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1
/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价值研究

高亚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4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术患者进行实时超声引导,观察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与传统区域神经阻滞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完成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术84例,麻醉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提供可靠穿刺引导,实现可视化精准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穿刺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麻醉安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区域神经阻滞;麻醉

引言: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是医学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该方法有着恢复快、术后镇痛良好、对有机体影响小等临床优势。区域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神经定位,传统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手术中是通过结合解剖医学和针刺神经的异感来进行定位,然后进行穿刺。这种方式受到解剖变异、患者的配合度以及医师的从业经验等因素影响,定位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导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差,达不到手术需求。随着影响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迎来了有效的新途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清晰的显现外周神经以及周围血管的位置,从而达到区域神经定位准确、提升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本次研究分析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麻醉的实际临床价值,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需施行区域神经阻滞的手术患者84例,年龄区间为12~86岁。其中,男性共计53例、女性共计31例。手术部位为:上肢骨科手术57例,上肢软组织包块切除3例,下肢骨科手术16例,下肢软组织包块切除1例,配合腹部手术镇痛7例。阻滞神经涉及颈浅丛、臂丛神经、肌皮神经等共12类部位,共计成功阻滞185例次。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病例统计表

穿刺部位名称/类别

阻滞成功部位例次

百分比%

臂丛神经阻滞

68

36.8

肌皮神经阻滞

37

20

颈浅丛阻滞

27

14.6

髂筋膜阻滞

13

7.5

股神经阻滞

11

6.5

坐骨神经阻滞

10

5.4

腹横筋膜阻滞

7

3.8

骶丛阻滞

7

3.8

腰丛阻滞

2

1.1

隐神经阻滞

1

0.5

合计

185

100

注:84例患者中因可同时行多部位神经阻滞,共计185例次。

1.2 方法

采用迈瑞M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浅表部位神经阻滞选用4~12 MHz 高频线阵探头,深在部位神经阻滞选用1~5 MHz凸阵探头进行扫查。收集区域阻滞麻醉病例结果及数据,与既往传统区域神经阻滞方法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由于同一个手术部位存在多根外周神经纤维交叉支配的情况,为确保手术麻醉镇痛效果,一个手术会存在联合阻滞多根外周神经情况,每根目标神经均行超声引导下阻滞,通常使用横断扫描进行神经阻滞。外周神经的声像图多表现为包绕在高回声环中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高回声结构为神经的筋膜,低回声结构为神经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麻醉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准备麻醉剂并进行穿刺,超声医师要与麻醉师配合,确保插针和穿刺全过程的可视性,到达目标神经附近后再回抽,在无血液抽出的情况下注射少量麻醉剂,观察麻醉剂扩散范围与神经的关系,必要时调整注射方向和角度,在位置正确后继续注射麻醉剂,直至超声显示药液包围靶神经或充满末梢神经分布间隙后退针。在注射过程中,应实时留意患者的情况,以免局部麻醉药中毒。

观察记录麻醉效果及记录麻醉药用量,麻醉生效后开始手术,术中注意观察麻醉效果及患者生命体征,术后随访,观察术后镇痛效果。

收集数据:区域神经阻滞病例收集记录阻滞神经及部位、麻醉药品的名称及用量、穿刺并发症发生数。分析:将可视麻醉的相关数据与传统穿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完成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术92例,阻滞区域达12个部位,共计成功阻滞 185 例次。抽取我院麻醉科既往传统区域神经(臂丛)阻滞69例(其中成人共计52例)作区域阻滞组对照。具体见表2、表3:

表2 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成人臂丛)病例结果对照

阻滞方式

例数

麻醉药使用情况

药品

用量/mL

传统区域神经阻滞

52

0.596%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混合液

30~40

超声引导下区域神经阻滞

52

0.596%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混合液

20~30


表3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并发症统计

并发症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69例)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69例)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穿刺部位血肿

3

4.3

0

0

局麻药中毒

2

2.8

0

0

神经损伤

0

0

0

0

穿刺失败或阻滞不完善更改麻醉方式

5

7.2

0

0

3 讨论

传统区域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通过针刺定位神经,这种方式受影响因素较多,神经阻滞效果不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区域神经阻滞在麻醉临床中受限制较多,不能够广泛应用。通过上述传统区域神经阻滞与超声引导区域神经阻滞两组的比对研究可以得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能够准确获得周边神经以及血管的位置,从而精准的找到下针位置进行穿刺,有效提升了区域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麻醉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生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中有着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对麻醉工作有着诸多便利,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大海,张建斌,朱光桥,等.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肋间神经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3):83-84.

[2]孟庆攀.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22):48-49.

[3]魏赐宝,魏素英,钟盛良.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视下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用于骨科前臂手术的临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3):94-95.

[4]胡颖涛,谢建伟,杨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J].健康研究,2020,40(1):96-99.

[5]李纯,闫江涛.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PFNA患者术后疼痛与T细胞亚群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05):730-732+736.

[6谢佳安.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6.


作者简介:高亚明(1987.03-),女,新疆哈密人,汉族,研究方向为麻醉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