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浅谈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韩宇虹

北海市银海区第一小学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首先要目标明确,教师备课时、上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标”,围绕课文的阅读目标提出两三个关键问题,统领全文,围绕重点,层层“抽丝”,让学生学会在读中悟,在悟中品。例如:在语文版三年级第五册教材中的《蜗牛》一文中作者感慨“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对蜗牛来说什么是难事?这就是先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围绕教学目标来提,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达到了“四两拔千金”的效果。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就题设疑”及“读题质疑”都是不容错过的教学契机。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题目中读出文章的中心,读出文章的重点。例如在语文版三年级第六册教材中的《放飞蜻蜓》,可训练学生读题目后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学生质疑:“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蜻蜓?谁在什么情况下放飞蜻蜓?”这一连串的问题梳理起来就是课文中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其次,阅读要有层次,做到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读通文章的基础上读懂文章的内容,在读懂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读透文章的思想。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有一双善于梳理的手,对于长的文章,教师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做到“长文精讲”,直奔中心,抓住重点,让文章的主旨水落石出。对于短的文章,教师要有丰富其内涵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其文字背后的寓意,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深刻思想。怎样读懂,可以借助笔记,画出重点句,关键词,也可以联系下文,借助工具书。例如,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老师可以提出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用起因,经历过、结果。或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有助于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中心句也是不容忽视的,教会学生弄懂文章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一个重点”来描写的。文章的总起句及总结句,也同样起到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作用。因此学生平时做阅读训练题时,在概括短文主要内容时初步可找文中的句子再以作答,进一步可要求加以概括作答,再进一步要求应在概括上再加自己的想法。教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可围绕课后主要问题,一一突破。然而有的问题过于宽泛的,教师要加以细化,让学生有相连的阶梯可下,而不是一步凌空的学法。

再次,阅读,顾名思义,“阅”与“读”不可分割。在读中体会语感,在语境中体会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也就是体会文章其意韵,修辞与美感。让人多思的文章,或文字多、所叙复杂的文章适宜默读,而文质兼美的文章宜朗读。读,先要读通读顺,才能读透读准,以及读出韵味。但阅读教学不要每字必琢,句句必赏,教给学生方法更为重要,在内容上,写法上,修辞上,让学生一一掌握。文章的分析不是肢解文章,不是琐碎的拆章,见字必解,见句必析。而是整体的一种梳理与品读。文章的分析也不应是固定的模式,而应根据课文的内容及写作方式而定。总而言之,应以学生的视野为切入点,作者的文意为立足点,人物的命运为放射点,层层剥茧抽丝。品读重点段落在于,体会文字的写、重点突出文中的思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要抓住语文的特点,而不是一味受文章内容的牵引。否则在教学中会越走越远,让语文课变味,变成科学课,变成地理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有一双善于梳理的手,例如在《捞铁牛》一课中,问题一:怀丙为了捞铁牛估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学生可以用文中的句子作答,而更好的是指导学生加以概括,总结出小标题来作答。在《卢沟桥》中,仿照段落“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有的……有的……有……”可先延续文中的狮子的形态展开想像来写,接着再提出新的要求“集中描写同一种事物的不同形态”最高要求以修辞的句子。对于文中描写事物采用相同方法的课文如《奇异的植物》和《登上企鹅岛》即可采用表格式读书笔记来帮助阅读。边读边完成表格,读完观表,文中内容即一目了然。这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在课外也就作相应的补充,可以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文章的背景,故事的前序与补充。对于让人充满遐想的结尾,可以学生续写。例如诗歌常给读者遐想的空间,让学生在读后续写改写或仿写。如仿《山林的早晨》写《校园的早晨》、如《游园不值》改写成一篇描写春天景色的文章。对于存在争议的观点,可让学生变成作者,加以讨论,进行改写。以万变不离其中,无论怎样做,怎样写,都不应改变文章的本意。

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加以引导,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当以“你读懂了什么?”对于学生读懂的,也要加以引导、概括。很多时候谈“深刻”的并不等同于“读懂”的,而他们有时以为“读懂”的也存在不正确,不适当的。所以老师要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从作者的角度想,从文中的主人翁的角度想,从读者的角度想。阅读教学中的知识点要正确,而师生的想象的空间则要广阔,教师更要鼓励学生寻找出丰富多彩的答案。

“阅读”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变成学生的“悦读”——喜悦之读。让学生做到读有所悟,读有所获,养成真正的热爱阅读,甚至将阅读从一种学习习惯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