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7
/ 3

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抢救效果分析

邱岚

晋江市中医院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362200

 
【摘要】目的:探析创伤性休克而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流程对于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就诊的8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4)给予常规护理抢救,观察组(n=44)给予急救护理流程,将两组抢救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量、C反应蛋白小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休克而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流程;效果;并发症;输液量;C反应蛋白


创伤性休克的致病因素较多,如交通意外、撞击、高空坠落等,疾病的临床护理风险较高,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救治效果,保障患者预后[1-2]。为探究创伤性休克而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8例进行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纳入我院就诊的8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4例/组,接受常规护理抢救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急救护理流程的小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女性患者24例、男性20例;年龄25岁至62岁,平均年龄(42.65±6.85)岁。观察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22例;年龄21岁至60岁,平均年龄(42.93±5.89)岁。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创伤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患者或家属对于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癌症患者;严重肝肾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抢救,及时为患者止血包扎,开放静脉通路,保证呼吸通畅,补充血容量,保护心肺功能、做好生命体征的检测。

观察组,给予急救护理流程,(1)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检查患者病情,观察呼吸状态,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检查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处理分泌物,保证呼吸的顺畅度。(2)为患者进行影像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创伤。胸腔出血、肋间出血、心脏出血的患者及时止血处理,并且开展胸心室壁修复手术治疗。严重胸壁缺损者行胸壁重建修补术治疗。食管破裂者需要切除破裂的食管。颅脑损伤、四肢创伤者及时开展复位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1)抢救有效率。抢救效果评估方法:患者的休克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为显效。休克症状缓解,并且生命体征好转至正常水平为有效。休克症状无改善,且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为无效。(2)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含急性肾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输液量、C反应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处理数据,应用(%)表达抢救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以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输液量、C反应蛋白,差异性以t检验。若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结果

2.1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有效率比较 {n(%)}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有效率

观察组(n=44)

1(2.27)

23(52.27)

20(45.45)

43(97.73)

对照组(n=44)

9(20.45)

24(54.55)

11(25.00)

35(79.55)

X2

-

-

-

7.2205

P值

-

-

-

0.0072

2.2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组别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急性肾衰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发生率

观察组(n=44)

1(2.27)

0(0.00)

1(2.27)

2(4.55)

对照组(n=44)

6(13.64)

2(4.55)

3(6.82)

11(25.00)

X2

-

-

-

7.3108

P值

-

-

-

0.0068

2.3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时间、输液量、C反应蛋白比较

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输液量、C反应蛋白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时间、输液量、C反应蛋白比较 {6290364b27087_html_4a4ae90560144496.gif,分钟}

组别

急诊抢救

辅助检查

多科会诊

急诊到手术

输液量(ml)

C反应蛋白(mg/L)

观察组(n=44)

16.87±3.52

10.52±2.05

4.36±0.79

6.52±0.45

1752.69±254.65

103.56±30.52

对照组(n=44)

27.65±3.51

15.75±1.98

9.08±1.52

11.05±2.15

2879.63±308.77

123.63±34.85

T值

14.3848

12.1722

18.2768

13.6796

18.6773

2.873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51

3.讨论

创伤性休克的患病率不断提升,因创伤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天超过80万。创伤性休克的原因较多,心脏在人体的胸部位置,当胸部受到重大的创伤,会对心脏血管而造成伤害,引发心脏失血,出现失血性休克[3-4]。急救护理流程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院前急救医、院内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急诊手术治疗中,患者的身体内环境紊乱,会出现低体温症,甚至部分患者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通过急救护理流程可以及时纠正患者的症状,改善不良预后。急救护理流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检查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快速恢复心脏受损,修复心脏瓣膜,提升治疗的安全性[5]。急救护理流程通过完善急救创伤救治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快速院前抢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与处理,保证救治工作的逐步落实,最大程度的提升救治效果。据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量、C反应蛋白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流程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中具有重要效果,可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金燕,杨丽萍,彭庆荣. 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7):948-951.

[2] 曹英慧.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优质院前急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155-157.

[3] 赖晓娟,刘楠,吴琴江,等. 休克指数指导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意义[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2):1681-1684.

[4] 张晓,纪曰玲. 预见性思维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427-3429.

[5] 富雅珍. 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救治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 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