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7
/ 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徐婕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213000

一、教材分析:

所以关于学习任务群,我认为本文需要在大单元整体之下,进行单篇阅读 。但也要时时关注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批判”,思考本文的社会环境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以及本单元的写作任务。就像一位专家老师说过,我们老师要利用好教材,研究教材,要教教材。同时我们也要指导学生凭自己的能力用好教材,而不是只是关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篇文本而已,而是要看它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和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主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读、写、思三者相结合。

(一)学习任务群:“观察与批判”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批判”,因此要关注几篇小说各自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使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模仿小说家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和人生,关注我们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能够细致观察、理性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因为我们阅读时不光要从作者倾向与意图去阅读,体会其作品语言、文本形式,还要从读者立场阅读,我们的阅读取向、欣赏角度、评价标准,特别是现实针对性。

(二)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黄厚江老师提出“读写共生”,用写作来提升阅读效率和品质。可以进行情景化写作,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本单元“单元学习任务”里的第二项就是针对小说表达手法的任务,写一则读书札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去山神庙暂宿,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体会这一细节描写的魅力。让学生学会从简单的读书提要,到读书笔记,到一个单元学完之后可以进行作品的创作。

(三)本文侧重点: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必修下第六单元是五篇小说,这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集中学习小说这一体裁。要让他们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以及主旨,还有小说中的多种艺术手法。但是五篇小说在学习的时候不需要每篇都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同时要关注几篇小说的不同创作风格。


二、学情分析: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解决复杂的、具体的问题过程中,必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我们要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回答的状况,设置真实、有效、贴近学生情境的情景任务设计。但是真实性不等于完全日常生活化,关键对学生是否有价值、思维品质能否提升。

小说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会形成具体的形象与画面。所以我想利用好这一点。而且高一学生对小说基础知识掌握比较薄弱,需要逐步推进,但是又要在学习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学习目标:

1、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感受情节的曲折性,思考林冲是如何被一步步逼上梁山的。

2、分析细节描写的魅力,并体会自然环境的作用。


四、学习重难点:

1、学会如何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

2、学生能细致观察社会、理性思考,最终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教法: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图片导入:经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的好处

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


2、电影图片:《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陈会毅执导,梁家辉王祖贤徐锦江主演的古装动作片。

影片讲述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其妻被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看上,而被陷害,落草梁山的故事。该片于1993年5月19日在香港上映。


二、情境任务设计

学校举行艺术节,其中有一个“经典名著微电影展演”活动。我班选择《水浒传》中的经典片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准备拍摄微电影。(前期准备)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它是指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60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几分钟-60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7-15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思考。

(一)任务一:作为编剧,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情节,并向全体演职人员进行解说。(课前预习完成,课堂直接展示)

(完成学习目标1: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感受情节的曲折性;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思维;上台解说锻炼他们压缩情节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 林冲遇李小二,带刀寻仇,赴草料场

暗线:反动统治者实施陷害林冲的诡计 陆谦来到沧州,贿赂管营、差拨,设计火烧草料场,谋害林冲

合:两次偷听 、刺杀仇敌

第一次是李小二夫妻酒店偷听,听得不分明却听到了关键词句。(造成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第二次是林冲夜宿山神庙中,听到了敌人设计加害自己的真相,听得清清楚楚。(揭开谜底,把情节推向高潮)

2)多次出现巧合

林冲在沧州巧遇李小二;陆谦恰巧来李小二酒店喝酒谈事;草料场草屋恰巧被大雪压倒等

3)补充节选前的情节(简单)

林冲原是东京皇家八十万禁卫军的枪棒教头,只因权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中了他的妻子,几次要霸占她都遭到了抗拒,因而高俅及其爪陆谦、富安设下了重重陷阱,想害死林冲。他们诬陷林冲手持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结果林冲被判刺配沧州。在监押奔赴沧州途中,公差受陆谦贿赂,要在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而被鲁智深搭救。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热情接待。柴进还写信给沧州官府,请关照林冲。林冲被押至沧州后即被派去看管天王堂。这一回的情节就从这里开始接续。


(二)任务二:拍摄时的注意点(课堂讨论)

相关信息:2011年4月6日一则“广电总局叫停四大名著翻拍”的消息,再次将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拉回公众视线当中。

名著被翻拍成影视作品的利弊

利:更多人了解名著,增加阅读兴趣,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示书中内容,拉动经济,体现不同人对名著的理解,与新时代接轨

弊:改编时有错误信息甚至人为恶搞,观众被动接受他人的理解,无法进行自我地思考

总结:要研读原著,忠于原著,关注当时的时代特征,对现实社会有指导意义


(三)任务三:本次拍摄的微电影将在抖音上进行宣传推广,小组合作讨论,哪一段镜头在抖音上展示效果会很好?为什么?(本节课的重点)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定组长、记录人、发言人,合作讨论。发言人上台展示本组成果,可以有助手。(翻转课堂)

(抖音上推广建议时长20-30秒,因此要选择特别吸引人的画面内容。将文本转化成画面之后,学生更要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自然环境、细节等。)

完成学习目标2:分析细节描写的魅力,体会自然环境的作用。体会如何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

1、三处风雪

(1)林冲去草料场的路上,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2)林冲去市井沽酒时,雪势正盛。“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3)林冲沽酒归来,雪势更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雪下得紧”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动因。正是因为漫天风雪,林冲才去沽酒,草屋才会被压塌,林冲不得已到山神庙寄宿,才与刚放完火的陆谦等人不期而遇,才因此知晓仇敌对自己的迫害,才奋起反抗。风雪成了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另外风雪也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烘托出苍凉悲壮的情境,暗示盾冲突的加剧与决战时刻的到来,具有很强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2、火

节选自第九回,原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小说中对火的描写,也是前后相映,别具匠心:先写老军向火,再写林冲生火、盖火,最后写草场起火。

情节高潮处“雪” 与“火”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写,把人物放在极为严酷的环境中。更有激励精神,鼓舞前行的寓意。


3、细节描写:

(1)林冲到草科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凤吹撼,摇振得动”。这一细节描写,为后来草屋被雪压塌埋下了伏笔。

(2)林冲出去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表现了他谨小慎微、尽职尽责的性格特点。


4、道具、神器:花枪、葫芦、石头

山神庙里的大石头:不但为林冲“靠了门”,也阻挡住陆谦等人,为林冲察知真相和英勇出击提供了条件。

“花枪”和“葫芦:林冲去草料场之前“拿了条花枪”,到了草料场后,经老军的指点,“葫芦”现身;及至林冲出去沽酒,“花枪挑着葫芦”, 二物合为-体、与林冲如影随形,反复出现。花枪映射出林冲的英雄之气,代表了他的反抗精神;葫芦则衬托出林冲“罪囚”的身份,代表他的隐忍与苟安。结尾处林冲扔了葫芦,提了花枪,是他反抗意志更加坚定的表现。

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


三、课后作业

写一则针对抖音推广宣传短视频的推荐评论。(400字左右)

(以读促写,完成“单元学习任务”中写一则读书札记的要求)


教学小结:

本课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第一课时,重点是通过情境任务设计,来梳理小说情节,学习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会如何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第二课时准备把单篇阅读和单元群文阅读相整合,把握本文的社会环境的特点,以及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并且让学生能关注我们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写作议论段落。使得学生能细致观察社会、理性思考,最终培养批判性思维。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