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编制及设计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编制及设计策略探讨

王大伟

莒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为解决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的问题,本文以实际规划项目为例,以生态引领为核心理念,从城市生态本底的梳理及保护、城市生态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融合及塑造、重在城市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阐述生态引领下的城市空间规划思路与方法,以期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提高城市空间规划构建的水平,对同类型项目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城市;空间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必须转换城市化模式,以新型城市化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要促进城市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应遵循生态城市设计的原则及方法,以构建出人性化的居住和公共空间,满足现代人们生活需求。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基础,结合生态学的原理、方法进行符合生态系统的规划。在生态城市规划当中,应根据国家公布的方针政策,以及城市区域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掌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布局和规划城市建设方案,这样才能规划建设出满足城市发展及人们需求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及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城市结构产生变化的前提。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要考虑城市生态的特殊性,同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还应该结合规划的可实现性等因素。因此,生态城市规划理念包括:一是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二是确保城市发展空间;三是加强区域文化的保护;四是着力打造“生态”城市。此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该考虑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

生态城市规划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为基础,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落实,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和总结,明确城市规划现状及未来发展,以空间、时间、意识为出发点,设计出一套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使得经济持续化发展的协调性城市优化方案。

2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编制

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编制要注重减碳,要从源头上降低碳的来源,从过程中消减碳的排放。如通过土地有效混合使用减少交通出行,降低碳来源;通过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降低私人交通工具使用,减少碳排放量。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重点包括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层面。

2.1区域规划层面

生态城市区域规划内容包括: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设施规划布局、环境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充分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考虑资源和环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把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区域性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建立一个由必需的城市绿色廊道组成的广域框架,作为城市永久性的开放空间,发挥生态功能,有效控制城镇边缘区的无序蔓延。发展区域公共交通,引导区域公共交通导向下的发展模式,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应配合就业、居住规划,提高职住平衡率。

2.2总体规划层面

生态城市建设要重点关注紧凑混合用地模式、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及绿色交通方面。此外,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也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要点因素。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规划阶段,选择集约化、紧凑型的空间开发模式,实施合理的城市开发强度。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尤其针对大城市近郊产业、公共设施等经济空间建设迟滞于居住等生活空间建设的现况,引导就业及人口的相对均衡分布,减少城市全社会通勤时间。

2.3详细规划层面

聚焦于生态城市核心指标分解与控规指标的衔接,生态等增量成本分析。针对生态城市核心指标在一级、二级土地市场开发中的实质落实,选择一定尺度的启动区,提出空间管控图则。提出低碳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与开发实施细则,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导则、绿地与景观生态营建技术导则、绿色基础设施与市政工程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导则、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导则、垃圾分类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导则等。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

3.1绿化空间布置

生态城市可以通过城市绿化来实现,即在城市中种植树木、花卉等植物。城市绿化是维持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必备设施,它不仅可以棘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防尘、吸食空气中的污染物,美化城市空间、起到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

(1)选择代表自然和社会历史乡土树种,来增强地区城市的绿化特色,从而形成一个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的绿地系统。

(2)以城市公园绿地、环境大型绿带、楔形绿地和各类防护林为主体,建立城市绿地系统。通过点、线、面形成一个绿色网络,既通过城市外环绿带抑制市区向农村扩张,又将自然引如城市,使城市及其次生自然环境与城郊原生自然环境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共生关系.实现从郊区到市区、由自然生态环境向人工生态环境逐级过渡,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通过开辟沿江河、道路沿线及环境绿化带,形成各种各样的”绿化走廊”。在城市的各个开放空间,建立小型的面状绿地。这样既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在景观上形成多层次的活跃空间,使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且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3.2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

在生态城市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城市绿化方面的设计,而且要注意人性化的生态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1)生态城市不仅是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且是富有生机活力,关心人、陶冶人的场所,在此自然与文化、历史相互适应、共同进化,人类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因此,必须树立构建和谐生态城市形象的文化价值观,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设计。

(2)生态城市的绿色形象,包括城市大地景观、生态公园绿地、生态道路绿化、防护林带网络体系等,应强调纯”绿道”设计理念下,减少视觉上污染,改变城市到处黄土露天的状况,或者只见生硬的混凝土和玻璃幕墙而不见绿色树林的城市景观。

(3)生态城市中的水体形象,即对河湖、水池、喷泉、瀑布等水体形式、护岸材料、铺装方式及水体有关的各种设施,尽可能恢复自然生态模式,强调生态景观设计形式。

3.3生态设计

在生态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限制使用大面积玻璃慕墙;二是在热带城市注意导风向增加城市透水面积,减少城市与自然隔绝的硬制铺面面积,保护景观水面以蒸发降温,而在寒带城市则可利用高大建筑和道路的布局,避免不利风道的形成,降低空气流速;三是水体、大气、噪声与固体废气物等的污染防治规划。四是利用生态设计中的”环境增强原理”,加大绿化强度的措施,根据气候、地形特点组织立体绿化和睡眠,重视对建筑物绿化种植屋顶绿化、复层绿化、垂直绿化,从而有效地弥补人工环境建设中生态的负数改变。改善大气和水的质量,营造景观,美化城市。

3.4建筑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是生态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满足人的需求,而且要按照人的意图来进行设计,按照街道、公路、步行街、公园的实际尺寸进行设置,掌握人的认知和思维意识能力,进行公开性的欣赏园区的建设,设计观赏性的街道、公路边界的绿色植被培育,使更多的实用性的公共场所变得更加具有观赏性,市民在进行休闲购物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亲近大自然,使绿化及设施的建设迎合人的需求。

在城市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应与周边的建筑相协调,这样有利于使城市整体建设更加鲜明,使生态建设在迎合人的需求时,能够更好地被得到长久使用,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帮助市民更好地进行生活与工作,把人的和谐理念融入到城市的生态建筑,使人与环境能够更好地和谐共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及方法,以提升城市的形象,这也是体现人们居住的环境和谐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将生态城理念融汇到城市绿色规划设计当中,是推动我国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绿化空间布置、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生态设计、建筑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关键策略,为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袁远.我国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科技风,2020(20):125.

[2]沈磊.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研究综述与展望[J].城市建筑,2020,17(1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