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与建筑学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数字城市与建筑学的发展

杜浩

天津市筑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数字城市建设为主要目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数字城市是一个综合信息系统,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城市经济建设、城市资源合理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服务。它是数字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加强对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这将有效地推动我国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城市;建筑学;信息;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城市的建设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在研究数字城市技术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的变化之基础上,从城市、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三个层面探讨了其影响,以及建筑学在信息时代的一些发展倾向.提出信息技术帮助人类冲破了空间的制约,人类城市与建筑发生的变革正是信息时代变幻、流动与分散化特征的表现。设计者只有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时代建筑学发展的新方向。数字城市建设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永远是手段而并非目的.建筑师必须坚持生态观、科技观、社会观和经济观的统一,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高科技与文化共同发展,推动建筑学走向时代性、地域性与文化性的整合。

一、数字城市对当代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城市的层面。在城市的层面上,数字城市技术促成了对物质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提供了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调控手段,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数字技术令城市规划师与决策者得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为可持续的城市改造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空间利用效率的提高及方式的改变促成了城市结构与评判观念的变化,为城市空间与结构优化提供了机遇.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城市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方式,从而大大地促进了城市规划管理手段的全面革新。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现状用地图是通过大量的人工方法进行调查,而且误差也较大,城市规划的方案也主要靠经验,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规划过程中只起到画图的作用,城市规划的数据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和控制.而数字城市技术利用机载传感器可以动态地获得大量城市影像信息,经过高效的数字加工处理,提取三维城市地物的位置信息、几何信息、特征信息、分类信息和属性信息,经整合后就可以快速、高精度地得到城市规划中3种基本图件: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城市现状用地分类图和城市现状建筑分类图.上述3类图件可以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可以方便地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中方案的形成、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输出等全过程。数字城市技术提升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方便对突发性城市灾害进行准确地追踪调查、评估及应对。利用数字城市建设所带来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效率,丰富表现手法,增加信息含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准确性.实现政府决策和城市规划管理、设计的整体性、科学性、方便性与民主性。(2)数字城市的建设提高了城市空间使用效率,为环境改善提供了条件.顺畅的信息交流,更为灵活的办公方式,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突破了城市原有单一功能分区,甚至出现了办公—商业—生活综合空间,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由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交通行为,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节省下来的用地为城市环境改善提供了空间.(3)数字城市建设逐步地改变了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对城市结构调整提出了要求。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深化,分散的生产方式、工作居住一体化的生活方式、灵活的市场及能源分配系统与数字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这种分散化的解决布局有利于克服城市功能过分集中化带来的交通、能源、环境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

2.单体建筑的层面。数字化城市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工作方式对单体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舒适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数字时代多义、开放、变动的信息技术特征也令建筑呈现崭新面貌。(1)技术与环保的层面.为进一步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要求,单体建筑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管理的细化、量化得以加强,局部环境的灵活可调性不断提升.在环保方面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对废气、废水、废物的管理与再利用,创造健康、有益、节能、低耗和无污染的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信息时代建筑的理想目标。(2)建筑的空间的层面。数字时代信息流动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了建筑空间的开放性,内部与外部、建筑与自然的界限日益模糊,建筑空间走向内与外、人工与自然的交融。(3)建筑视觉感受的层面.随社会信息流通量的加大,建筑的外表也成为信息的载体,从电子显示屏到电脑印刷式玻璃以至电显式玻璃幕墙,令建筑的外观呈现出变幻不定的意象。最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传播将由依赖显示屏和打印输出的二维界面向全息立体的三维方向发展,一向只存在于电脑中的虚拟空间有可能走下电脑屏幕,构成物理空间的延续.建筑视觉界面既可能是实际的建材,也可能仅仅是全息的数码图像,这将给建筑形象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建筑学发展的整体性

数字化城市的建设使建筑学得以在新的技术层面和领域(如虚拟空间)上更新、发展,但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在“数字城市”会议上就曾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特点之一是数字化或定量化,而对于那些无法全然量化的人文科学内容,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分散化的城市布局会不会导致人类因大规模聚集而创造的伟大城市和壮丽空间的衰亡?在无地界的信息传播中如何保护和发扬多样性的地域文化?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依靠数字化技术所能解决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字城市与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一样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它们之间不是割裂与对立的关系,未来数字城市应该是数字化、园林化、生态化、山水化的整合。人类生存环境建设不能单纯以技术发展为导向,它需要更高层次的人居文化价值取向作引导。分析当前新兴技术城市,我们发现对高新技术人才富有吸引力的地区往往是以大城市为依托,补充其文化生活的不足。因此,在信息时代地域文化依旧是构成城市凝聚力的重要成分,这与文化传播的国际化、商业化构成一对矛盾.作为城市与建筑的设计者不能盲目跟从技术的发展与所谓“国际式样”,而应该在广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弘扬地域建筑文化,有意识地去保留和焕发地域文化的生机.这样才能使城市与建筑特色得以保留,避免千篇一律的“平庸城市”的泛滥.在虎门鸦片战争海战馆设计中,建筑师综合运用抽象与具象的建筑语言,表达出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总之,在数字城市时代,建筑学的发展正在走向信息化、多元化与整体化.广大建筑、规划工作者只有把握信息技术的特点才能真正把握新时代建筑学发展的新方向。作为一个建筑师,必须具有生态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和经济观,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协调,高科技与文化共同发展,在坚持建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拓宽专业领域,才能真正做到顺应时代需求,创造出富于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张红玉.在信息时代认识建筑与城市.2019.

[2]唐浩宇.浅谈数字城市与建筑学的发展.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