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九味”之板蓝根历史源流与传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6
/ 2

“ 龙九味”之板蓝根历史源流与传说研究

王文凯 张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黑龙江省野生种药材资源丰富,其中“龙九味”是黑龙江省9种地道的中药材,包含板蓝根。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在中医药用中,具有抗病毒、解热抗炎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探寻“龙九味”种板蓝根的历史源流以及故事传说,能够帮组我们更好了解板蓝根,有利于“龙九味”的推广。

关键词:龙九味 板蓝根 历史源流 故事传说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龙九味”之板蓝根历史源流与传说研究”(项目编号:ZHY2021-WH004)

第一作者:王文凯(1980-),女,黑龙江肇东人,E-mail: 29183694@qq.com



引言

我国中医药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在新冠疫情肺炎期间,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疗效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协同领域专家,研讨出了“龙九味”作为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的代表,其中包括板蓝根。


  1. 龙九味”之板蓝根概述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的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同时别名有很多,比如马蓝、崧蓝指的是不同属的板蓝根,比如大靛由来是板蓝根的颜色,比如龙根的别名与神话传说相关。在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部门协同领域专家,研讨出了“龙九味”作为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的代表,“龙九味”之一就有板蓝根,位于黑龙江省地处松内平原,主打板蓝根种植和周边产业,板蓝根具有较大种植区,凭借肥沃的黑土,大庆的板蓝根产量较大。黑龙江产的板蓝根总多糖含量、总氨基酸含量都位居被检测的六个省份中的第二位,是黑龙江的道地药材。


  1. 龙九味”之板蓝根历史源流

板蓝根的入药部位是其植物的干燥根,在很多古今典籍中都有所记载,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板蓝;在《本草便读》中,称其为靛青根、山蓝、大蓝根、马蓝根;在《分类草药性》中称其为蓝靛根;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中称其为靛根;在《履巉岩本草》中称其为青蓝;在《尔雅》中称其为大叶冬蓝、葴、马蓝;在《唐本草》中称其为松蓝;在《本草图经》中称其为马蓝;在《救荒本草》和《传信方》中称其为大蓝;还有许多其他的称谓,比如蓝龙根、土龙根、大靛等等。

在《尔雅·释草》中,第一次对板蓝根做出了解释,其中这样描述板蓝根:“葴,马蓝”。在《神农本草经》中,板蓝根在中被称为蓝,并且最早说明了蓝的药用价值。《名医别录》记载: “蓝实生河内平泽,其茎叶可以染青。”宋代《证类本草》中记载“蓝处处有之,人家蔬作畦种”说明了当时就已经开始栽培种植板蓝根。现如今板蓝根的称谓是采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说法,《纲目》中记载:“蓝凡五种,蓼蓝叶如蓼,菘蓝叶如白松,马蓝叶如苦荬,即廓亚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其中蓼蓝、菘蓝、马蓝等说的都是蓝的品种,蓼是水芹菜,白松是白菜,苦荬是苦菜,大概地描述了三种蓝的外形特征。并且阐释了古书《廓亚》中所记载的大叶冬蓝就是马蓝,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板蓝根。

关于板蓝根的药用价值,《本草便读》记载:“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在《温热经纬》中记载:“治时行温病,发斑发瘆,舌绛紫暗者,常与生地、紫草、黄芩同用,如神犀丹。”在《东垣试效方》中记载:“若用治丹毒、痄腮、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参、连翘、牛蒡子等,如普济消毒饮。”


  1. 龙九味”之板蓝根故事传说

从上面的源流追溯中可以看出“龙九味”中的板蓝根自古有之,并且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板蓝根的故事传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板蓝根的发现、效用,展现了群众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板蓝根的赞许。现在娓娓道来能够更好地了解板蓝根,同时以故事传说开展板蓝根宣传能够更好地传承、发扬板蓝根,是对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3.1 为救人世间青金紫银龙化草药

话说有一天,东海龙王和南海龙王正踏云从天宫返回龙宫,刚刚上路便听见人间传来的哀号遍野,他们往下定睛一看,只见路有死骨,横尸遍地,漫山遍野响彻悲痛的声音。两位龙王大感惊诧,同时满腹疑惑,他们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人间灾难,于是决定一探究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瘟疫在人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只看见每天死人,堆尸成山,却不见治疗之法,导致民生怨道。

两位龙王听闻大惊,这满山遍野的尸体和疾病终究会随水蔓延,如果不及时口不能及时控制阻止,将会蔓延到海里,届时海里生灵将惨遭涂炭。两位龙王非常着急,赶忙召集龙众商议对策,发誓绝对要解决瘟疫,缓解人间疫病,救民于水火,也保四海平安。宅心仁厚的南海青金龙主动请命,龙王便派他去与东海龙子一道解决瘟疫之灾。但此时东海龙子正忙于修建海底乐园,东海龙王的小龙孙紫银龙得知人间瘟疫消息,便蹦蹦跳跳来到老龙王面前,希望能够与青金龙叔叔协力同心消灭瘟疫,龙王答应了。

于是青金龙和紫银龙辞别龙王,扮作郎中模样,来到人间。两叔侄先到药王菩萨那里取了药种子,遍地撒播,又教人们细心打理药苗,不久之后,药苗发育茁壮,两叔侄便采摘药苗根煎水给患者服用,此药有奇效,患者们迅速康复。

除去瘟疫的青金龙和紫银龙被人间男女老少奉若神灵、待若上宾。叔侄俩深受百姓的爱戴所感动,这也让他们看清了自己的使命和价值,于是他们决定永留人间,能够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帮助人间百姓专心防治瘟疫,守护万事康平。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叔侄俩来到海边,为了他们的坚定理想,他们需要留在人间,为了他们的骨肉亲情,于是他们双膝跪地以叩谢龙王的养育之恩。在表达感激之情后,他们意志坚定,毅然决然地携手走进海边的药丛中,决定幻化成茁壮药苗守护这一方土地。

从此人们使知知这药苗是青金紫银龙这两个龙子龙孙幻化而成,便称其叫做“龙根”,即人们熟知的“板蓝根”,时至今日,仍旧有些地方称板蓝根为龙根。

3.2 神农尝百草解毒用板蓝根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先民茹毛饮血,但不通药理,常常一生病就只能等死。神农氏,即炎帝,他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他深感百姓无药治病的疾苦,于心不忍,为了寻找治病的草药,便以身试险,跋山涉水。神农日夜于深山中尝百草,记录这些草药的功效,并且随身携带菘蓝,即现在的板蓝根,等到吃到了有毒的草药,用以解毒。后人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的丰功伟绩,会在神农氏的画像上绘上神农手执菘蓝的形象。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龙九味”中的板蓝根,对板蓝根进行了整体的概述,并引经据典为板蓝根追溯源流,最后述说了板蓝根与龙王、神农氏相关的传说故事。通过上述阐释,能够让人更了解“龙九味”中板蓝根的特色,促进对板蓝根的认识,并赋予板蓝根宣传更多的丰富性色彩,进而促进推广中华传统医药文化。


参考文献

  1. 刘鹏. 中国古代本草的性与效[J] 中医杂志. 2017(17)

  2. 王斌,张腾霄,宋相周,刘利军,杨国亮. 不同产地板蓝根中多糖及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比较[J]. 南方农业学报. 2014(01)

  3. 王雨田,何玉成,闫桂权,杨雪. 我国中药材产地市场整合研究——以金银花、枸杞子、板蓝根和太子参为例[J]. 中草药. 2020(0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研究项目““龙九味”之板蓝根历史源流与传说研究”(项目编号:ZHY2021-WH004)

第一作者:王文凯(1980-),女,黑龙江肇东人,E-mail: 291836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