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吴育佩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教体局 河南 宝丰 467400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属于一种基础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提升学生兴趣、提高历史素养具有积极作用,还可强化师生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意义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发展与开拓时期,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与创新思维的养成,基于形而上学角度而言,科学的课堂提问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有效举措,亦与当下的教育发展形式相符合。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明确提问的重要性与价值,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

1 设定层次性问题

教学是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也是教学工作中需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课堂中的提问环节也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思考方式以及认知水平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存在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适合全体学生。对此,教师设计问题时,应保证问题的层次性,从简单到困难,设定难度渐进的问题,进一步可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比如在开展“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设定以下不同层次的提问:此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这些问题的难易程度均有所差异,学生可依据自身情况进行思考回答,使学情较差的学生也可在回答中体验成功,进而增强自身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信心,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此外,为使全体学生均可关注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提问之前先不指名作答的同学,否则部分学生知道不是提问自己,就不会去关注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不会主动去对问题进行思考,降低学习质量。

2 启发性提问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进一步体会知识形成的满足感。教师需保证设定的问题给学生预留了足够的思维空间,需使学生充分思考之后才可得出答案。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学生时刻处于“知识探究”的心理状态,比如针对上述所提到“鸦片战争的影响”这一问题,该问题虽然能够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与教学重点进行掌握,但该问题的设定缺乏启发性,难以有效的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但如果将问题转变为“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生就会对其进行充分思考与分析,由社会矛盾变化与社会性质变化等角度进行思考,进而加深其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适时提问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做到适时提问,应把握好提问时机与节奏,以体现提问的有效性与价值,错误的提问时机,不仅不会提升教学效果,甚至会闭塞学生的思维。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而言,应在学生处于求知心理状态时进行提问,如在开展“明朝军权的加强”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其内容为唐代、宋代、明代大臣与皇帝的对话,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不同朝代的大臣与皇帝对话时的姿态是不同的,视频中三个朝代的大臣分别是坐着、站着与跪着的,为什么会有此种变化?”此问题的提出能够快速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由此可知晓,教师需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特点,在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产生积极影响。总而言之,教师在对问题设计时,应掌握学生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兴趣点、知识模糊点以及疑难点,并在学生处于求知状态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共鸣与探究欲望。

4 鼓励性提问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完成教学进度,通常只提问成绩优异的学生,虽保证了教学进度,但难以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并且不利于全体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会使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厌恶情绪,不愿意主动思考,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又会认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对此,教师应对全体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作答。比如为使全体学生均可融入到课堂中,教师开展“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教学活动中,可先向学生讲解七七事变,之后提出问题:“若没有七七事变,抗战会开始吗”,学生会在“会开始”与“不会开始”的思考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再进行设问:“中日在1937年之前关系是怎样的?战争意义是什么?战争使我国革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提升学生思考积极性,并对勇于发言的学生予以针对性的鼓励,促使学生展开进一步的知识探索,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要义,提升学习效率。

5 探究型提问

历史是对社会发展进程进行记录的一门学科,其特征为严谨性与真实性。针对于初中生而言,其需掌握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以及世界古达与近代史,无论开展关于哪一时期的史事教学,教师均应以创新求知的态度对学生的求真意识进行培养。诸多历史事件特征相似,但其发生背景又不尽相同,对此教师可设置探究型提问“中国的两次入世,分别为鸦片战争后与2001年世贸批准,两次入世的差异是什么?”预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其能够从性质与原因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明确首次“入世”属于被动的,第二次则为主动的,而性质也不同,分别为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此种探究型问题的设定与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相比较,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知识,并在探究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精神。

总结:

优质的提问技巧可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习惯。但在此环节教师需知晓,提问并非随便提出的问题,而是应该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特点与认知水平科学的去设置问题,在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体现提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婉婷. 问出智慧 问出效率——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 时代教育:中旬, 2021(6):0105-0106.

[2]王洁梅.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J]. 人物画报:下旬刊, 2020(2):1-1.

[3]郑振强. 课堂观察视野下初中历史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 新一代:理论版, 2021(3):1-1.平顶山市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提问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立项号:2021-GHYB-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