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

田西平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卫生院 443512

摘要:目的 针对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248名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利用《中医内科学》中有关人体各种脏器中医用药措施,针对中医内科辖区内心、肝、脾、肺及肾等器官病症进行针对性用药归经治疗。结果 针对本次实验对象给予用药归经治疗措施后,观察病患治疗效果。其中心系症状病患用药归经后,归心经率为38.17%;肝系症状病患用药归经后,归肝经概率为30.38%;脾系病症病患用药归经后,归脾经率为32.37%;肺系病症病患用药归经后,归肺经率为6.83%;肾系症状病患用药归经后,归肾经率为9.37%。其中,虽然肾系病症归肾经率为9.37%,但与其他归经药物归肾经比得知,肾经归经药物在肾系病症中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根据本次实验表示,依据病患的实际病症,基于《中医内科学》理论给予病患针对性归经药物治疗,能够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备大范围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治疗效果

目前在医学体系中,用药归经学科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高的价值,且针对内科病症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1]。本次实验基于大量临床试验性用药归经实验对象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效果,从而验证用药归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1. 实验资料及实验方法

  1. 实验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248名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在病患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利用药物归经疗法进行治疗。本次实验中心系病症病患有74例、肝系病症病患有93例、脾系病症病患有57例、肺系病症病患53例,肾系病症病患有62例。在治疗初期,心系病症病患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不畅,心率不齐等,严重者出现昏迷。肝系病症病患相对比心系病症病患会出现明显痛感、呕吐及眩晕,严重者会出现黄疸等并发症。脾系病症病患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干呕及便秘等,严重者会出现食道逆流、痢疾等并发症。肺系病症病患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不畅、咳嗽发热,严重者会出现哮喘及肺炎等并发症。肾系病症病患的临床表现为水肿、炎症、阳痿及呕吐等。本次实验所有病患基本资料、所得病症及归经情况无显著差异。

  1. 方法

本次实验用药基于《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根据病患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药物归经治疗[2]。但由于本次实验设计病症较为广泛,人数较多,因此本次实验以某一病理为例,探究用药归经治疗措施。

所有药物归经治疗中,肺系病症由于患病率及传染率较高,备受临床关注,基于此,本次实验中的肺系病症以常见的感冒病症为例,导致病患感冒的主要条件有两个,分别为风寒及风热[3]。针对不同因素所引发的感冒病症,在治疗上所使用的药物也存在差异。由风寒引发的感冒通常会利用荆芥、苏叶、防风、白芷、橘红等十味中药的荆防汤、或者用于“清热化湿”,融入了银花、香薷、连翘、扁豆花、厚朴等材料的新加香薷饮等;针对风热引起的感冒则需服用清热解毒,添加连翘、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等多为药材的银翘散、或以辛凉解表为主,容括葱白、苦桔梗、淡豆豉、焦山栀等多味药材在内的葱豉桔梗汤等进行治疗[4]。根据《中医内科学》理论,明确中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原理,针对病患的病情确保针对性用药,归经科学。

  1. 统计学意义

本次实验利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针对内科病症用药归经分析后结果表示,在心系病症病患用药归经中,药物归心次数达到了142次,在全部的372次药物归经治疗中,占比为38.17%,肝、脾、肺、肾分别为22.57%、23.48%、18.62%、30.72%。由此可见,归心经类药物治疗针对心系病症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脏器病症。其次分析肝系病症归经治疗效果,肝系归经起效率为113次,占比为30.38%,明显高于其他内脏的影响。其次脾系病症归脾经率为32.37%,肺系病症归肺经率为6.83%,均优于其他内脏的影响率。

在所有归经药物治疗过程中,肾系病症归经率为9.37%,虽然相较于其他药物归经治疗效果明显较低,但肾系病症归肾经概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治疗措施归肾经概率,且肾系药物归经措施对肾系归经有着较为明显的价值,能够切实的提升肾系病症治疗效果。

  1. 结论

临床上认为内科疾病是影响人体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且内科消化系统病症会对病患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若不能及时对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甚至会出现致死的可能。基于此,在临床治疗中采取合理、针对性的措施,不仅能够迎合病患的治疗需求,同时能够切实的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强化其生活质量[5]。目前针对内科病症主要是通过西医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这两种治疗模式都会对病患的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探究一种更加合理、安全的治疗措施也成为了当前临床医学的重点研究目标。

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的快速发展,其由于自身生物性和自燃性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基于此,必须要深入探究中医药学理论,利用归经药物治疗来改善病患的病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6-7]。在《中医内科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理,相关研究表明,中药归经在临床治疗中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归经自古就有“五味所入”的说法,因此借由归经原理医疗内科病症符合医药原则中的针对性用药原理,针对内科病症有着较高的治疗价值。基于此,本次实验给予《中医内科学》理论,利用合理有效的针对性用药,并结合药物本身疗效及归经原理,探究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病症的实际治疗效果,表示用药归经在临床医学中具备较高的价值[8-10]。基于此,临床医学需要加大针对中药用药归经的研究力度,完善相关手法,从而强化用药归经治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华敏,杨健,刘思鸿,张磊,高宏杰,贡磊磊.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分子描述在中药归经中的研究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2):1518-1520+1524.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9.12.029.

[2]陈弘婧,孙新月,刘海鹏,李小黎,唐启盛.基于中药归经理论探索脑病常用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用药规律[J].世界中医药,2019,14(08):2027-2032.

[3]王小雪,卢杉,郑思悦,孙梦晨,于净.归经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实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5193-5197.

[4]徐平,王丛军,管竞环,马威,董晓俊,吴文莉,鲁周同.疾病归经在中医骨伤科临床用药中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1450-1453.

[5]李成伟.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6):69-70.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5.16.044.

[6]. 中药归经理论的部分现代研究诠释[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4:11-13.

[7]卜玲强. 中药归经理论选药组方对运动训练大鼠不同状态下自由基代谢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3.

[8]. 中药归经理论探讨[C]//.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89.

[9]王瑾. 中药归经理论的发生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10]马威,管竞环.中医内科疾病用药归经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3):209-210.

姓名:田西平1983.03;性别:男;籍贯:湖北省长阳县人;民族:土家族;学历:本科,毕业于三峡大学;现有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单位及邮编: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卫生院443512

单位所在地:湖北省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