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与心理护理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2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与心理护理意义

赵萍清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纳选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银屑病患者共计50例,计算机1:1数列分布分设对照组(n=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n=25例,常规护理+积极心理护理),干预14d后比较两组病耻感(ISTM量表)。结果:干预14d后,研究组病耻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银屑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病耻感,提升治疗积极性,可推广。

【关键词】银屑病;心理特征;心理护理;积极;皮肤

银屑病为皮肤炎症性病症,于皮肤科较为常见,该病病程长,且治疗后复发率高,发病时患者皮肤外观也将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胡世玲[1]等研究指出,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不应仅仅局限于疾病本身,还应对疾病对患者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此,本文以此思路出发,探讨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并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选取银屑病患者50例开展本研究,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对象资料

纳选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银屑病患者共计50例,计算机1:1数列分布分设对照组(n=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n=25例,常规护理+积极心理护理)。两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4-54岁;均值(38.25±4.13)岁;病程6个月-18年,均值(8.26±1.34)年;病理分型分布:关节型5例、红皮病型7例、脓包型9例、寻常型29例。两组对象资料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提示可于后文行统计学分析。纳入标准:符合《皮肤病学》[2]中有关银屑病的确诊标准;受试者患病时间≥6个月;剔除哺乳期、孕期、除银屑病外其他皮肤病、免疫系统、精神系统疾病者;心肝肾生理学指标显著异常者;抵触本研究者。

    1. 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2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涉及内容详细为:合理饮食、保持皮肤清洁、鼓励患者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注意休息等。

1.2.2 研究组 25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护理方式。涉及内容详细为。(1)知识维度-宣教:因银屑病患者病理状态下身体外观稍显不佳,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疗护心情,故护士应采用积极态度与患者交流,告知其疗护注意事项及预期疗护效果,告知其坚持治疗能够延缓病情发展;(2)环境维度-病房:调节病房内温度18-20℃,保持皮肤生理学稳定状态;保证室内环境清洁、通风系数适宜;可鼓励银屑病患者入住同一病室内,促进病友间的交流,减少疗护时患者心理孤独感,在与病友交流中弱化自身病耻感,培养乐观疗护心情;(3)家庭维度-心理支持:强化家属对患者疾病进展程度了解,强化家属对患者疗护行为鼓励程度,避免出现过度指责情况;(4)支持维度-积极心理干预:护士在查房及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引用其他患者治疗实例,告知其良好心理接受态度能够促进疗护依从度提升,进而提升治疗效果,节省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利于疾病恢复;疗护过程中取得任意一方面进步,都要及时予以正向肯定及反馈,以弱化负向情绪,强化正向情绪;(5)行为维度-指导:仅仅靠心理支持难以疏解患者内心烦闷,应鼓励患者在疗护中开展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如室外活动、慢跑、下五子棋等方式,强化社交积极性。两组均持续护理14d。

    1. 观察指标

病耻感:干预前及干预14d后,借助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ISTM量表)评估患者病耻感水平,量表共含29个评估项,各项按照Likert 0-3级评分法赋分,分值总值与病耻感呈反比。该量表Cronbach's α值为0.86,满足本研究评测需求[3]

1.4统计学评析

借助PEMS 3.2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准α=0.05。

2结果

2.1 病耻感(表1)

表1 两组病耻感得分比较详情表(6296c2e10f1a1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对照组(n=25)

60.29±6.29

80.16±8.50

9.395

0.000

研究组(n=25)

59.75±6.36

71.51±7.22

6.111

0.000

t

0.302

3.878

-

-

P

0.761

0.000

-

-

3讨论

银屑病属于皮肤科常见病症,针对该病的护理研究也较为广泛。本研究表明,干预14d后,研究组病耻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干预前,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证明了积极心理护理方式能够降低银屑病患者的病耻感。分析原因如下:常规护理方式中仅注重对银屑病患者机体症状的关注,而忽视了对患者心理维度的关注。王丽红[4]等研究显示,通过强化对银屑病患者心理支持的力度,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并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病耻感,对患者疗护期间积极医疗行为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本研究也获得了类似结论,研究组患者在应用积极心理护理方式后,自身病耻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研究组的护理措施较为全面,且注重对患者心理维度的支持有关。例如护理人员及时对病房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稳定患者皮肤状态,利于皮肤恢复;组织银屑病患者统一入住同一病房,促进病友间交流,能够使全病室内病友改善对银屑病的错误认知,对疾病治疗的态度可更加乐观。最后,通过引入娱乐性活动,也可转移患者疗护注意力水平,利于早日回归社会。

综上,针对银屑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病耻感,提升治疗积极性,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世玲.基于自护行为研究的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诊疗效果、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1,41(2):360-366.

[2]朱方亿,何仕琼.心理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1):119-120,125.

[3]谢安莉,王梦柏,李美丽.重型银屑病患者30例心理护理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18(2):31.

[4]王丽红,钱齐宏,杨子良,等.以心理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影响[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9,12(6):368-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