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传统节日主题课程,浇灌民族文化自信之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1

巧用传统节日主题 课程,浇灌民族 文化自信之花

康志红

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 吉林 长春 1303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是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栋梁、民族发展的希望,更应该从小树立文化自信、根植民族自豪感。

本篇文章中我会以传统节日课程中的中秋主题课程为例,阐述一下如何巧用校本课程,浇灌文化自信之花。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是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深挖传统节日内涵,创编传统节日主题课程,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对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Shape1


















中秋主题课程以“中秋游园会”的形式,融合了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和劳动等学科,开展了八个主题体验区:

  1. 诗词歌赋诵中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经典诗文不仅让人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还是对中华儿女的精神滋养。中秋节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意义,将民族自信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

  1. 喜笑颜开猜灯谜

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起源于宋代,历史悠久。谜语中深藏着中国文化独特额审美理念与传统,它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维、中国的知识、中国的趣味以及中国的智慧。美丽的花灯下悬挂着写有字谜的彩条,灯谜摊前人头攒动,学生们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躬行实践打月饼

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品种多样、传承悠久,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传统食物,烙下了独特的文化印记。月饼是我国古代中秋节祭拜月神的贡品,寓意着团圆美好,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生活愿望,还寄托着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学生通过制作月饼,激发了孩子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让孩子们学会了分享,体验到了节日的乐趣。

四、心灵手巧制兔灯

在古代,灯笼其主要作用是照明,也是幸福团圆的象征。一支民谣说出了它的喜庆色彩和功能,正月十五闹花灯,五月端午挂红灯,六月无风放天灯,七月十五莲花灯,八月十五玉兔灯,九九重阳孔明灯。中秋灯笼的寓意是幸福团圆,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学生学习制作憨态可掬的玉兔灯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 探源溯流知月相

中秋之际,满月当空,为天地洒下一片静谧与祥和,每逢此时,人们总会抬头赏月,任凭神思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徜徉,中秋赏月的风俗代代传承。月亮是浪漫的,引得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千古名篇;月亮也是真实的,学生从科学角度揭开“阴晴圆缺”的奥秘。

  1. 较短量长测团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中秋主题课程中,学生用皮尺测量月饼盒的长宽高,计算月饼盒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感受抽象的数学概念,丈量月满人圆的长短距离。

  1. 你追我赶滚月饼

体育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与中秋节最匹配的游戏非“滚月饼”莫属,学生们你追我赶,向美丽的天宫月殿奔去,在欢乐中感受“团圆”之意。

  1. 好戏连台赏皮影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起源于西汉,历史悠久,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学生们在别具一格的皮影故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真善美。

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中秋文化,感悟中秋寓意,以及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幸福,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力。

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化就是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我们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沧海拾贝,开发了“传统节日”“中华美食”“民俗体育”“二十四节气”等不同主题的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有效补充,化枯燥的德育说教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华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在玩耍中传承中华精髓,树立文化自信。使文化自信成为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实现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目标。

作者简介:康志红(1984.07.01—),女,汉,吉林省,年级主任/二级教师,大学本科,中小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