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康永欢

身份证号码: 13032219871223****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关乎整个建筑质量和使用安全性,一旦地基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导致建筑失稳,造成严重安全事故。为确保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整体质量,对地基基础施工及时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高层建筑技术发展与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如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造水平实现有目共睹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建设施工技术的娴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稳步前进。在建设施工中,重点要考虑的就是地基的施工。由于建筑地基的关键性以及重要性,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关注。在实际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地段的土层土质进行严密精确的探测,对土质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特点,从而对地基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利用相关施工技术,发挥其最大应用效果,才能确保建筑施工工程顺利开展,最大程度避免施工隐患并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1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施工特点

1.1整体性与隐蔽性

房建项目具有整体性特征,各个施工环节和工序相互连接,相互影响,倘若在某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体地基质量产生影响。房建地基施工具有隐蔽性特征,施工场地一般在地下,当地基投入使用后,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难以开展及时有效的修复处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选择适宜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质量,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将隐蔽性因素造成的施工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因安全事故发生对工期和质量造成影响。

1.2庞杂性与多发性

房建地基基础施工具有庞杂性、多发性特征,这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涉及内容十分庞大复杂,会受到人为、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因素影响。房建工程的主体的建筑物本身,我国地域广阔,地区跨度大,其地貌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对施工材料的性能、加工方式、使用技巧等存在严格要求,例如,在对浅层非饱和软土地基、填土地基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等进行地基施工时,倘若换土垫层高于1m时,整体造价成本较高,弱整体垫层厚度应小于50cm可以采用换填法,将地基范围内软弱土清除掉,用稳定性较好、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进行回填,并用人工或者机械方法进行碾压、振动等处理,使其达到要求密实度。

2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2.1静力压桩技术

当前,我国大多数大型建筑物在对地基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广泛应用桩基技术进行相应的工作。这一技术主要是将建筑物的主体以及深层地基基础的硬质基础层进行相应的连接,使用该技术后,整个上层基础的压力就会得到大大的降低,软土层出现基础变形现象的几率也会得到大大的降低。而桩基技术是在地基基础的基础层进行整个夯实工作。传统的堆叠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噪音产生,而大量的噪音对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所以在对基础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推荐使用静力基础桩基法进行相应的工作。

2.2基坑支护技术

我国部分房建工程企业已经运用基坑支护技术进行地基的基础结构施工,主要涉及到排桩类型、逆作类型的施工措施。首先,在应用排桩基坑支护技术期间,应保证土层支撑部分、混凝土灌注桩支撑部分的质量,在2个支撑结构相互整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基础合力情况下,能够增强基础的稳定性。其次,在应用逆作法进行基坑支护建设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全面分析和了解其中的技术应用要点与方法,在保证施工操作行为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同时,减少对基础土地所产生的扰动或影响。最后,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在基坑的周围区域中预先设置钻孔的部分,便于与其他施工工艺相互交叉,以免出现工序问题。

2.3强夯法

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和黏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等,属于深层地基处理技术,是动力法的一种,可以有效加固工业废弃料、建筑废弃料组成的填土地基。比如,对于中风化砂岩、泥岩组成的基岩,根据土石方工程量大、填方高度大的特点,结合独立基础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要求,技术人员应避免选择成本高、周期长的挖孔桩以及分层碾压法,而是选择周期短、操作便捷、加固效果优的强夯法。为保证地基强夯处理质量,在明确强夯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可以事先规划强夯方案,并在空闲场地进行试验夯击。结合试验夯击阶段检测的结果以及分析,进一步细化强夯方案、资源组织,为全面强夯操作质量提供保障。

3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3.1加大勘探力度保障地基建设的稳定性

由于施工环境错综复杂,需要全面勘察施工地点,获取当地全面的地质和水文信息,进而提交科学的勘察报告。首先,在报告的基础上,需要借助相关参数和建筑设计需要,科学计算相关地基载荷,如果地基无法承载相关载荷,就需要将此地基视为软土地基,同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此种地基通常由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组成,而主要的组分需要通过深入勘察和研究加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预期建筑面积计算相关建筑的平均载荷,如计算结果显示载荷大于平均承载量的4倍,就要结合相关经济原则,采取独立地基;若最大承载量不足平均承载量的2倍,就要将地基全部面积铺设于阀形基础上。其次,在勘察的过程中,若发现整体施工前地基出现了相关问题,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有助于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相关的勘察人员需要采取阶段式的措施来完成相关工作。一是研究地基构造的相关节点,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二是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和理论基础,搭建满足地基建设需要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不断结合相关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具有差异性的勘察方案,在项目完成后针对性地做好检验工作,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不断加强和相关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强化信息交接工作处理和及时反馈。最后,就施工现场而言,在勘察过程中,勘察人员要对现场条件进行测试、钻探和抽检,对这些环节要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减小误差。

3.2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施工工程中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现代化技术,合理运用相应的智能化技术对于保障整个施工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支持下,我们可以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各项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为后期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份保障;除此之外,通过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3D模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整个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完相应方案之后,便可以通过实验以及模拟来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大避免了后期出现返工现象,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关系到居住房屋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居住安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在施工中要用好相关施工技术,包括静力压桩技术、挖孔桩技术、基坑支护技术、注浆技术、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和钻孔灌注桩技术等。我们不仅要提高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水平,还要做好地基基础的选择、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和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尤其是BIM技术的应用,利用它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及早发现问题,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

[1]杨宇.房屋建筑施工中关于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1(04):157-158.

[2]凌越剑.房屋建筑中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1):90-91.

[3]刘勇.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要点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0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