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王芳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主要意义是探讨正确的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行为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

婴幼是生命发育中最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在此期间的发育情况直接决定了少年甚至成年的发展健康、成长情况。目前社会化的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通过日常的研究,实践经验得出的标准化的保健方式对婴幼儿早期发育进行提前的干预和开发,影响结果十分显著,值得向社会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婴幼儿早期发育;影响分析

通过对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在本院出生的13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实行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固定65人,其中针对对照组采用不干预措施,按照以前的正常生活方式不过多介入。观察组采用正确的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并进行定期干预,在经过一定的时间段后,综合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通过对比两组的婴幼儿身高、体质、心理发育以及智力发育等显现的结果情况,观察组的整体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疾病发生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儿童的保健干预措施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的正常成长发育,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对婴幼儿的发育起到了一定的重要意义。

  1. 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的过程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从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的影响,从分化到完整,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定向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过程。其次,随着手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和成熟,是机体结构的变化。对研究对象婴幼儿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这也是方便后面干预工作的展开。

  1.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年龄越小体格增长越快。生后6个月内生长最快,尤其在出生3个月内。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发育快慢与不同年龄生理功能有关。婴幼儿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有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因此婴幼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考虑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才能对婴幼儿的前期干预工作做到面面俱到。也能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适宜的干预对策。

三、婴幼儿保健的内容

1.新生儿访视

在新生儿离开医院的24小时后,卫生院的医生将会进行入户探访。每次访视的内容主要包括:看新生儿的初步发育情况,是否及时接种情况,全身体格的基础检查,以及指导母亲如何母乳喂养等,发现异常情况能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处理。

2.儿童保健原则

儿童保健的关键是要根据儿童的发育情况做好对症的保健方案。儿童卫生保健,除了关注孩子的饮食的卫生保健,心理学和运动,尤其是在护理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少吃冷的,少吃油腻,少喝饮料,少吹空调房,,注意休息。

3.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

婴幼儿时期是神经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发展潜能大,可塑性强。儿童的智力发育不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后天是否提供良好的适宜刺激也会对婴幼儿的神经心理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为儿童提供系统而丰富的养育环境和信息刺激。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的调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在本院出生的13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其中,每组65人。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1.3±0.3)岁;对照组男31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1.2±0.9)岁。两组婴幼儿除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有差异外,其他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对照组的婴幼儿进行定期的回访和常规的指导,而观察组则将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在不同内容中进行干预。

①饮食干预。首先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制定喂养计划,人工奶源的选择应满足婴幼儿的生长需要。其次安排护理人员提前指导婴儿母亲科学照顾婴儿,采取合理的喂养方法,促进婴儿早期发育。

②早期教育干预:护理人员应与家长充分交流,详细讲解并让婴幼儿家长完全吸收早教知识及其他注意事项。同时,在婴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时间段里,引导父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包其中不单单包括语言、行动、行为、意识的培养。

③计划定期回访婴儿智力和体格发育至2岁,收集汇总分析其发病率。

④早期教育对儿童动作、智力、气质、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早期教育的婴幼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运动能力明显增强,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身体体质情况、身高情况、体重、智力的发育状况、心理的运动状况以及其他疾病发生率的分析。其中采用MDI量表评价智力发育状况,采用PDI量表评价心理运动发育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身高、体质、智力发育指数等,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各项疾病指数,例(n)表示,采用x 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婴幼儿身体发育状况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身高、体质量等发育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婴幼儿身体发育状况的对比(x±s)

组别(n)

身高

体质量

智力发育状况

心里运动状况

观察组(65)

73.3±4.3

9.7±2.2

118.2±5.8

114.5±5.2

对照组(65)

68.2±7.1

9.1±1.5

110.2±6.5

106.3±5.1

t

5.425

2.234


4.258

P

<0.05

<0.05

<0.05

<0.05

2.2对比两组疾病发生率状况
  通过一些常见疾病患病发生情况发现,对照组疾病的发生率明显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婴幼儿的疾病发生率情况[n(%)]

组别(n)

消化不良

上呼吸道感染

贫血

腹泻

观察组(65)

2(3.4

4(5)

1(1.7)

1(1.7)

对照组(65)

12(18.4

10(16.8)

8(13.4)

6(11)

6.945

4.256

5.89

3.795

P

<0.05

<0.05

<0.05

<0.05

五、讨论

在婴幼儿保健干预开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家庭情况出现的婴幼儿保健问题,常见的婴幼儿乱动、喜欢抓挠。这些常见的习惯动作和问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婴幼儿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标准化的儿童保健干预方式能直面问题,为家长提供更全面化保健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和婴幼儿间的理解误区,促进婴幼儿智力和体力发育。给予婴幼儿规范儿童保健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其早期生长发育,提高其智力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发生疾病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布称. 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分析[J].医药前沿,2016
[2]陈珊, 儿童发育行为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

[3]吴晶,标准化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J].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