盲目性;三是可为儿童提供整体、连续、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在降低儿童发病率、加快亚健康儿童康复的基础上,提高儿童家属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展开全面、规范的健康管理,可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以及儿童整体健康的水平,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飞.衡阳市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华大学,2019.

[2]谢晓,李劲松,高海英,等.基于网络通讯辅助的儿童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科.2019,14(4).495-496,508.doi:10.16121/j.cnki.cn45-1347/r.2019.04.35.

[3]杨莹婷.南京市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评价及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4]杨倩.新型儿童保健对社区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190,192.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6.6.121.


作者简介:杜磊   男  山东单县,汉族,本科 ,就业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