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基于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策略

李道玲

河南桐柏县幼儿园 474750

摘要: 家乡桐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县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批宝贵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甚至失传。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势在必行,让幼儿从小熟悉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理解文化之美,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入 幼儿园课程

国务院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非遗传承和传统文化传承要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继续教育,并要“以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如何让非遗走进幼儿园,实现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融合,既紧迫又重要。怎么传承、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本文从幼儿教育开始融入家乡非遗文化教育,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内容的筛选遵循的原则

教师将非遗文化教育以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入课程,给予幼儿美的感受与体验,播种文化传承的种子。通过查找资料,我们发现桐柏共有一百多个非遗项目,如何选择呢?

在内容的筛选上,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个是体验性原则,就是教师把抽象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达给孩子,最大程度的提供环境和材料的支持,孩子在体验中逐步形成积累经验。例如:皮影戏内容是孩子们不容易听懂的,我们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改编故事情节,如:结合冬奥会的吉祥物冰敦敦改编成“皮影里的冬奥故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古老技艺与社会热点的结合,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讲冬奥故事学冬奥精神。第二是遵循,发展性原则,找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孩子从现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三,遵循趣味性原则,孩子感兴趣的内容生成课程,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主题和系列活动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例如: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奥运健儿们佳绩频传,点燃了全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为了使孩子们深刻体会奥林匹克精神,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魅力,邀请面塑传承人徐阿姨和孩子们一起“巧手捏冰墩墩”。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中国人独特的冰雪浪漫。

二、传承非遗教师先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家乡非遗文化,作为研究者首先要领略家乡本土资源的文化底蕴,感受匠人坚守传承的精神引入山歌、面塑和皮影戏非遗文化课程,教师和传承人一起研讨、改编、实践,共同感受着“体验、合作、传承、创新”的教育理念。

课题研究组深入到面塑馆参观请教学习,在制作面团上反复尝试在传承人 的耐心指导下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光滑细腻的面团成功了。

和山歌传承人一起创编适合幼儿的歌词,结合中秋主题我们把《月儿弯弯》改为《月儿圆圆》例如:“月儿圆圆挂天上呀,八月十五中秋来了,亲朋好友都来了,哎呦哎呦,亲朋好友都来了。月饼味道真是好呀,馓子琪炒端上来了,欢聚赏月好开心,哎呦哎呦,欢聚赏月好开心”。“中秋节除了吃月饼、馓子、琪炒我们还吃什么食物,干什么?幼儿自主创编例如:丰富菜肴味道好呀,苹果、石榴端上来了,一起赏月真开心呀等”与皮影戏传承人交流剧本的改编将我们遴选好的非遗资源,转化为孩子可操作、可体验的课程,结合孩子们喜爱好的绘本和故事例《小刺猬的烦恼》 《小蝌蚪找妈妈》 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且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和生活化、游戏化、整体 性的课程观。

三、将家乡非遗文化融入互动的环境中

利用充满稚气和童趣的幼儿作品来装点幼儿的生活空间,且每个空间都蕴含着浓浓的家乡非遗文化。从大厅到墙面,从活动室到走廊,从区角到楼梯间,每一处都有幼儿的巧手作品,每一处都体现教师的独特匠心。幼儿精致优美的环境艺术创作使非遗文化变得形象、生动且易于接受,成为了家乡非遗文化教育独特的“隐性课程”。例如:幼儿用面塑制作雄伟壮观的天安门主题墙,用面塑制作卡通动物的进区卡,桐柏山歌小舞台、皮影戏小剧场、皮影小匠坊、面塑坊等三个元素区域相融合,孩子制作的面塑作品创编故事表演,区域里还摆放一些家乡非遗山歌服饰、乐器,皮影戏道具以及民间工艺品等,活动区布置了家乡非遗传承人的照片及活动实录,让幼儿感受到家乡非遗文化的浓厚,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

四、以家乡非遗文化教学实践为载体融入——主题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

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由此,课题组借“元旦节”活动契机,组织幼儿开展“萌娃传非遗,福虎送春暖——传承非遗迎新年”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既可以引导幼儿对家乡非遗文化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幼儿在实际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传统非遗技艺的尝试与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幼儿的探究和动手能力。我们根据山歌《月儿弯弯》的曲调创编山歌对对唱《过新年》如:“哎,过新年来真高兴来,真高兴,敲锣打鼓放鞭炮来,放鞭炮,家乡美食甜又甜,我唱山歌来拜年来。哎.舞龙舞狮乐翻天来,乐翻天,面人娃娃笑哈哈来,笑哈哈,皮影表演真精彩,家乡非遗我传承来。” 为传承家乡传统文化,面塑传承人和孩子们把面塑制作成新年礼物巜福袋》,小手拉大手萌娃面塑送祝福,体验制作面塑的快乐。

我们邀请山歌、面塑和皮影戏的非遗大师现场展示传统非遗技艺,引导幼儿在与非遗大师及现场环境的互动中发现社会文化和艺术活动中的美,丰富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大班的孩子们自己制作幕布、皮影人物、设计灯光、场地布置和彩排,在一次次自主探究中明白了集体智慧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他们不仅全面深入了解了皮影戏的历史文化,更是真正成为了课程的小主人。孩子们灵活控制人偶、变声配音、情境渲染,将《孙悟空大战病毒》剧目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地表演出来,还现场指导弟弟妹妹如何表演皮影戏,赢得了小观众的阵阵喝彩。

四、结语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去,使优秀的传统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儿童意识”培养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文化民间艺术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园教改,2004,01.

[2] 王丽玲,魏浩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研究,2019,(122).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