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解决初治梅毒患者心理冲突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7
/ 3

基于 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解决初治梅毒患者心理冲突中的应用效果

王柏冬

大庆市第二医院 163511


【摘要】目的 分析在解决初治梅毒患者心理冲突的过程中使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9月院内收治的64例初治梅毒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 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可照顾好患者情绪和身体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还减少患者出现一过性晕厥、局部肿块的概率,护理效果干预力强,可推广。

【关键词】King达标理论;人性化护理;梅毒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King standard theory in solv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flict of newly treated syphilis patients. Methods 64 newly treated syphilis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humanized nursing based on King's standard theory.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humanized nursing based on King's standard theory can take good care of patients' mood and physical state, make them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ransient syncope and local mass. The nursing effect is strong and can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king's compliance theory; Humanized nursing; Syphilis

梅毒是一种对人体免疫力造成极大威胁的、传染性强的疾病,该种疾病在我国的年发病率较高,会降低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为有效治疗该种疾病,临床常会为患者提供药物,以便快速控制病情,阻止疾病传播,还会使用常规护理安排好患者的用药、复诊、注意事项叮嘱等事项,但初治梅毒患者的心理状态不稳定,经常会纠结疾病和治疗等事项【1】。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重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措施,使治疗有序进行。因此,本次研究对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解决初治梅毒患者心理冲突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9月院内收治的64例初治梅毒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2例。参照组男14例、女18例,年龄20-65岁,均(47.83±5.72)岁。观察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均(47.96±5.81)岁。无资料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用常规护理:(1)为患者介绍住院环境、病情、治疗事宜。(2)遵医嘱用药、叮嘱注意事项、健康宣教。(3)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指导患者清洁身体等。观察组用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1)评估:从患者入院开始,尽量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使患者信任护理人员,并尽量多的收集患精神状态、理解能力等信息,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护理规划【2】。(2)计划:需利用King达标理论重视患者在护理参与度、决策、目标等过程中的情况,随后为患者提供梅毒专业知识和治疗相关培训,改变患者的认知,使患者在培训结束后能按照护理方案与护理人员良好沟通,并向着护理目标发展。(3)执行:护理人员与患者同时做决策和制定目标,并保护好患者的隐私,使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并如期治疗【3】。(4)评价: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灵活调整护理方案,并叮嘱患者卫生和性道德等事项,防止再次出现梅毒。

1.3观察指标

将以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1)统计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越高表患者越焦虑、越抑郁。(2)记录两组出现的一过性晕厥、局部肿块、吉海反应例数,计算出不良情况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2.0版本软件进行此研究数据处理,并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6290364d1ce16_html_b5ab9774439395b8.gif ±s)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

两组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高,不体现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参照组,显示差异(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n6290364d1ce16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2

58.12±6.79

20.71±1.54

41.38±4.79

18.09±0.82

参照组

32

58.41±6.08

26.85±0.98

41.52±4.12

20.13±1.95

6290364d1ce16_html_564dd4176f7e2f26.gif

/

0.180

19.028

0.125

5.455

P

/

0.858

0.000

0.901

0.000

2.2比较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

观察组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体现差异(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一过性晕厥

局部肿块

吉海反应

发生率

观察组

32

2

0

0

6.25

参照组

32

6

1

1

25.00

6290364d1ce16_html_f29eeb0c31e4c65a.gif

/

/

/

/

4.267

P

/

/

/

/

0.039

3 讨论

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对全身多个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4】。临床会利用药物控制、改善病情,还会用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指引,可达到干预的目标,但护理过程中患者时常因心理问题,变得焦虑或抑郁,阻碍治疗和护理【5】。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重视初治患者的感受,将护理分为评估、计划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邀请患者参与,可逐渐改善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看法,更愿意按照护理指导做好个人卫生和自我约束,并积极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执行等【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该种护理方式可快速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患者较少出现局部肿块、吉海反应等不良情况,表明该种护理方式更懂得照顾患者,能提高护理保护力。

综上所述,基于King达标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的冲突,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坚持治疗,并尽力保护患者,减少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娟.神经梅毒患者的综合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1):1013 -1014. 
  [2]杨艳芳,罗珍胄,谭艳,等.2015年深圳市南山区梅毒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0):1184-1187. 
  [3]宋月宏.心理护理对梅毒孕妇生活能力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222-223. 


  [4]孙继伟,韩瑜,白华羽,等.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应激反应的纵向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3):190-194. 
  [5]负赞,李梦秋,冯战胜.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梅毒患者的检验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130-131. 
  [6]缪红莉,林春梅,王晓东育龄期女性梅毒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