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鲁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以安波作品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弘扬鲁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以安波作品为例

杨昊豫

商丘师范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安波(1915年-1965年),原名为刘清禄,山东牟平人,现代革命音乐家、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并留校工作,曾任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其主要成就在于民间音乐收集、改编与音乐创作,并编写了多篇音乐专著和论文。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渗透着浓郁的民歌风格与革命倾向。

一 、安波简介

(一)安波与鲁艺

1938年安波在延安的陕北公学毕业后,便留在了刚刚建立的鲁迅艺术学院。鲁迅艺术学院是由毛泽东、林伯渠、艾思奇等人发起,于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成立的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艺术院校,建校初共设有美术、戏剧、音乐三系。可能是在曲阜师范学校艺术专修科的学习,和在费县补习所当音乐老师的经历,当时的音乐系主任吕骥来找他谈过话。吕骥在《论安波同志的歌曲创作》回忆:安波曾告诉我,他在来鲁艺学习之前,因为他在音乐上没有什么特殊专长,所以很想进文学系学习,将来从事文学创作。可是当时文学系没有建好,最后他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来到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与革命环境的需要,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累积了一套特殊的办学体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提出"研究进步的音乐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国民间的音乐遗产,培养抗战音乐干部,推动抗战音乐发展,组织领导边区一般的音乐工作"的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三四个月短期集训的方式。在这期间,安波学习了视唱,合唱指挥、乐理、和声、作曲等音乐必修课程与理论。在课余时间,安波还自学了英语、日语、世界语。其中,民间音乐收集这一门课程对安波影响很大。

二 、安波主要作品

(一)《七月里在边区》

在安波来到鲁艺的第二年,在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首演之后,延安掀起了一股创作大合唱的风浪。安波感受到了合唱这种歌唱形式对于人民的抗日精神和生活斗争方面能起到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鼓舞作用,便萌生了创作大合唱歌曲的想法。在1942年去河防慰问团工作期间,亲身体验了边区生活和人民的淳朴性格,创作了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的歌词。

回到延安后,安波和鲁艺的几个同事马可、关鹤童、刘炽、张鲁商榷着,他们一致认为安波创作的歌词贴近生活,很好地表现了边区人民的生活细节,就不加改变的以安波创作的歌词为基础对歌词进行谱曲。

第一首《七月里》中,通过开头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引出七月里边区人民生活的场景。以锣鼓为前奏,引出活泼欢快的陕北民歌旋律;第五首《开会来》中,采用了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第六乐章的《河边对口曲》中两个角色轮番对答的形式,描写了开会归来的人们对于党的政策的认可和对党的赞美之情;第六首《在边区》是一首赞扬边区政府实施民族政治、实行统一战线的赞歌,曲调活泼欢快。

同年的7月7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鲁迅艺术学院大礼堂举行的纪念抗战五周年的晚会上,民歌联唱《七月里在边区》一登台,就收到了全场的欢呼。演出过后,主席林伯渠对《七月里在边区》更是赞赏有加。后来《七月里在边区》不仅在陕甘宁边区演唱,在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广为传唱,甚至在一些国统区也有一定影响。安波“小调大王”的称号,传遍整个陕甘宁边区。

(二)《兄妹开荒》

1942年,延安开启整风运动,文艺工作者按照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做出的指示,面向工农兵的文艺方向。深入民间,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传统艺术学习,以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创作,在旧秧歌的基础上掀起了盛极一时的"新秧歌运动"。

当时的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偏离群众,安波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决心要创作一部令老百姓满意的秧歌剧作品,由安波作曲、王大化和羊路由等人编剧的《兄妹开荒》是新秧歌运动开始后的第一部秧歌剧作品。

秧歌剧《兄妹开荒》的题材是根据在大生产运动中开荒模范马丕恩和她女儿的事迹编写。将话剧、戏曲、秧歌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在对话和化妆方面吸收了话剧特点,主要采用两个老百姓熟悉陕北民歌曲调。首演时由鲁艺戏剧系助教和学生王大化和李波扮演剧中的“哥哥”和“妹妹”。演唱时歌唱与对白交替进行,歌唱部分根据剧情采取一男一女独唱、对唱和合唱交替的形式。表演时妹妹肩挑扁担。哥哥头戴毛巾、手拿锄头,并在表演时融入了老百姓劳动的动作与神态。

观看过《兄妹开荒》的毛泽东、朱德等人都十分称赞。在这首反应解放区大生产运动和新型农民形象的秧歌被称为“新秧歌运动”的标志。《兄妹开荒》的旋律深入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心中,并持续地影响到各个解放区。后来又被改编成钢琴曲、民族器乐曲,至今仍是许多艺术家喜爱的艺术作品。

三、鲁艺音乐价值

(一)历史价值

在艰苦的抗战时期,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安波等人不仅创作了一批为抗战服务的歌曲,在多种音乐体裁上都有很卓越的成就,如里程碑式的作品《黄河大合唱》、《白毛女》等。这些丰富的音乐不仅对与人们的抗日精神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通过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以十分大众化的语言来唤起农民的觉醒,宣扬工农联合抗战的重要性,并成为了抗日文化战线的重要一翼。

研究和传承民间音乐是鲁艺音乐系走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鲁艺音乐系的师生里,除了安波,还有很多的热爱民间音乐的工作者,但他却是这些人当中收集民歌最丰富和质量最高的一位。

因为民歌能够比较直接反应地老百姓们的现实斗争生活,所以创作民歌和民歌风格的作品能够收到比其他艺术形式更有效的教育效果,运用这种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抗战现实相结合来唤起农民的觉醒,这大概也是我党抗战时期创办鲁艺音乐系的原因之一。正如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所阐述的那样: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人民的。

鲁艺音乐的作品不但具有深刻的的社会意义,在音乐的艺术发展上也有很大贡献,通过用先进的音乐写作技术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与抗战现实相结合,推动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从而造就了我国近代音乐乃至现代我国主调音乐的主要形式: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爱国为主题、中国音乐元素为基础、奋发向上的音乐面貌。

(二)当代价值

安波从小喜爱文学,在来延安以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并不没有“童子功”。在党需要音乐人才时,安波义无反顾地加入进音乐的队伍,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家,这不仅与他较好的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关,更缘于对党、对国家的坚定信念,党要安波去往哪里,安波就去往哪里。

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学生除了安波以外,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与安波一样,来到鲁艺才接触到了音乐。例如马可,他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他的梦想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来在冼星海的坚持下,马可放弃了学习化学的学习,来到了鲁迅艺术学院,投身于革命音乐事业。这种放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鲁艺精神,对于我们的学生和社会公民在塑造个人品德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在创作中与工农兵结合方面获得了成功,充分展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形式一定要适应内容的马克思原理的极端重要性。理论脱离实际、形式脱离内容将会导致人民对于文艺工作的不认可,所以在我们今后的音乐活动中也应该立足现实,避免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鲁迅艺术学院虽然已撤校多年,但鲁艺精神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我们通过对安波作品的分析,感受到安波对音乐的不懈追求,通过学习鲁艺精神,传承红色音乐基因,学党史、悟思想,来提升我们新时代音乐人才价值,同时也是我们青年一代面向下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思想源泉。

作者简介:杨昊豫(2000-),男,汉族,河南开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

指导老师:石晓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