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

张红艳

永寿县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站 陕西咸阳永寿 713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多,防汛抗旱工作受到高度关注,需要发挥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价值,以此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探究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措施,期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防汛抗旱;应用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南方地区存在较高的降雨量,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使得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防汛抗旱工作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发挥防汛抗旱工作的整体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1.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1.1信息覆盖范围及标准化不足

在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利信息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但是水利部门的业务系统比较繁杂,其网络覆盖有待提升,无论是信息的收集,或是信息的交流都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提升。在汛期进行河流监测工作的时候,其监测工作的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对全方位的信息进行收集,在信息的传递方面也有所不足,且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整合面临着较大阻力,那么在防汛抗旱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信息缺乏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不利于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进行[1]。

1.2信息化软硬件投入及应用不足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各个省市的信息化发展不够均衡,有些地方在信息化软硬件方面的投入较少,导致防汛抗旱的信息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信息滞后的状况,严重影响到防汛抗旱的正常开展。随着水利信息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多,对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存在建设不足的问题,无法保证数据信息的有效交流,势必会影响到决策信息的传达,不利于抗灾工作的进行。基于这一情况,必须提高对水利信息化的重视性,加大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为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1.3防汛抗旱管理系统不完善

根据以往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各个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业务系统,其中具有大量重复的信息内容,且系统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信息孤岛情况,无法保证信息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利用。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且系统性不高,导致防汛抗旱工作受到影响,许多信息无法及时进行统一的传递和利用。由于防汛抗旱管理的系统化不足,无法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安排,虽然各个业务系统较大,在信息内容重复且无法互通的情况下,难以满足防汛抗旱工作的需要。


2.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2.1建立国家级指挥系统

完整的指挥系统有利于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防汛抗旱管理系统,对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工情信息采集系统、水情信息采集系统、综合数据库、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移动应急指挥平台、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抗旱业务应用系统、洪灾评估系统、防洪调度系统、洪水预报系统、天气雷达应用系统、数据汇集器与应用支撑平台、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系统集成应用等多个系统进行了改进,可以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丰富可靠的数据信息。同时,可以从传统的防汛抗旱工作思想中解脱,向防旱防汛转变,开展全面治理,从而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整体水平[2]

2.2建立信息资源标准及规范

在应用水利信息化进行防汛抗旱工作的时候,必须针对信息资源建立明确的标准及规范,以便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利用价值,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进行。一般在防汛抗旱工作的时候,信息数据的内容繁杂,且数量较多,必须做好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建立标准的技术要求及规范制度,从人员管理、系统业务、数据资源、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框架的构建。将水利行业的标准作为依托,确定系统的技术标准,且必须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标准的技术规范可以将水利资源作为基础,保证物力、财力、人力各类资源的使用规范,使系统的建设成本得以降低。将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大数据应用服务规范、空间信息资源整合技术规范、数据质量控制血清规范、大数据中心数据交换规范、水利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等等作为基础,提高系统运行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2.3完善防汛抗旱工作管理系统

根据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来看,水利信息系统包括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系统,系统中具有比较完善的信息查询、数据库、决策支持等等,可以将其作为基础,完成防汛抗旱工作管理系统的建设,强化防汛抗旱技术及技术标准的处理能力。需要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山洪灾害、中小河流等工程防治项目的信息收集,以集中的方式对重点地区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及准确性,以便做出及时准确的分析和预测,帮助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防汛抗旱工作,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3]。为降低资源浪费,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合理设置信息数据的采集点,结合河流流量、土壤含水量、降水量等等进行预测,使防汛抗旱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有据可依。通过对防汛抗旱指挥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可以对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减少重复信息,使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体现出较高价值,但是我国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应用水利信息化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提高对水利信息化的重视性,做到建立国家级指挥系统、建立信息资源标准及规范、完善防汛抗旱工作管理系统,从而发挥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毛晓华.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180-181.

[2]汪志雄.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11):42-43+45.

[3]米玛桑珠,张文.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陕西水利,2019(0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