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3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冯丽媛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单位邮编: 734000


摘要:目的:观察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急诊科2021年3月份至2022年3月份收治的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出64例,结合不同护理模式分为两个组别,即常规急救护理模式下的对照组与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下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率、有效治疗率、死亡率、满意率、临床时间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率各为25.01%、3.13%;住院时间(26.02±3.12)d、(17.38±2.45)d,院内转运时间(18.01±2.84)min、(11.06±2.15)min,急救时间(43.02±4.27)min、(33.42±4.32)min;有效治疗率62.50%、93.75%,死亡率18.75%、0.00%,满意率75.00%、100.00%,组间数据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既能提升护理安全性,又能减少死亡率,促使患者早日好转出院。对此,应当将其作为优选护理模式。

关键词:多发伤病重型颅脑损伤;一体化急救护理;常规急救护理;不良事件


前言:颅脑损伤是危害患者神经系统与脏器健康的主要疾病,多因打击伤、交通事故引起,且多发伤病重型患者多伴有生理性并发症,致使死亡率偏高。考虑到急救护理质量常影响预后结局,故而应当加强一体化急救护理的应用,自此优化护理成效,应对临床上器官衰竭等不良事件风险,保障护理质量[1]。本文于本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选出64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有32例,性别:男/女=28/36,对照组年龄(54.83±3.49)岁,32岁~65岁,自患者出现不适感入院间隔时间为1h-3h,平均病程(1.67±0.54)h。观察组年龄(55.84±4.01)岁,30岁~66岁,平均病程(1.59±0.56)h,1.2h~2.5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均与患者的临床数据无相关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在MRI等临床检查后确定颅脑损伤病重型,APACHEⅡ评分>15分,且家属已签订知情同意书;(2)患者全程配合度较高;(3)未见其它重大疾病。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或抑郁症病史者;(2)身患心脑血管疾病或肿瘤疾病;(3)肝脏破裂或入院治疗前已死亡者。

1.3 方法

1.3.1 调查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给予护理服务,在患者入院时,为其建档,安排常规体征检查以及急救治疗,包括建立静脉通道,最好患者家属沟通工作,交代病情等[2]

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内容如下:第一,组建急救小组,从急诊科与其它科室抽调人手组织一体化急救护理小组,包括从医年限五年以上的护士长与护士等,定期进行培训,一旦遇到重症病人,立即依照标准化护理步骤,为其设立通畅的急救通道,使之及早送往治疗室;第二,细化急救护理流程,如护士为其连接心电监护仪时,需要观察患者意识清晰度,同患者或是家属询问发病时间,而且也要在医嘱下,检查口腔异物,以无创呼吸机为主要供氧方式,并调整好患者体位,以头部侧位为主,预防窒息、呕吐情况。对于颅内压升高者,应当结合医嘱说明给予药物治疗;第三,准确记录病情与治疗内容,护士需将每一项护理步骤与治疗计划呈现在模板表格上,用于指引后续护理方向[3,4]

1.3.2 评估方法

有效治疗率测定标准:患者各项指标趋于正常且病症已有所改善,均视为有效治疗病例。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护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率;(2)观察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时间指标;(3)观察护理后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死亡率及其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6295da32ac258_html_27e449979675b6d4.gif ),使用6295da32ac258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率

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率25.01%,显然高于观察组的3.1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1 护理后患者的不良事件率对比

组别/占比率

器官衰竭(n/%)

肺部感染(n/%)

应激性溃疡(n/%)

神经反应迟缓(n/%)

呼吸道感染(n/%)

不良事件率(n/%)

对照组(n=32)

2(6.25)

2(6.25)

1(3.13)

1(3.13)

2(6.25)

8(25.01)

观察组(n=32)

0(0.00)

1(3.13)

0(0.00)

0(0.00)

0(0.00)

1(3.13)

6295da32ac258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4.655

P






0.031

表1中数据比对计算P值,且<0.05,代表具备对比性。

2.2 对比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时间指标

于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时间指标略差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2 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时间指标对比

组别/指标

住院时间(d)

院内转运时间(min)

急救使用时间(min)

对照组(n=32)

26.02±3.12

18.01±2.84

43.02±4.27

观察组(n=32)

17.38±2.45

11.06±2.15

33.42±4.32

t

12.321

11.037

8.940

P

0.000

0.000

0.000

表2中经计算P值<0.05,表示代表对比性。

2.3 对比护理后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死亡率及其满意率

于护理后,对照组的有效治疗率62.50%,显然低于观察组的93.75%,满意率观察组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其中观察组未见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率18.75%。两组数据比对,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护理后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死亡率及其满意率对比

组别/占比率

有效治疗率(n/%)

死亡率(n/%)

满意率

对照组(n=32)

20(62.50)

6(18.75)

24(75.00)

观察组(n=32)

30(93.75)

0(0.00)

32(100.00)

6295da32ac258_html_226914e388b4c6bf.gif

9.143

4.598

7.000

P

0.003

0.032

0.008

表3中两组数据计算后P值<0.05,表示具备对比性。

3 讨论

患者发病后多伴有脑疝、颅内压升高后果,进而加大了治愈难度。而本次研究中提出的护理模式,是切实围绕患者的临床指标,为其抢占生存时机,使之快速到达治疗室得到积极处理,以免延误急救时间,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此种护理模式相比较具备护理内容全面,护理步骤细致化,护理时效性突出等优势,能够为患者创造有利的治愈条件,促进颅脑损伤的有效预后[5,6]。经由观察组相关数据: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率3.13%;有效治疗率93.75%,未见死亡患者,满意率100.00%,时间指标略优于对照组,同对照组数据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相关研究结果推断出: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具备实践应用价值,既能提高有效治疗率及其满意率,又能降低死亡率与不良事件率,促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顺利出院。

综上所述,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中,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不但可以缩短住院与转运时间,而且能够建立协调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死亡与无效治疗风险,故此值得推广此种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亚舒.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 中外医疗,2021,40(31):163-166.

[2]袁振英.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4):125-126.

[3]蒋彬彬. 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4):43-44.

[4]瞿丽娟.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策略[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6):75+90.

[5]王仁强,明秀平,钟园,等.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1):161-163.

[6]刘姝娜,徐叶叶. 两种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急救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