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内蒙古高师版画教育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内蒙古高师版画教育创新研究

曹雪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艺术教育应是多维知识整合的方式,当前高等师范艺术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多学科知识背景去探索艺术问题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在高师版画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多学科融合背景下版画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在版画教学中将版画艺术的观念、技法与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版画教学多学科融合的实践途径,探讨如何利用多学科课程的融合交叉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和研究性实践,尝试建构高师版画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 版画 教学实践 创新


当今,国家教育体制的发展的迫切需要大量美术教育人才,至今我国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上与专业美术院校差别不大,画种和学科分类严格,教学偏重技法,无法体现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性。艺术发展的融合和分化应是可逆互动的关系,融合就是打破边界和条框对学科分界提出挑战。比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已突破了绘画边界,不只局限在绘画、工艺品等艺术主题,还关注社会、艺术、美学的其他内容和其他媒介,摄影和版画课程等课程开放自由。对于高等美术教育而言,教育的过程更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创造性活动,应包含人文、历史、艺术、科学等多种学科,国内一些美术院校已将“多学科融合”理念植入到版画课程中,例如:湖北美院的版画专业的《书籍装帧与版式设计》、清华美院的铜版画融合式教学,以及中央美院提出的“跨”与“融”的专业教学机制等等,强调培养宽技术、高素质、具有融合意识的学生。目前在内蒙古高等师范院校中美术学科融合的理念还不清晰,版画学科融合尚未体现,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实践,势必会导致教学目标与成果无法体现当代教育理念,同时也会阻碍学生专业领域的深入探究。

版画课程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技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它能够创造新的艺术和设计的形式,这种形式随着发展不断再生,与人文、科学、设计产业、印刷技术等等关系越来越密切。版画概念本身和版画的发展就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汉代时期画像砖拓印和肖形印是具有版画印刷属性的早期表现形态,书法拓印技术也是研究书法历史与形态的手段,最早的版画形制可以追溯到唐时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扉页画,到宋元时期出现运用版画印制的小说插图,以及明清时期出现的饾版套印。同时,版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版画的发展不仅是形式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文化发展史和印刷技术史,铜版、石版、丝网和近年发展迅速的数码版画与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印刷技术的发展和设计理论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另一方面,作为图像生产技术的演变逻辑结合图像学、社会学、历史心理等多个维度对版画历史系统地梳理,可以确立版画在图像学层面探讨信息、媒介与图像关系的价值与意义。版画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不仅仅体现其审美功能,更多的是其传播性所带来的技术发展。鉴于版画语言的发展和与多学科构成的关系以及美术教育总目标的要求,探索如何在内蒙古高师版画课程中融入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既是符合目前高校美术课程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自由伸展空间,扩展创作形式和手段,以适应市场文化产业对美术人才的要求。

内蒙古高师版画教学创新研究首先应从建立多学科融合的教学体系入手,具体方案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的,将版画专业和其他美术专业相关学科进行横向融合,形成更多专业方向。比如,版画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把木版画和铜版画技法与艺术设计的标识课程相融合,将版画刻印技术带入设计创作中,不仅能够丰富标识设计的形式,而且在掌握版画造型表现的基础上能够拓展学生对设计作品的综合探究能力;版画和书法专业相融合,版画和书法、篆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书法专业的临帖都是运用版画传统拓印技术复制的,将当代拓印技术中的材料和观念与书法、篆刻进行融合探究书法、篆刻课程新形式。目前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专业拓展课程《丝网与拓印》,把版画形式的当代性与传统印刷复制模式通过不同语言的转换寻求多种创作的可能性。二是纵向的,需要与不同专业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例如,与人类学、民俗学相关学科理论融合能够增强版画教学中的美学理论基础,也能够更好的了解版画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传播作用,有助于全方位理解版画概念和拓展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的多种形态的可能性,提升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立,进而提高学生审美层次和评述艺术作品能力;在版画创作制作文本方案过程的草图阶段,介入图像学、符号学的内容,从版画本体语言和形态入手突出版画语言特征和创作思维,寻求建立多种创作形式的可能性;版画和新媒体技术的各种综合技法的融合可以与传统版画技术碰撞出新的灵感和创作形式,丰富版画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使得版画的印刷属性和间接性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高师版画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课堂效果不佳,课下研究也缺乏动力。多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方式可以给教学过程注入更多活力,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学习动力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态势,主要体现在形成线上、线下、多导师制融合式教学。进一步开展版画课程线上教学,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版画课程资源库,以线上分享和讨论的形式创建版画多学科融合的线上教学形式,发掘多学科融合互联网授课潜力。内蒙古艺术学院胡日查老师的在线开放课程《综合版画教你如何变废为宝》开启了内蒙古版画线上课程先例,我们应借鉴这样好的线上教学成果将版画课程开展的更生动和具有更广的传播性。创新模式的线下教学形式有别于传统线下形式,线下教学在多媒体、专业教师、版画工作室和艺术设计工作室完成。线下教学分为三个部分:艺术理论、作品设计、作品制作。艺术理论部分打破专业界限,由各相关学科导师以讲座的形式对艺术理论进行多维度的讲授,作品设计和制作环节采取小组分工合作和导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多学科融合版画课程创新模式的前提是建立多学科融合的导师团队,多学科融合的导师团队是学科融合的理论、技术支撑,打破专业壁垒,和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通结合,寻求新的结合点形成更多、更广的专业研究方向,这对于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包头师范学院的《丝网版画》课程中将文对创产品形式的研究导入课程实践,特别邀请设计系教师进行文创产品形式理论和电脑设计实践操作讲授,在课程融合、导师和团队研发方面进行了探索。创建项目研究小组是版画多学科融合的实践应用基础,打通学生各年级、各专业课程壁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项目研究方向,做项目研究分工,融入多学科工作室进行产品输出,将版画作品真正与市场接轨,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美育创新课程模式。建立全新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形式,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版画教学内容,融合式教学模式更具时效性,也会使教学更加便捷、深入。

我国中学美术新课标要求将美术学习划分为“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究”四个领域,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教育重心由原本的专一化教材教学形式转化为兴趣教学模式。作为培养中学美术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把多学科融合理念引入课堂实施融合性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教师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教育能力,为内蒙古高师美术教育全面开展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洋.版画教育更需要思维训练[N].中国美术报.2020(190):“美育”板块

  2. 徐冰.我的真文字[M]中信出版社.2015.11

  3. 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11

(项目:内蒙古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体美劳教育研究专项中期成果,项目号ZSZX2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