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3

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评价

段春宇 李思远(通讯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目的 对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肺癌根治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实验组接受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瑞芬太尼用量及手术时间、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术后不同时点的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值、术后不同时段的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及输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使用量,实验组较对照组用量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术后不同时点的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值、术后不同时段的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对于术后疼痛及药物用量的减少有显著效果,且对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全麻;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肺癌

近年来,目前常用的全身麻醉方式,具有易增加患者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全身性不良反应的缺点。其中,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尤为突出,其将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满意舒适度及生活质量[1]。本文提出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并将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前已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取家属与患者的知情及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实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49.8±15.6)岁,对照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51.2±17.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对比结果有良好的研究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实验组接受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前均需禁食禁饮8h。实验组具体操作为:(1)患者采取侧卧位姿势,超声探头下定位,穿刺点为术侧棘突上缘旁移2.5cm处,使用T4~7棘突取点。(2)使用10cm长的22号神经阻滞专用穿刺针垂直扎入皮肤,到达横突处时退出穿刺针至皮下,调整穿刺针方向,将穿刺针插入使之滑过胸椎横突,当触至横突下缘横突间韧带时连接针尾。(3)推动注射器使穿刺针进入椎旁间隙。(4)在回吸注射器血液或无脑脊液等的同时,注入局部麻醉药物。(4)使用和对照组相同类型的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5)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处理,其血浆靶浓度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变化情况进行调整[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使用瑞芬尼太的剂量以及术后不同时段(2h、24h、48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使用流式细胞仪在不同时点实时监测患者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对结果进行记录并统计,所记录的时点分别为为:T0(复合神经阻滞前)、T1(气管拔管即刻)、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术后48h);记录患者术后不同时段(24h、48h)的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及输注量。

1.4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瑞芬太尼用量情况,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使用量,实验组较对照组用量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患者的手术时间及瑞芬尼太用药情况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瑞芬太尼用量/mg

实验组(n=50)

142.7±23.4*

1.5±0.7

对照组(n=50)

153.5±20.8

2.4±0.6

2.2两组患者不同时段VAS评分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时段VAS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段的VAS评分比较(±S)

组别

2h

24h

48h

实验组(n=50)

2.2±0.5

1.8±0.2

0.7±0.1

对照组(n=50)

3.8±1.6

2.7±0.7

0.8±0.3

2.3两组患者术后PCIA自动按钮启动次数比较

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PCIA自动按钮启动次数,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CIA自动按钮启动次数比较[(±S),次]

组别

24h

48h

实验组(n=50)

5.5±1.2*

4.2±2.2*

对照组(n=50)

11.7±4.5

13.2±6.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两组不同时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

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T2~4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趋势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数据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T0时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S )

时段

实验组

对照组

CD3*

CD4*

CD8*

CD4*/CD8*

NK

CD3*

CD4*

CD8*

CD4*/CD8*

NK

T0

62.5±4.7

38.2±4.1

24.7±3.1

1.46±0.3

15.7±3.3

62.4±5.8

35.5±4.1

23.1±3.5

1.49±0.3

15.8±2.8

T1

54.3±3.7

32.2±2.8

22.6±3.9

1.39±0.2

53.3±3.7

32.2±2.7

25.6±3.5

1.46±0.2

2.31±0.2

12.2±1.8

T2

54.2±2.5

27.1±2.2

23.0±3.6

1.31±0.1

12.9±1.3

23.8±2.7

24.3±3.3

1.01±0.2

9.4±1.5

51.9±3.9

T3

55.8±3.3

29.9±3.8

24.7±3.7

1.35±0.2

11.8±1.5

55.4±2.8

28.8±4.6

22.8±4.0

1.55±0.2

11.8±1.6

T4

57.8±4.6

30.8±4.3

24.7±3.9

1.37±0.2

13.7±1.7

56.4±3.9

29.1±3.8

22.0±4.2

1.24±0.1

11.3±1.3

3.讨论

肺癌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不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且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肿瘤转移的现象极易出现,将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放化治疗。据调查,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受到术前麻醉的质量及抑制疼痛的效果的直接影响[3]

本文中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瑞芬太尼使用量,实验组较对照组用量偏少,表明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4]。通过对比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发现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显著效果。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不仅降低了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水平,T2~4时点的变化趋势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说明此麻醉方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得以有效改善[5]

综合上述,全麻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丹,雷李培,张杰, 等.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6):1033-1036,1041.

[2]崔婷婷,周国庆,陈东升, 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12):1481-1484.

[3]何福辉.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1(4):494-497.

[4]梁广明,陈曼莉,温嘉筠.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03):461-463.

[5]马晨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