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衰有哪些主要的特点?日常要注意哪些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老年人心衰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日常要注意哪些预防?

张蕾

成都新华医院 心血管内科 四川成都 610041

引言

心衰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心力衰竭,其不是独立疾病,而是由于患者自身存在其他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进而发生心脏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临床根据心衰的致病因将其分为三大类:心肌病变、负荷异常和心律失常。心衰具有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过程极为痛苦,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在需要详细了解关于心衰的知识,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分辨并注意预防。

一、关于老年人心衰你了解多少?

老年心衰患者高发于冬季,其主要是因为在寒冷空气刺激下,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此症是引发心衰主要原因。此外,老年人多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等症,这也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老年人心衰发生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进而造成误诊、漏诊,导致病情加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脏病患者需要高度注意,一旦出现可疑症状是,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诊治时机。

二、老年人心衰的临床特点有哪些?如何识别?

(一)咳嗽、气喘

咳嗽、气喘是心衰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期间患者的症状表现多与气管炎、哮喘相似,患者需要注意区分。心衰患者早期会出现现干咳并伴有白色泡沫状痰液,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活动后气促、胸闷、喘息等表现,少部分患者夜间会因胸闷、呼吸急促而憋醒,待坐起休息片刻后症状会逐渐减轻。心衰患者出现咳嗽、气喘的主要原因是因左心衰引起肺淤血以及支气管黏膜水肿,进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最终出现呼吸道通气受阻。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需格外注意,其因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史,当咳嗽、气喘时会认为是肺部疾病复发,并不考虑心衰进而导致病情延误。日常生活中,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准确区分气管炎、哮喘病等与心衰的区别。心衰发病期间的咳嗽、气喘多与体位有关,在呈卧位时症状较为严重,坐立位时症状较轻,且夜间发作较为频繁。

(二)纳差、腹胀、腹泻

纳差、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与右心衰有关,当右心室扩张与工程存在障碍时,静脉压会随之升高,此时胃肠道、肝膽等血管内会出现淤血症状,患者则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腹疼、腹泻等症状。心衰所致的胃肠道症状多与慢性胃肠炎等疾病相似,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区分,避免发生误诊而耽误疾病诊治。日常区分过程中,心衰患者除胃肠道症状外还会合并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

(三)尿少、浮肿

心衰患者发病期间还会出现尿少、浮肿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与一些肾脏疾病临床表现相似。但是,心衰患者的浮肿多从足踝及小腿部位开始,而肾脏疾病浮肿多由面部开始出现水肿,这也是心衰与肾脏疾病区分的标准。患者发病期间尿量会有所减少,但临床尿常规检查并无异常表现。其病因主要是患者发生心衰时会出现心排血量减少,进而导致体循环瘀血,当肾脏血流量缺乏时,会出现全天总尿量減少症状发生。

(四)头晕、失眠、烦躁不安

心衰患者发病过程中还会伴有头晕、失眠、烦躁、意识模糊等症状。此时老年患者需要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疾病区分开来。导致以上症状出现的愿意在与,心衰发病时心脏血液输出量会减少,此时脑部会出现供血不足引发脑代谢异常,进而出现头晕、烦躁、意识模糊等症状发生。临床要与老年精神病、脑卒中等疾病区分。

三、心衰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一)心脏负荷过重

1.容量负荷过重

容量负荷过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引起的血液反流,其中可分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其二是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除此之外,容量负荷过重还会导致患者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进而引发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发生。患者一旦出现容量负荷加重时,早期会出现心室腔代偿性扩大,此时心肌收缩功能可维持正常,但随着容量负荷的逐渐加重,一旦超过一定限度时,心肌结构和功能会出现失代偿现象。

2.压力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主要表现是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心衰发生时,患者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发生阻力会引发疾病加重。心脏为克服逐渐增高的阻力,会通过心室肌代偿性肥厚来保证射血量。长时间压力负荷过重时,心肌结构与功能会受到损害进而导致失代偿的发生,心脏排血量也会随之下降。

(二)原发性心肌损害

1.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心衰导致的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以糖尿病心肌病为主,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2.缺血性心肌损害

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所致的心肌缺血症与心肌梗死症是导致心衰的基础性疾病。

3.心肌炎和心肌病

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炎、心肌病等都会存在发生心衰的风险,其中病毒性心肌炎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引发心力衰竭的常见疾病。

四、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衰?

(一)注意饮食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饮食需要格外引起注意,尤其饮食中盐的含量不可过多。众所周知,日常饮食中若盐摄入过多,则会引发血压升高,进而加大心脏负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切勿暴饮暴食。心衰患者在饱餐后,食物难以快速消化,若食用过多肉类或高蛋白类食物,无法快速消化是则会引发腹胀,进而导致膈肌升高,心脏及肺不无法正常活动,此时则会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导致病情进展加快。除上述需要注意的饮食问题以往,心力衰竭患者食物还不宜过精。过于精细的饮食会导致便秘症状的发生,在排便过程中会不自主的用力,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总而言之,存在心力衰竭或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日常饮食应做到荤素搭配,多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粗粮,少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二)适当运动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需要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运动,期间不可活动过多、用力过猛,更不可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加重心力衰竭症状。

(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对于任何疾病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心力衰竭患者日常更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向上的心态可以促使内分泌功能稳定、协调,保持心态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对预防和改善疾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养成良好作息

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除戒烟、戒酒之外,应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冷暖交替季节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发生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加重病情。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五)定期体检

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建立较强的健康观念,日常注意定期做心电图检查,观察左心室功能有无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心腔有无扩大。

五、总结

心力衰竭在心脏内科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存在各种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中。老年人是此疾病的高发人群,我国随着认可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攀升状态。心力衰竭发病期间的症状会与许多疾病相似,在临床中较难区分,同时容易被患者忽视,进而导致病情延误而发生不良事件。心力衰竭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病情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心力衰竭严重时还会危机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日常生活中需要注重预防,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提高警惕,多多了解与心力衰竭有关的知识,提高健康意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时,切不可疏忽大意,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