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

王基发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阳春 529600 )


摘要:通过对企业环保管理现状分析,提出了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模式,整合排污许可量申报、排污量控制、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管理、环境应急预案、新建项目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税费、环境信用评价等环境管理体系。

关键词: 一证式 环保管理 创新 


1.前言

国家排污许可证是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生态环境部门实施监管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法律文书,是相关职能部门执法、社会监督、排污单位守法的重要依据,排污单位必须按要求持证排污、按证排污,生态环境部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并依证监管实施。结合企业环境现状,创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管理新模式是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构建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而着力推动排污许可与总量减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等相关环境管理内容的有效衔接和整合。

2.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内涵

   “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是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将各项环保管理要求集中通过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实行统一的全面管理,是污染源排放控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手段,是一个持续的许可和动态监管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排污信息,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要素的综合许可,通过将污染物许可量控制各项要素进行合并,明确排污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浓度、数量、采取可行控制措施来减少污染,以及为确保地方环境质量承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计划等;二是“一证式”管理涵盖排污企业生产和排污的全过程,将现有污染源管理各项制度进行整合,实现排污企业在建设、生产、排污等不同阶段的全过程管理,不仅体现排污企业各个生命阶段的环境行为规范,动态变化,而且能够有效控制排污企业生产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三是实现综合环境管理要求的全方位规范。

3.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实践

3.1环保管理现状分析

  大多数企业环保管理创新性不足,执行力有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需进一步控制和减排。主要体现为:

 (1)缺乏核心和系统管理。环评、排污总量控制、自行监测、环境信用评价、环保税费、环境应急管理、在线监测数据管理等各项管理衔接不,不能形成有效管理。

 (2)污染物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需双管整齐下。现行以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控制为主,排放基本达标,但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未真正执行到位。

 (3)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未实现统一。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口径多,方法不一,难于统一和规范,申报数据不一致。

 (4)未能形成大数据分析。监控平台数据未能有效整合,缺乏详细的数据处理规范,已有的固定源连续监测系统未得到充分利用,忽视了固定源排放监测方案对数据结果的影响,未详细规定监测、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大量监测数据没有成为环保监管的主要依据。

3.2实施“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的措施

创建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管理新模式,整合排污许可量申报登记、排污量控制、环境应急预案、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管理、新建项目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税费、环境信用评价等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多种污染物达标排放,实现企业在设计、建设、生产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全过程环保管理;施行“一证式”综合管理,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1)排污量的预测和控制

  建立排污总量测算模型。控制污染物浓度排放达标和总量达标成为目前企业排污的首要问题,根据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情况申报排污许可量,利用排污许可证获取的排放控制信息,建立排污总量测算模型,以月为单位对各工序排放量进行测算分析,预测全年排放量,及时协调各单位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排污量,针对污染物排放量大、排放异常的采取措施进行减排。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重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

(2)排污量的核算

 1)统一规范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途径和方法,实现各个口径的环保数据的一致性。环境统计的污染物核算方法有: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在线监测法、人工监测法等,多种方法的核算导致申报数据不一。以排污许可证的实际排放量核算方法为基础,根据钢铁企业主要排放口和一般排放口进行分类,并完善各工序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的核算,统一规范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途径和方法,使环保数据的全面性、合规性、一致性。解决环境统计口径多难于统一和规范,申报数据不一致等问题。

 2)建立环保集中监控信息平台。监控平台可实现各个岗位多方监管,在企业内部实现环保数据实时监控,提供共享数据渠道。建立在线数据时报、日报、月报、年报表等台账报表,为“一证式”管理和实际排放量核算提供数据支撑。环保数据得到有效采集,固定源连续监测系统得到充分利用,监测数据成为环保监管、总量核算、环保税费缴纳的重要依据。

 3)实行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管理机制。编制每季、年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根据所有污染源浓度和总量排放情况,说明确保达标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或测试手段,对异常情况的发生原因、过程以及采取的改正措施等内容进行记录,并总结分析,持续改进。

(3)环保管理体系的完善

 1)完善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管理系统。按排污许可证要求,进一步梳理产污排污情况,进行排污口规范化,制定公司废气、废水、噪声、土壤自行监测方案,开展月度、季度、年度监测和在线系统比对监测。并对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方式、排放口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防治设施的运行等情况在监测信息平台进行公开。解决监测方案对数据结果的影响,监测规定不详细、记录和报告的忽视、环保管理的监督核查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

 2)整合排污许可证信息资源,协同推进环境信用评价工作。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企业环保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环保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结合“一证式”管理工作和排污许可证执行的情况,按照评价体系的各项管理要求,全力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

 3)完善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制定《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操作手册》,规范现场处置措施、实施方案和操作方法等,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

 4)新建排污口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开展新建项目的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将新改扩建项目环评作为前置条件,环保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建设、投入使用。

 3.3“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的效益

  通过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管理新模式的实施,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的同时,污染物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和减排,产生效益明显。一是创新了企业环保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减少污染物排放,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二是产生经济效益,可减少环境保护税费。

4.结语

  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环保创新管理将现行各项环保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完成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契合,集中通过“一证式”管理加以明确,实现水、气、噪声、固废等全要素综合许可,同时规范了污染源管理流程,体现事先许可、事中事后监管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监管和综合污染源环境管理要求的全方位规范,实现企业环境保护全面、系统、长效的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 罗吉.完善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探讨 [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32-36

  2. 宋国君 ,韩冬梅 ,王军霞.中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定位及改革建议[J].环境科学研究,2012,25(9):1071-1076

  3. 余阿梅,张宁,廖雨超,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新模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196-197


作者简介:王基发,男,生态环境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及环保管理工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