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优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赵艳玲

(大庆市第四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从中选取120例。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前组采取常规护理,后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各60例。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情绪状况、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情绪比较对照组平稳,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稳定,疾病认知良好,满意度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冠心病;情绪;疾病认知;满意度

冠心病一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一直呈递增表现,患者心前区疼痛、出汗等表现明显,甚至有心梗、心衰风险,需予以积极治疗。治疗手段较多,药物保守治疗居多。但是,患者遵医行为较差,情绪明显,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所以,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本文就优质护理干预作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选自2020年8月-2021年4月,均为冠心病患者(n=120)。纳入标准:(1)经心电图检查;(2)患者具备配合能力,沟通、理解能力正常;(3)病例信息完整。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疾病;(2)恶性肿瘤;(3)推出治疗患者。进行患者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病例数相同。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患者年龄33-75岁,平均(56.50±6.80)岁;患者病程2-12年,平均(6.50±2.30)年。干预组: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32-76岁,平均(57.30±7.30)岁;患者病程1-13年,平均(6.20±2.15)年。冠心病患者分组后资料比较均衡,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生活指导等常规护理。

干预组: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诱因外进行心理疏导,强调心态平和与病情恢复的关联性,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等形式放松,减轻心理压力。(2)用药干预。结合冠心病患者病情以及具体用药等情况进行用药指导,介绍药物作用机制与相关的不良反应,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提高患者的用药认识与遵医行为。(3)营养干预。为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需在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的基础上,结合病情以及喜好制定营养方案,纠正不良饮食习惯。(4)健康教育。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指导进行合理的运动。

1.3观察指标

记录冠心病患者情绪、疾病认知与护理满意度,以情绪自评量表SAS、SDS评估,评分百分制[2]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冠心病患者护理指标进行统计处理,使用软件SPSS19.0。观察指标包括计数与计量指标,计数指标疾病认知、护理满意度占比以n、%表示,X2计算。计量指标情绪评分以(Shape1 ±s)描述,(t)检验。P<0.05情况下,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指标评分分析

2组冠心病患者SAS、SDS、SF-36评分结果见表1。指标评分比较,P<0.05。

1 冠心病患者组间情绪、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hape2,分

组别

(n=120)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干预组

60.60±6.05

36.60±3.30*


58.80±5.60

35.05±3.20*

对照组

61.02±6.20

45.50±4.50*


58.50±6.05

44.50±4.05*

t

0.3756

12.3540


0.2819

14.1814

P

0.7079

0.0000


0.7785

0.0000

注:*比较护理干预前情绪评分,P<0.05。

2.2护理效果比较

2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与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详细结果见表2。指标占比比较,P<0.05。

2 护理效果分析(n,%)

组别

例数

疾病认知率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

60

58(96.67%)

57(95.00%)

对照组

60

48(80.00%)

48(80.00%)

x2


8.0863

6.1714

P值


0.0044

0.0129

3 讨论

冠心病发病率一直较高,其中,中老年群体居多,随着病情加重,可导致诸多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安全性,降低生活质量。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遵医行为,促进患者预后,拉进彼此关系,需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强调工作的优质特点,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护理效果血脂。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助于稳定患者的生理、心理,规范患者生活,提升患者用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进而促进患者治疗预后。 分析本文研究结果:经过护理后,干预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率96.67%、护理满意度95.00%均高于对照组,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优质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显著。相关研究指出, 优质护理干预落实后,冠心病患者的满意度高,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康复,有推行应用价值[3]

本文结果与刘明,包君,马萍,等人研究接近,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参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P均<0.05[4]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干预满足冠心病病人的护理需求,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预后。

参考文献:

[1] 夏冰,周俊玲,白云昊. 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病人的影响要素探索[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9):120-121.

[2] 李琼.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9):281,284.

[3] 朱宗梅. 分析研究在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6):124.

[4] 刘明,包君,马萍,等.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7):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