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及应用

王琳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儿童部分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正是由于其特殊性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护理质量管理尤其重要。本次研究深入的分析了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发展现状;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脚步的逐步深入,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临床医疗技术不断提升,护理质量评价受到了患者以及护理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由于目前临床上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价护理质量的标准,随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以及内容的逐渐增多,导致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时工作量增加,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对护理质量评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敏感性指标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敏感性指标指的是能够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护理质量的一些指标,并且这些指标要能够正确指导帮助工作人员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同时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目前,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应用已经受到了各界人员的高度重视。儿童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对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给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能够对护理工作结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测量评价,从而将护理工作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也常常用来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有学者认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进行结构评价,儿科护理工作结构指的是护理人员的数量、所掌握的技能、受教育的程度等,而可以应用的结构指标包括护理人员的技能、数量等;其次是过程,儿科护理工作过程指的是护理人员与患儿之间的活动,比如护理效果的评估、护理措施的制定等等,可以应用的过程指标包括疼痛管理以及身体约束;最后是结果评价,儿科护理工作结果指的是患儿的健康改善状况,或者护理工作过程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可以应用的结果指标包括跌倒、压疮、静脉渗血以及院内感染等等。

2儿科进行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测量时遵循的原则

儿科进行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测量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遵循高频率的医疗护理措施的原则,因为经常接受护理措施,或者大部分患者会接受的护理措施,其敏感性质量指标更具有说服力,比如指导患儿用药、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其次要遵循高风险医疗护理措施的原则,比如可能会对患儿机体造成损伤的护理措施,如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会导致患儿发生肺炎的风险增加,给患儿留置导尿管会增加其尿路感染的风险;再次要遵循问题倾向性医疗护理措施的原则,比如有一些护理措施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具体情况,比如给患儿胸腔留置引流管、给患儿静脉留置中心导管,在此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儿的具体情况,避免造成不良事件;最后还要遵循高成本的措施原则,为了保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投入人力以及物力资源,比如要及时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相关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一些继续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护理水平。

3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情况

儿童处于认知、身体等快速发展的阶段,其在疾病治疗中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多的会通过家长传递给护理人员。与成人相比较,发生慢性病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几率要低得多,并且住院时间也比较短。正是由于其特殊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同时也给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测量带来了挑战。有研究人员发现,在效度、敏感度、信度以及可行性等方面,能够接受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检测的主要有外周静脉渗液及渗血、疼痛管理[1]。早在2010年,美国护理学会确定的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一共有11个,即护理水平、护理工作时间、疼痛管理、身体约束、院内压疮、静脉外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尿路感染、感染、工作环境以及护理满意度[2]。疼痛管理、给药错误、护理满意度、工作满意度、工作环境等护理敏感性指标其效度、信度以及可行性的一致性高达75%以上,其中有7项与美国护理学会确定的指标相同。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对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被应用于临床中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主要有跌倒、压疮、给药错误、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计划性拔管、护理满意度以及工作满意度,其中有5项与美国护理学会中确定的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一致。

4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应用效果

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跟踪收集,从而提出一些有效改善护理质量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进行循证管理,以护理数据为基础,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MilNOD数据库建立不到3年,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的院内压疮、损伤性跌倒、给药错误等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由于这些不良事件造成的额外费用明显减少,比如治疗药物减少、住院时间缩短

[3]。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南丁格尔测量项目结果显示,儿童在ICU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随着护理人员所采取的综合护理方案的依从性增强而逐渐降低,也就是说,护理人员对综合护理方案的依从性越高,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压疮的几率越低[4]。也有研究人员将压疮作为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后发现,患儿发生压疮的几率越低,提示护理质量越好[5]

我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进行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项目监测研究后发现,对于患儿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护理人员制定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还有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通过对其进行压疮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估后,护理人员对其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尤其减轻了重度压疮的发生率。在工作满意度方面,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并且有效的减少了给药错误以及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较高,离职率降低。

5结束语

总之,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能够帮助护理人员通过收集资料,分析数据,为后期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指导意见,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还能根据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了解、参与到护理质量管理中,对护理质量进行测量、评估、比较和改善,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在进行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确定的过程中,或者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其效果可能都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与理论存在差距,所以,各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时一定要兼顾资料的可行性和信度以及效度,结合临床实践,选择合适的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赵诗雨,喻姣花.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08):1342-1346.

[2]张新佳.儿童危重症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PICU患儿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9,17(04):451-453.

[3]张玉侠.护理质量指标建立与评价应用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8,18(11):5-8.

[4]杜文娟.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发展及应用[J].健康之路,2018,17(11):38.

[5]沈美萍,陈朔晖,刘鑫鑫,等.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构建儿科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评价体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6):2035-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