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护理及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2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护理及干预效果

李婧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探讨术后切口感染原因。方法:纳选本院产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剖宫产术后患者共计54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设对照组(n=27例,常规护理),研究组(n=27例,针对式护理)。护理7d后,对比两组疼痛评分(VAS量表)、切口感染率,并分析切口感染原因。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物性因素及非生物性因素为造成切口感染的原因。结论:根据感染原因不同应用针对式护理措施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提升干预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护理;生物因素

剖宫产为产妇常用分娩方式之一。数据表明,我国剖宫产率多年位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术中需对产妇腹部作较大切口,考虑到术后患者体质虚弱,同时需兼具母乳喂养的任务,因此,也导致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发生切口感染,影响预后。桑文惠[1]等研究显示,在临床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对式护理可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此,本研究特选取本院产科收诊的剖宫产术后患者共计54例,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对象资料

纳选本院产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剖宫产术后患者共计54例。两组患者年龄20-45岁,均值(27.25±2.21)岁;孕周37-41周,均值(38.25±0.79)周;产次1-3次,均值(1.62±0.37)次。两组对象资料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受试者均符合《产科学》[2]中有关剖宫产的开展指征;受试者均无手术禁忌症;剔除合并感染性、严重脏器疾病及血生化凝血指标严重异常者。

    1.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产科剖宫产术后护理规章制度指导,包括母乳喂养指导、会阴护理及导尿管护理等。

1.2.2 研究组 (1切口维度: ①敷料。观察其是否干燥,有污染后及时更换敷料;②切口:是否存在红肿、渗液、渗血表现;③换药频次:增加切口感染者换药频次;④腹带调节:保持松紧适宜,术后2d时避免腹带整日应用;④感染监测:若患者提问>38℃、切口出现脓性或炎性分泌物及渗液后,及时开展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2)健康指导维度:①饮食:术后6h内进食半流质食物,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②营养素方面:保持每餐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的供应,在确保饮食多样同时,少次多餐;③产妇方面:保持病室温度适宜,以产妇身体不出汗为宜;着宽松衣物,禁止佩戴装饰物品;加强对BMI指数大于24kg/m3产妇的舒适护理。④特殊情况:针对不满足禁食指征的患者,可遵医嘱予以脂肪乳、白蛋白、输血等措施强化机体营养补充,增强抵抗力。两组均持续护理7d。

    1. 观察指标

干预效果:干预前及干预7d后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分值越接近10分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另统计两组产妇术后7d时切口感染率,方式为于护理7d后取两组患者切口处分泌物进行涂片或血液细菌培养检查,判断是否发生感染。

1.4统计学评析

借助PEMS 3.2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

2结果

2.1 干预效果(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标比较(6296c2bdb622f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或(n/%)

组别

VAS评分(分)

切口感染率(%)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27)

6.74±1.62

3.45±1.03

4(14.81)

研究组(n=27)

6.75±1.58

2.62±1.21

0(0.00)

χ2/t

0.023

2.714

4.320

P

0.982

0.009

0.038

2.2 感染原因

2.2.1 生物性因素 本研究患者切口感染的生物性因素包括真菌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细菌感染。

2.2.2 非生物性因素 ①术中备皮至手术时间过长;②患者腹部创伤面发生出血及血肿;③胎膜早破细菌逆行感染;④各类入侵式检查增加了细菌进入宫颈的机会;⑤多人病房加大了交叉感染可能;⑥病室内温度过高;⑦单位组织供血少形成无效腔;⑧术后免疫力降低;⑨手术时间过长。

3讨论

剖宫产为产科常见手术类型,可有效减低产妇治疗期间机体疼痛水平。但随着育龄期妇女生育时间的推迟,使我国整体剖宫产率有所增加,而年龄增加带来的另一大问题即为术后恢复变慢,易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3]。通过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并展开针对式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4]

本研究表明,生物性因素及非生物性因素为造成切口感染的原因。围绕上述问题,研究者特制定了针对式护理措施,应用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式护理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并降低切口感染率。分析原因如下:研究组护理措施中采用了可减少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例如定期更换敷料、做药敏试验及时给予抗生素应用、优化饮食结构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式。上述措施的应用,可指导产妇均衡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进而促进切口愈合,同时病室内温度的调节、对不同体重的产妇做舒适护理、增加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产妇敷料的更换频率。均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5]

综上,根据感染原因不同应用针对式护理措施可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提升干预效果,可推广。

参考文献

[1]桑文惠.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不良情绪及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20,5(18)12-14.

[2]吴霭芬,李蓉珍,邱莲.高龄产妇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6(16):3783-3785.

  1. 秦学玲,刘秉芳,刘雅丽.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18(12):1076-1077.

[4]孟玉娟.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9):117-118,120.

[5]李玉霞.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产科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家有孕宝,2021,3(17):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