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浅谈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

刘辉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 241000

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方法:在某院对100例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位于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和观察,研究重症监护室病人在清醒状况下的心理特征,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如一些负面心理、焦虑心理等,并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根据调查的结果,了解心理护理的效果[2]。结果:在清醒的状态下对这100位重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最终大部分的病人的情绪趋于稳定,降低了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恢复率。结论: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对他们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护理和干预有利于他们的恢复,因此,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病人,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前言:重症监护室是为一些病情非常严重的病人准备的,在重症监护室内有很多的急救器械,如心脏起搏器、麻醉机、监护仪等,能够保证患者的健康。然而,处于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会由于金钱、病痛等因素产生一些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分析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的心理特征,当患者的心理出现一些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措施来进行干预。本文主要研究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研究结果的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对某院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位于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与观察,在这100例中,男性有48例,女性有52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5.5±4.5岁,在他们之中,重症休克13例,损伤中毒20例,手术复苏44例,复合外伤14例,其他症状9例。这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入院原因等进行对比,p>0.05,差异可以忽略不计[3]

2、方法

在患者处于有意识、清醒的时候,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患者产生这些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的原因,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干预。最后,收集调查结果,进行效果评价。

3、观察指标

向患者及其家属发问卷或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访谈,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心理护理的满意程度,从而得出结论。

二、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处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常有以下四种负面心理。第一种是焦虑和恐惧,这种负面情绪主要在位于重症监护室1到2天的患者表现作为明显,这个时候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刻面临着死亡,再加上在重症监护室内有许多的抢救仪器和器材,医护人员的抢救过程比较紧急,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第二种是否认心理,许多患者在刚进入重症监护室时会出现否认心理,在这些患者的心中不认为自己的有病或者是知道自己有病情,但是认为该病情不严重,没有必要入住重症监护室,这种现象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是患者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但长期的否认心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第三种是孤独忧郁,由于重症监护室与外界分离,家属不能陪在患者的身边,与周围的病友很难进行交流,还有的患者比较严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效能感较低。第四种是愤怒,伤口的疼痛会让患者感到烦躁、愤怒,此外,当患者的病情严重时,否定的心理状况无法继续,患者也会产生愤怒的情绪[4]

三、心理护理方法

1、稳定患者情绪,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来说,有一个稳定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恐惧等负面心理。当患者产生一些疑问时,耐心的给予解答,可以利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或者非语言动作来时常鼓励病人,稳定病人的情绪。

2、改进重症监护室的环境: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应该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氛围。减少噪音的产生,保持安静,将室内调至适宜的温度,将工作服的颜色换成让人情绪平稳的色调,在患者能看到的地方摆上绿植,如有需要还可以给患者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减少他们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

3、支持理解患者:作为专业的护理人员应该学会支持和理解患者,了解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当患者由于负面情绪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时,护理人员要尊重理解患者,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同时,也应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的家属明白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患者的心情,让家属配合自己的工作,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4、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由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病情变化不稳定,导致他们的情绪也比较波动,因此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员可以采用言语疏导法和非言语疏导法,通过对患者的引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病情。

四、讨论

处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往往会受到很多事情的影响,从而使患者的心里产生许多复杂的情绪,一些负面心理的产生和负面心理持续的时间往往取决于患者病情的危机程度、好转程度、患者对于病情的认识以及患者的心理素质、文化水平、道德情操、家庭经济状况等等。长时间的负面情绪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出现异常,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情况,因此,作为医护人员应认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循序渐进地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整。首先应该支持理解患者,尊重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引导患者,为患者提供温馨、干净、舒适的环境,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

[1]。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注重对于心理健康知识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学习与提高,从而提高心理护理的水平。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意识到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来说进行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山广惠,金娜,董青,于岩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05):940—943.

[2]张菲菲.浅谈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05(99):134—135.

[3]周育芬.舒适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07(04):691—692.

[4]吴晓燕,柳露萍,孙轶炜,等.产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焦虑状况调查分析及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8,05(1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