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践


吕子鑫


成都环境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 610046

摘要:智慧水务信息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体现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有效的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宜居能力。但近年来,由于水务行业受到传统管理机制与模式的制约,建设很多封闭的管理系统。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加快水务行业改革步伐,提升供水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标准统一、架构规范、安全可靠的智慧水务信息平台已开始受到全国越来越多的水务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

关键词:智能水务;信息化;建设;实践

1智慧水务概况

智慧水务系统是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一般通过对相关水务设施的数据采集,利用无线网络和水质水压等设备,实时感知整个城市中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城市管网当中的大量水务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做出相应的解决应对措施和辅助性决策建议。以更好更高效便捷的方式实现城镇供水的生产以及服务流程的精密动态管理,从而实现智慧水务的信息化。利用一定的智慧水务管控云平台,可以实现水务开放式的综合管理,智慧水务系统可以集成化统筹管理各个厂商水表,并为其他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有效实现远程自动集抄,数据自动导入,科学解决水表管理困难等问题。也可自动定义流程的立户报装,实时监控供水管网以及设备故障。对于用水户来说最大的功能特点是可以实现云平台自主缴费业务,可以通过登录网站,使用支付宝、微信多种途径便捷在线缴费[1]。

2存在问题

2.1盲目建设,资源浪费

通过调研发现,水务部门的一些信息化建设项目存在盲目性,信息化建设部门在建设前并没有做充分系统的需求调研、规划设计,投资开发阶段各方参与者沟通缺乏全面性,导致建设完的项目资产利用率极低,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资源。另外,项目规划缺乏前瞻性,没有与现有新技术、新方法高度结合。由于采用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导致工程竣工后系统就面临更新改造的局面,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实际业务工作中。以水库监测点照拍系统为例,在项目设计之初没有考虑4G网络的兴起和普及,在前端数据回传设备设计上选用了技术即将淘汰的3G路由器,而不是4G路由器。因此,在投入实际工作中出现图像回传慢、网络不稳定、实时性差等问题。如果对现有数据链路进行调整,采用4G乃至5G网络就必须对原有前端设备和相应芯片进行更新改造,造成了国家资金二次投资。

2.2水务行业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难统一

水务信息系统标准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底出台了《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但由于近年来水务行业信息化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使得行业标准的建立实难跟上发展的步伐,加之供水部门和系统厂商信息系统的建设较早或并未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系统开发,最终导致水务信息系统建设使用效果参差不齐。

2.3智能化发展缓慢,功能单一

水务部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缓慢,过去时间内更多的是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软件作为硬件的配套服务,只解决简单的查询、汇总、显示等工作,并不具备分析、决策、智慧化处理等功能。如传统水利部门已在重点河流、水库、闸门、泵站等安设监控点位,中心端只实现实时监测功能,没有对监测视频进行分析、比对、深加工等智能化服务处理;再比如水资源管理部门已在全市部分自备井中安装了水位监测终端,通过系统查询能了解地下水变化情况和简单分析变化趋势,缺少地下水位出现异常后的分析、处理和解决能力,仍依靠人工去现场实地勘察、分析,寻找问题原因。

3加强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

水务部门要加大对于城市管网当中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实现互联网平台的动态监测,同时建立水司和水务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保障城市供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企业要不断更新相应的信息化设备,保障实际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对于有关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组织开展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保障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反馈到管理人员手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帮助整个城市水流量的系统化分析,对城市管网进行实时监测,在管网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进行维修[2]。

3.2建立标准,统一规范

要想建设后的水务信息化工程能很好的统一、互通、互融就必须先建立适合水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体系。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信息化建设技术规范体系就是指导智慧水务建设项目的“粮草”,只有充分意识到技术规范体系的重要性,才能在以后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事半功倍,快速发展。参考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智慧水务技术规范体系应包含信息化总体标准、水利应用业务标准、应用支撑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标准等几个方面。其中,总体标准包括总体框架、术语、电子、信息处理标准。

3.3加强业务建设工作

水务信息化建设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业务办理的合理化,同时要对人员实行一定的监督,工作人员也要恪守职业道德,保障水务信息安全。工作中要注重不同部门的合理分工,各部门之间协同配合提高办事效率。在实际业务办理当中,工作人员要学会合理的变通,工作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思想不能够太过迂腐,要切身考虑人民的根本利益[3]。

3.4针对痛点,补全短板

水务智慧化、智能化发展缓慢,个别业务工作仍缺少信息化手段进行支撑。因此,当前多数水务建设方在不断整合、升级已有系统的同时,针对水务工作现阶段的主要痛点、难点、堵点要加大信息化投入,努力补全短板。例如,沈阳市在2021年计划排水主干线、泵站进出水管线等77处主要节点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管道内水位、流量等信息,利用智能监控设备内置的网络传输模块,通过互联网将实时监测信息传输至数据库;同时,建立沈阳市排水设施智慧平台,实现对以排水管网数据库为核心的平台系统数据仓库的高效管理,通过以数据为枢纽,实现了对城市排水系统与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分析及应急数据服务提供等功能,极大提高了政府应急工作效率,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3.5科学完善“智慧水务”总体设计方案,引领水务信息化建设方向

(1)要继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系统,增强防汛部门和水务部门用户功能,增加用户的自我编译能力,使用户能使用、会使用、易使用,发挥系统的长期效用;依托水利厅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智能感知建设,构建全市天地一体化水利感知网,以河长制湖长制信息管理系统的水系、地图为骨架,以济宁市水务大数据平台为数据仓库,以完成各科室业务需求为目标,逐步补齐水利信息化建设短板。

(2)建立物联网感知平台。物联网感知平台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支撑设备数据采集上云;向上提供API,通过API调用指令数据下发至设备端,实现云端远程控制,具备了设备管理、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功能,可以为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通信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务部门有必要从战略发展和信息化愿景出发,审视信息化现状、公司治理与业务需求,制定符合现状与战略发展目标的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规划。实现现代化的企业运营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谢善斌,袁杰,侯金霞.智慧水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践[J].给水排水,2018(4):134-140.

[2]张小娟,唐锚,刘梅,等.北京市智慧水务建设构想[J].水利信息化.2014(1):64-68.

[3]宋雪迪.辽宁水文现代化建设与发展[J].水利技术监督,2021(6):102-104.

[4]张群.辽宁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智慧化运行维护方案研究与设

计J].水利技术监督,2020(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