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3

“专业 +俄语”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徐莹 曹译琳

黑河学院,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高校改革的政策,创建“双一流”、打造金课,融入思政元素等,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且趋于重视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受疫情影响俄语人才就业率下降导致招生困难,这同时也暴露很多内在原因,课程形式单一、课程内容陈旧等。中外合作办学中“专业+俄语”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适应社会需求又有出国深造的机会,一时间在国内兴起合作办学热,通过实践检验也暴露了很多问题。


关键词:专业+俄语;培养模式;现状研究


一、“专业+俄语”教学模式的定义及其作用

“专业+俄语”教学模式是在学习本专业课的同时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俄语知识(以下称为专业俄语)。作为语言工具,俄语在学生课堂学习期间与外教交流、出国读研深造、访学等方面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与传统专业中“俄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同,“俄语+专业”是以学习俄语为主,加之具有一定方向性的专业学习,且以其专业词汇、相关文化背景学习为主,例如:经贸俄语、旅游俄语等,就是在俄语学习的基础上有方向性的开展相关专业的学习。俄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更适合教育机构或翻译类,翻译类的工作要求就业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会选择企业、公司等,例如物流公司,需要即懂物流又懂俄语的实用型人才,而作为“专业+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就业优势显而易见。

  1.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专业俄语课程开设一般是以具有中外合作办学资质的机构及项目为载体,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教育部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退出机制,2018、2019年共依法批准6个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终止办学,并向公众发布了有关信息。批准终止的机构和项目中,大部分为经中外合作高校自愿协商并主动提出终止办学申请,还有部分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在教育部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中不达标而终止办学。截止到2021年5月20日,黑龙江本科及以上层次与俄罗斯合作办学的机构及项目共有25个(信息来源:国家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网址:https://www.crs.jsj.edu.cn/index/sort/1006,信息内容发布时间:2021年5月20日)。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其教学模式给社会补充了必要的人才,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及弊端,导致合作的终止。

  1. 专业俄语教学现状及其解决分析

导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终止的内外因均有,外部原因来讲,疫情导致整个大环境的变化。选择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大多数是看中了到国外学习的机会,自从2019年以来的疫情导致国内学生无法出国学习,由此而来的就是影响出国就业,因此近两年学校招生、就业的困难极大。内部原因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如果将专业俄语与俄语专业混为一谈,那么就失去了“专业+俄语”培养模式的意义,自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不达标,“专业+俄语”课程中语言只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起到桥梁作用,因此教学目标要更注重其实用性以帮助专业课的学习为目的。具体来讲就是在学习基本的俄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础上,词汇要有专业性、语法能达到正确询问、沟通即可,最主要的是教授学生自学俄语的能力,通过一年语音、拼读、初级语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自学俄语的能力,通过与外教交流或出国的实践经历,可以达到在本专业自由沟通或深入学习考研深造的目的。

考核是检验一个学生学习成果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发展中的“专业+俄语”培养模式来说走弯路是很正常的,俄语专业作为辅助性课程其重视程度要在考核中有所体现,如果要重视其实用性,那么过程考核再合适不过了,经过几年的实践结果证明,过程考核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应付、蒙混过关。考核方式的改革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专业俄语课程的歧视、轻视态度。这种态度不仅表现在学生身上,同样在教师身上也是如此。试卷考核的方式给学生和老师都带来很大的压力,压力化为动力自然教学效果显现无遗。

2.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的匮乏主要表现在教材、专业师资以及专业俄语资料等方面。专业俄语其专业性较强、门类多,目前在教材的选择上多数使用《大学俄语》和《走遍俄罗斯》两部教材,但这两部教材或偏重语法学习或专业性不强,另外也有一些《经贸俄语》、《旅游俄语》等教材,虽然这些教材有一定专业性,但并不适合零起点学生使用。目前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有教师自编的《(美术类)大学俄语》教材,教材针对零起点学生从语音入手,内容涵盖美术类词汇、语法、有关俄罗斯美术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说一书在手后顾无忧。这也得力于美术与设计学院有本院相对专业的俄语教师团队。就目前专业俄语的教师团队来讲,大多是从事俄语教学的老师教授,这样的教师队伍只能局限于简单的俄语词汇讲授,像理工科类专业俄语在讲授俄语时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支持,俄语讲授的也就不够深入,学生理解不到位,甚至文科类的词汇有些也不能很好地讲授,例如美术中的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而还有一种“нейтральный цвет”,在字典中可以翻译为“中性色”,但美术生不能理解中性色的概念,用美术专业术语应该叫“间色”,就是用于调节冷暖色调的黑白灰色。当用准专业术语时,学生自然就理解了,因此对于专业俄语课程来说教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很必要的。

再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全国140多所高校开设俄语专业中唯一开设《科技俄语阅读》的的高校,并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其课程大纲为,第一章 整数;第二章 分数、小数;第三章 拉丁字母读法、四则运算;第四章 乘方、开方;第五章 等式与不等式;第六章 化学元素、化学符号及读法;第七章 物质及其分子式;第八章 表示“组成”的俄语结构;第九章 表示“分类界定”的俄语结构;第十章 物质的物质性;第十一章 化学反应;第十二章 物理量与表示度量的名词用法;第十三章 动词不定式作非一致定语;第十四章 表示“等于”、“平行”、“垂直”的俄语结构;第十五章 动词+名词结构; 第十六章 表示“测量”、“变化”与“影响”意义的俄语结构。就其课程可见对应的语法知识相对偏难,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俄语生学习。而中外合作办学的生源高低不等,尤其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学习难度太高。

由此可见,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所使用的的教材不同,其普及范围不广,加之出书难度大成本高,使得很多专业俄语课程没有专门教材可依,缺少专业教师团队也是造成教材匮乏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专业俄语的学习资料匮乏。

2019年疫情的爆发,使得线上授课普及全国,一时间慕课、微课资源在网上一拥而上,虽然数量多但针对俄语这种小语种专业的资源并不多,仅有的资源也仅限于基础俄语课程,对于专业俄语课程网上资源更是少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自行搜索有关专业俄语的教学资源,设计易懂、有趣、新颖的教学模式。

3.教学方法单一

专业俄语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为主,这并不是单一的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有其局限性。以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例:专业俄语为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学分为每学期1.5分,每学期28学时共14周,也就是说每周只有两学时。首先从学时上看,时间紧授课量大,要在仅有的时间内完成授课内容,教师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讲授上,从课堂的效果看,大多数学生起初对俄语还是很有兴趣的,但授课任务重使得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学生跟不上从而选择放弃。学习语言不像其他有些专业一通百通,它一定是时间积累的过程,因此应该适当的增加学时,以满足课程要求。再有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从形式上有所改动,一般学生选择专业是源自对专业的热爱,而专业教师就是他们的偶像,是他们的目标,或许可以以学生这种心态为切入点,实行双师型教育。这里所说的双师型是指专业俄语教师+专业教师的授课方式,专业俄语教师在授课时讲到个别词汇、文化背景、实验现象时可以邀请专业课教师辅助讲授,这样学生听课有新鲜感且与专业课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们要大胆想象、跟上时代发展、跟上学生特点变化、勇于尝试,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内动力不够

所谓内动力也就是思想上的问题,从生源来看,学习专业俄语的学生一般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生,多数学生入校分数低,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律性不高,一般以取得本科学历为目的,对于学习专业俄语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思想的问题自然要从思想上去解决,因此课堂中思政课的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刘娟教授强调,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涉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实现俄语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那么,专业俄语课堂也是如此,要根据专业特点适时的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中来,从根本上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5.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落实不到位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落实,首先就要求高校在硬件上的保证。目前,高校安装无线网络、智慧黑板、打造智能化教室,形成了三维立体化智能型教学场所,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混合式授课条件,也为学生营造了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适应时代发展,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个别教师尤其是老教师默守陈规,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不愿主动学习新的教学技术,认为学习语言就得靠老师教、学生学,但当教与学产生不对等时教学效果就会滞后,教学模式的改变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改变,教师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接班人。再有,其不足之处还在于学校配套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虽然教师有义务学习使用先进的电子设备,但毕竟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在教学中遇到调试设备等问题时没有专业人员能做到随时随地待命,甚至是课后也要排时间对设备进行修复,这就会影响教学步骤、进度及下节课使用该教室的教师教学安排,还有一些老教学楼无线网络信号接收效果不好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后台管理及相关配套人员,教师自身也要积极的掌握新技术,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1. 结语

受疫情影响,出国学习、深造、就业受到很大冲击,自2019年以来俄语专业毕业生数有所下降,其就业率也有所下滑,尤其是2021年的就业率大幅度下滑(如下表,数据来源: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毕业生届别

专业名称

毕业生人数

2019

俄语

252

2020

俄语

226

2021

俄语

212







2019年-2021年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俄语生毕业人数

大环境就业的下滑必然牵连相关专业,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就从基本的课程上进行革新。在新文科的框架下,一流学科、一流专业都要以一流课程为支撑,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而课程作为体系中最基本的元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所谓“金课” 就是一流课程。创建一流课程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解决目前俄语人才市场窘境的出路之一。传统贸易被淘汰新的贸易型式出现,像自由贸易区、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因此学校也要紧跟社会需求培养出更适应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革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号[Z],2018年。

[2]张林影.交互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探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

报,2017(1).

[3崔玉莹.农科院校特色俄语专业建设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4):86-90.

  1. 罗蝴蝶.一带一路倡议下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8(3)

  2. :37-39.

[5]汪庆华.地方高校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交互式翻译教学的实证探讨[J].课程

教育研究,2016(25).

  1. 邓指辉.“一带一路”框架下黑龙江地方高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河学院 学报,2020(6):125-127.


基金项目:2021年黑河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专业+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RWQ202103)

作者简介:徐莹(1987—),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类俄语课程、俄语课程与中俄文化对比研究。

曹译琳(1988--),女,黑龙江省黑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贸俄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