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鲜族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浅析朝鲜族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实践

朴英男 金郑哲

集安市朝鲜族学校 134200

【摘要】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是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亮点的主要途径,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课程文化建设能够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契机,有利于当下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质量与特色文化建设水平。以民族学校为例,民族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存在部分问题,为提升民族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文章以朝鲜族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为例,就相关朝鲜族学校政教工作措施进行探索。

【关键词】朝鲜族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特色发展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当下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其能够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水平存在相关性。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受到学校的广泛关注,政教工作作为校园课程文化建设重点,学校可以政教工作为着力点,就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实践进行研究。

一、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现状

课程文化建设十分专业且具有系统性原则,在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过程中,学校始终面临着课程观念落后、课程实施环节封闭、课程主体导向单一等问题,这也影响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

1.1课程形式单一

学校课程文化的核心以学校课程观念为主,在学校缺乏政教理念的工作前提下,学校课程架构难以体现出政教工作思路。传统教学理念下,学校在课程价值观念方面仍然以理论教学知识的掌握与社会能力的学习为基础,但忽略了对学生个人道德素养与政治理念的培养,这也不符合当下新课程教育政教观念,因此当下学校课程文化与特色发展过程中,课程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2课程教学状态相对封闭

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来讲,课程教学内容属于此项工作重点,但受限于教学理念与教学素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教学创造性不强,导致学生课程中的情感难以受到教师的重视,甚至会出现教师难以系统的组织课堂内容与形式。当下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意识与道德观念属于形成的关键时期,由此,为确保学校教学质量与课程文化建设,教师要就课堂形态进行创新。

1.3教师缺乏人文关怀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作用于全校师生,从课程文化整体性来讲,其对学校办学理念与育人方向具有相应,是影响全校师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倾向于学生发展,这也对传统教学思维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民族学校来讲。在民族学校办学的过程中,教师明显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也就导致课程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完善与道德素养水平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在处理同学、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与冲突。

二、朝鲜族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的主要措施

2.1优化校园资源开发

从整体性着手,建立校本化资源开发体系。良好的学校课程文化要具有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教育功能。学校开设的课程正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塑造成能适应社会发展、具备高水平德育素养的人才作为重要依托。因此,课程资源开发不仅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文化,也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特色。

首先,学校应树立课程文化自觉意识,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与特色优势,发掘师生中的先进典型,打造“一院一品”“一校一品”,依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带动全校师生精神、道德文化建设,从而建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其次,充分结合校外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以获得全面、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课程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再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科学的指导和评价为依据,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丰富学生个性、彰显办学特色的资源与平台;最后,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鼓励校际之间共同建设课程资源,以校际优质课程文化共享、共建来带动区域整体课程文化建设。

2.2构建体系化教学队伍

高水平教学队伍的构建能够提升教师课程质量,实现教师引领价值。学校课程文化建设,还包括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作为课程文化建设的价值主体,课程实施的过程必然伴随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开发,打造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爱校敬业、勤研善教的教师队伍,对课程实施成功与否具有决定作用。

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挥教师的领导力,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关键。教师能否在课程规划、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是评价教师和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数据下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创新,实现更高效教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教师要就将思政工作与学科教育进行融合,以充分落实教学、科研、教研工作的统一。另外教师要加强对课程文化的反思,自觉地用自身眼光去审视课程,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追求与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3政教管理理念创新

为体现高质量的政教管理工作效果,可建立民主的课程管理体制。课程文化不应当以学校中的任何群体为载体,而要以这些群体间的关系以及活动形式为载体,也就是说学校课程文化是学校课程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多方互动的产物。民主化始终是课程管理文化的价值诉求,体现了从“控权”到“赋权”的新型课程管理方式的改变,它需要课程领导者明确学校育人目标,提升课程理解水平,自上而下统一课程观。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学校要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有活力的教育氛围,体现现代教育的民主观念,使得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实践中,把制度文化中的客观精神转化为全校师生的主观精神,使民主教育和民主管理浑然一体,实现课程管理逐步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树立民主与合作的课程制度观,加强校长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建设,以文化作为驱动力,带动全体师生的实践能力,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引领管理,这样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才有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为提升其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成效,民族学校要基于整体教育资源,就当下课程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着手,寻找解决措施,以针对性的促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水平,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嵩.特色发展铸名牌,教研引领育英才——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育创新实践[J].求知导刊,2021(47):5-7.

[2]岑家辉.打造民族课程文化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J].广西教育,2021(30):20-21+30.

[3]凌晓东.浅谈课程基地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7):31-32.

[4]卢健.学校“特色发展”中的文化性认知与拓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