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动脑学科学——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动手动脑学科学——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陆剑

张家港市港区小学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往往需要通过正确的方法指引才能授之以渔,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和实践的过程中手脑并用,起到促进智力发育的效果,也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形成正向的学习氛围,进一步运用科学意识,树立科学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本文围绕着动手动脑学科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展开论述,希望能为有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实践能力;培养

引文:小学科学课的开设初衷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启迪心智,因此综合性较强。在这门学科中需要和实践精神与科学实验相互结合,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于各种科学课程之中,实验是最有效也最直观的方式,实验就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培养实践能力。在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下,作为小学科学课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学的主体,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路径,让学生对科学课程更加感兴趣,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各种类型的科学实践活动之中,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

一、做好相关的科学准备工作

若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之中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要做好课前的相关准备,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1]。首先课程准备是基础,如果在实践之中缺乏计划性,则太过麻木,缺乏条理,手忙脚乱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变得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小学科学课的课堂之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视,使学生真正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翁,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以及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的研究,对教材中包含的各项内容进行整体的了解,对科学实验的类型展开梳理和具体分类,明确实验需要哪些步骤、哪些道具,将学生进行提前科学分组,还要明确哪些实验适合教师单独演示操作,哪些实验室和学生小组共同进行,只有对科学的实验做好科学的统筹和规划才能根据实践的要求和教学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效率。

二、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小学科学课程最主要的知识发源地就是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来源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让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他们增加生活常识,才能学以致用,也就是用实践去践行真理,同时用真理去反哺生活。因此若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让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的去看待问题,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科学重要性的认知,学生能够起到自觉锻炼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身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的培养,提高实践操作中的严谨性,同时让实践的内容和生活相互联系,能够让学生观察到经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生活现象,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借助实验的步骤探索了解科学现象的规律和本质,这样也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之中把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联系,运用于生活[2]。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代信息科技的出现拓宽了小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和视野,也增加了现代小学生的好奇心。为了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加强对生活常识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项目和研究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深入到生活的本质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周边的自然环境,比如带来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科学主题的研讨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践操作法则,还能培育他们的科学责任感。

  1. 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究兴趣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对于一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科学课程能够成为他们打开未知世界的一扇大门和一把钥匙,因此在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充分珍视学生的好奇心和理想,主动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引导学生通过认知和逻辑分析,掌握更多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教师在课程设计方面需要力求新颖,凸显出科学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在兴趣的刺激之下,容易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接下来教学步骤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3]。比如学习“物质是怎样溶于水的”这一实践主题中,教师可以准备高锰酸钾、食盐等教学道具,设计学习主题,探究食盐和高锰酸钾谁更容易溶于水?在开展实验之前,学生大多数会对这一主题感到非常好奇,同样是溶于水,为什么食盐和高锰酸钾会有不一样的融入表现呢?在接下来的实验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食盐放置在水中,搅拌之后可以发现获得了一杯无色无味的盐水。之后再把高锰酸钾颗粒放置在水中搅拌均匀,高锰酸钾会首先把水染成紫红色,随着玻璃棒的搅拌会看到得到了一杯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由此可见,食盐和高锰酸钾溶于水的时候有明显不同的表现,当然小学科学课程并不在于探究其本质的原理,而是让学生对不同物质的自然表现有更正确的认知,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在接下来更高学段的学习之中,学生会让心中的种子继续发芽生长,达到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初衷。除此之外,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应当力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教师尽可能的选择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实验内容,但是实验主题要和课本相关,保证实验道具和实验器材的安全性,把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手脑并用,既要动手也要动脑,用正确的方式来学习科学课程。教师需要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工作,让实践的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起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给予学生更大空间的探究机会,让小学科学课真正成为培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和舞台。

参考文献:

[1]王永德.动手动脑学科学——小学科学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初探[J].家长,2021(24):133-134.

[2]安启权.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1):28.

[3]王宝萍.“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研究”实验研究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2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