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测绘新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2

浅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测绘新技术

蓝彩霞

广西遥感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农村房地一体确权工作中,为了确保确权登记工作的品质,提高测绘结果的精确度,需要融入新的技术,以此保证确权测绘数据的精确性。在得到数据之后,可以结合互联网创建测绘数据的数据库,以便于更好的保存、查找测绘数据,使农村房地一体确权工作能更高效、准确的完成。所以,本文就农村房地不动产确权的工作现状展开分析,并研究其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以便于农村房地一体确权测绘新技术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技术

引言:现阶段,我国的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在不断发展,建房也在逐渐增多,相应的国家也出台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接踵而来的还有很多便民利民的措施以及条例,这也让农村不动产登记工作被更多人重视,变得越来越规范。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居住人口的合法权益,在进行农村房地一体确权测绘工作时,相关部门应该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工作,明确分工,保障农村居住人口的权益。另外,在进行农村房地不动产确权登记的工作中,应该综合考量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合法、合规。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整个过程中少不了对于测绘技术的运用,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国农村确权登记工作高效地完成。所以,在农村房地一体化确权过程中,使用测绘技术,能够提高确权登记工作的工作品质,此外其工作速度、精准度也都有很大的改善。

一、农村房地一体化测绘技术概述

在农村房地一体确权测绘技术开展过程当中,第一步应该清楚测绘的内容,将区域内全部人口的房屋归属界限、建筑面积、土地使用情况和地点等有关联的数据,加以细致地研究。在真正的农村房地确权流程中,工作重点是通过运用相关的测量技术将农村土地信息进行采集与管理,之后将收集到的信息绘制成表格,建立所属的图件。农村房地确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相关的科技手段掌握农村房屋等地建筑物的土地归属情况,其内容又涵盖了使用权人、许可建筑大小和实际建筑大小等。因为乡村房屋土地范围广、数目多,所以在统一土地确权测量技术的实践运用中,首先要明确测量调查技术的途径与技术,形成完备的调查结果体系,并以调查结果为乡村房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理论基础。在农村房屋统一用地确权测量工作实施进程中,可以灵活采用倾斜摄影、集中签字盖章法等方法,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确权工作中的难题,使农村确权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技术问题

(一)农村宅基地是个人建设的,所以其房屋间距会较远。之前,我国农村房屋建筑没有政策规范,所以建筑比较杂乱多样,房檐遮挡物较多,不利于航空摄影测量,这会导致采集信息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农村房屋确权的进度。这时就需要人为的进行房屋信息的采集,这不仅浪费时间也消耗人力。房檐的遮盖,会导致航空摄影测量出现一些不准确的现象,例如,房屋面积不准确、折线拐角不平整、房屋点位置不科学、房屋大小减少或增多、房屋区域范围有偏差等。

(二)农村宅基地所属人不清晰。现阶段,大多数农村的青壮年选择出去打工,导致大多房屋所属人不在家并且家中仅有孩子和老人,所以,对于农村房屋确权工作较难进行。例如,房屋数据、签字盖章、相关资料采集等,确权的数据搜集结果也会影响到房地一体化权籍调查工作。

(三)宅基地建设政策的影响。当前,我国乡村的宅基地都是免费使用的,且由于乡村普法工作的不到位,导致住户对宅基地权籍调查工作缺乏认知,也缺乏对宅基地归属情况登记的概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农民配合度不高,导致农村房屋确权工作较难进行。

三、实现农村房地一体测绘的策略

(一)倾斜摄影测量法

倾斜摄影测量法的运用,主要是基于现阶段我国很多乡村宅基地建筑比较杂乱多样,房檐遮挡物较多,这样会需要人为的进行测绘工作,在这个时候,可以采用倾斜摄影的测量方法。这个测量方式主要是运用无人机进行的,在无人机上安装倾斜摄影机,这样就可以测量到完整的房屋信息,这个方式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在测量结束之后,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还需要运用相关的软件对其筛选、过滤,以此生成正射影像,最终通过摄影测量软件输出正射影像,利用三维技术建立三维数据影像模型,以此对宅基地信息进行调查。倾斜摄影测量法可以保证精度和效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测量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二)无纸化调查技术

在农村房地一体确权工作的进程中,由于归属权的情况没有一个系统的规范,就导致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管理任务的困难。要进一步提升农村确权工作效率,明确房屋归属问题,必须根据现行的法规条例,进行信息数据的搜集与管理。经过系统地梳理,可以清晰地知道权利主体的归属关系,进而要明确其操作的过程,防止误登、遗漏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在真正进行房屋确权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明确我国的法律法规,并严格遵守相关要求,进行房屋归属的登记工作。在确权工作中采用无纸化技术,能够延长信息资源保存时间,进而可以有效防止由于传统纸质化资料保管方式带来的数据丢失,而造成的信息资源流失,从而导致权属资料不清楚等问题。在土地无纸化调查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在持续调整、改善房地确权工作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适度优化工作内容,完善服务手段。在无纸化调查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提交并审核合同文本,实现全流程的网上办理,有效避免因资料丢失而增加后期工作难度的现象发生。

(三)移动GIS农村地籍调查系统和指纹记录调查法

在进行农村地籍调查时,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平板电脑,安装移动GIS农村地籍房产调查系统和指纹记录系统、调查工作底图,依次入户调查,要求户主现场填写地籍调查表、签字盖章,上交权属、房产、地籍等资料。对于户主长期不在家的,可以邀请村干部或者其他代理人集中签字确认,或者要求代理人将指界证据资料进行拍照、录音、录视频等,以此上传到地籍调查数据库中。

(四)签字盖章法。

对于以上农民认知不足,不配合的情况,可以采取集中签字盖章的方法解决,比如,在宅基地调查确权工作中,遇到户主不配合情况时,可以邀请村干部作为代理,携带总地图和权籍调查表等资料后,地方政府和村干部在农村专属办公室内集中进行签字确认、盖章等,以此保证该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及时发现错误。

(五)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我国政府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宅地基确权调查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以此全面解决调查问题,一方面,需要强化农户基本的宅基地确权、地籍、房屋产权等概念认知,并对其进行公开标准,制定分户原则,避免出现一户多宅的问题。且还需要对多余宅基地进行管理,将其纳入农村集体资产中,降低户主分歧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率,探索农村宅基地的流转制度,并优化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和管理机制,以便更有序地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必须逐步做好对农民宅基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所有权的记录管理工作,在保护其合法权益的同时,实现城乡之间农业生产要素的有序流转。现阶段,不动产登记也是我国农村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经过对于新技术的运用,有效提高了农村房地一体确权工作品质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岗.农村房地一体确权应用测绘新技术探讨[J].江西测绘,2021(03):54-56.

[2]潘智良.基于农村房地一体确权测绘新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7):136-137.

[3]刘剑,张应裕,吴金豪.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下的房地一体成图建库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12):114-117.

[4]肖亮,欧阳松南,叶锐铿.农村房地一体权籍调查管理平台开发及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技术装备,2021,23(04):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