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式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路径式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周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究路径式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入院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7)与研究组(n=47),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予以研究组患者路径式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与PANSS评分在干预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相比,研究组Barthel评分较高,PANSS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74%)明显较常规组(76.6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路径式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可以加快患者症状恢复,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日常自理能力提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老年;路径式护理;日常自理能力

临床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为精神分裂症,多发于老年群体,以多疑、敏感、惶恐、不安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进一步进展,妄想症状表现更加严重,部分患者出现幻觉、幻听等情况,给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路径式护理干预模式遵循循证医学依据,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护理流程,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咒患者94例,对其实施路径式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94例,入院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7)与研究组(n=47)。常规组男28例,女19例,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75.47±3.4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7±1.04)年。研究组男25例,女22例,最小年龄66岁,最大年龄80岁,平均年龄(76.13±3.6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8±1.13)年。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65岁;(2)临床资料齐全;(3)患者家属签署知情书,自愿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脏器功能严重不全;(2)器质性精神障碍;(3)合并恶性肿瘤。常规组与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等。

给予研究组路径式护理干预,第一阶段,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3d内,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对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做好对症护理工作。告知患者严格遵医用药,患者家属予以监督,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提高其舒适度。为了缓解其存在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将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告知给患者,提高其疾病认知。第二阶段,无特殊状况患者不得随意外出,若必须外出应由护理人员陪同。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开展娱乐活动,如鼓励患者打球、下棋、散步等,还可以集体看电视,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疾病发作频次,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第三阶段,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状况、饮食状况进行观察,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康复锻炼。第四阶段,依据患者恢复状况确定出院时间。出院前再次进行健康宣教,内容为用药方法、融入社会方法等。

    1. 观察指标

应用Barthel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日常自理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提示日常自理能力越好。

应用阳性阴性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进行评价,总分100分,患者得分越低提示症状改善越明显。

满意度评价主要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表,分为十分满意(>85分)、满意(70~85分)、不满意(<70分),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对比均应用统计学软件,主要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t用于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及PANSS评分,χ2检验用于对比两组满意度,当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2组患者BarthelPANS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与PANSS评分在干预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相比,研究组Barthel评分较高,PANSS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患者Barthel与PANSS评分对比

组别

n

Barthel评分

PANS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常规组

47

31.47±6.24

57.13±9.65

72.85±11.21

57.07±9.17

研究组

47

31.59±6.41

81.43±8.85

73.04±11.48

24.61±8.53

t

/

0.092

12.723

0.081

17.769

P

/

0.927

0.000

0.936

0.000

2.2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为95.74%,常规组满意度为76.60%,组间对比,研究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常规组

47

17(36.17)

19(40.43)

11(23.40)

36(76.60)

研究组

47

31(65.96)

14(29.78)

2(4.26)

45(95.74)

χ2

/

/

/

/

9.400

P

/

/

/

/

0.00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程时间较长,无法有效治愈,多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避免疾病再次发作[3]。因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有效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路径式护理干预作为全新的一种护理方式,对以往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合现有护理理念,形成全新的护理模式,确保护理方案有序进行,提高护理效果[4]。路径式护理中充分考虑患者实际需求,在入院初期对病情进行评估,加强健康宣教,治疗期间与康复阶段,鼓励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升[5]。出院前再次进行健康宣教,强化其疾病认知,使其意识到遵医用药指标必要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干预后常规组患者Barthel评分与PANSS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常规组。提示路径式护理可加快患者症状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明显较常规组高。提示路径式护理可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本研究结果与马佳[6]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路径式护理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康复锻炼,满足患者需求,故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路径式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可以加快患者症状恢复,促进护理满意度及日常自理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贾瑞杰,李芳.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2):350-351.

[2]焦茹,王力.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07):179.

[3]农惠娟,李升,冯俊铭,谢志妹.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2):161-163.

[4]傅廷东.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9):130-132.

[5]宋威威.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78-279.

[6]马佳.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