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

袁利娜 熊雪莲(通讯作者)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 400054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护理与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相比,急诊护理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传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又称心肌缺血性坏死,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时会出现急性供血不足,若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临床应用有传统护理与急诊护理路径,急诊护理路径具有改善抢救效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住院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平均年龄(55.8±5.1)岁;对照组男23例、女性27例,患者平均年龄(56.3±5.7)岁。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家属对于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精神异常及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基本指标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分组研究的理论要求。

2、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按常规急诊流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急救,对患者进行入院前抢救,对患者进行吸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观察患者病情,对患者病情确诊后进行相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

①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急诊科护士组成,其中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其他成员为组员。开展急诊护理前,小组成员应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病因、护理注意事项、各类应急预案等,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完善合理的护理流程、急诊护理路径表。

②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在实施前对小组成员给予教育及培训,内容包含其相关急救技能、模拟训练、规范护理行为,进而使临床护理人员明确掌握急诊护理路径的具体实施步骤,同时给予记录和描述。

③急诊护理路径。病人到达医院后,经急诊分诊护理人员根据初次评估、初期检查、评估顺序,在刚接到急诊的30s以内一边观察、一边询问、一边分诊,对患者病情给予快速评估,马上进入到急诊护理路径。先进行抢救,之后登记挂号,并且开放绿色通路,分诊护士在接诊后马上采取平车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抢救。对病情全面评估后,由护士长统一指挥调度,全面落实“危机值”报告制度。其中定时为:1~2分钟以内给氧2~5L/min,3min以内测量血压和血氧,5min以内建立一条静脉通路,进行血氧、心电、血压检测,10min以内由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及做心电图等,并且根据医嘱采取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当相关症状无缓解时,采取硝酸甘油静注及吗啡镇痛,在对病人整个抢救过程中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对其相关并发症给予密切观察,若出现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要立即帮助医生进行处理,之后送入手术室。

④心理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一般较严重,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常有焦虑、担忧、害怕等不良情绪,极大限度地降低了治疗中的临床配合度,此时,护理人员需简要的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与护理目的、过程等,并以患者自身病情为依据,向其家属简单介绍患者预后状况,安抚好患者与家属的情绪,确保患者在治疗中能维持平稳情绪。

⑤环境急诊护理。大多数病例进入急诊室后,往往会出现恐惧等负面情绪,极大影响了治疗及护理效果。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急诊室环境及医疗条件,注意保证语言温柔亲切,从而改善其对环境的陌生感。同时护士还应注意急诊室空气、温湿度等,以便使患者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下接受治疗与护理。

⑥健康教育护理。抢救成功后,护理人员利用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对疾病相关知识、危险性、注意事项、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良好生活习惯对病情预后的积极影响等进行讲解。

⑦药物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老年人较多,很多患者还存在其它疾病,用药时应注意避免用错药的情况发生。另外,应认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不良反应观察等。

3、观察指标。对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4、统计学分析。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629570e57220d_html_508970e7aef4a640.gif ±s)代表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以629570e57220d_html_cbd1e227e5935ded.gif 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

住院时间

卧床时间

对照组

50

21.0±5.8

2.9±0.8

61.5±3.6

观察组

50

9.1±5.3

1.9±0.6

38.5±5.2

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满意度为7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50

20

15

15

35(70.0)

观察组

50

31

15

4

46(92.0)

三、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升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概率亦呈升高态势,该病发病较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临床需给予合理、有效、及时的治疗手段,以确保抢救成功率。随着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救治心肌梗死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但同时提出更为严格的护理要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与传统护理相比,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缩短抢救时长,并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其原因在于: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士依照疾病特征制定针对性、顺序性及时间性的护理方案,可有效防止浪费护理资源及各环节时间,对于护理质量及服务效率起到很大提升作用。①设置急诊护理小组,24h监护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给予相对应的急救手段,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②对组员开展管理培训,可有效提升其掌握护理内容的程度,明确工作职责,提升服务意识,对护理质量和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为患者提供细致、多方位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建立健康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③实施护理路径过程中,遵循定位、定时、定责、定人的抢救原则,能精准化、具体化各项抢救措施的实施时间,以防浪费不必要的宝贵时间,使患者能接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各项护理工作根据路径流程实施,可降低抢救的停滞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对抢救成功率有

明显提升效果。此外,护理过程中护士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发现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可有效缓解其负性心理,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同时开展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提升其对自身病情的认知度,更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抢救效果。受时间及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并发症、心理状态等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护理路径的抢救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可有效优化患者的抢救效果,且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临床可行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陈翠萍.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对比观察[J].名医,2019(01).

[2]耿兆霞.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5).

[3]刘娟.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03).包邮)王艳玲17331266734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德成路孵化基地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