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李艳东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 , 678400


摘要:《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本节课教学是基于学生梳理字词句的前提下对二三自然段进行深入探讨。本文文字朴素雅正,通畅清顺,阅读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读懂文章,整理文言知识。但是与一般的登山临水的古文相比,更加侧重于客观写景,虚化了登山者的情,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来感受作者藏而不露的性情。

关键词:高中语文;登泰山记;姚鼐

泰山乃五岳之尊,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游记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因其记叙的是寒冬中的游历,就更具有特色了。本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但只有这一篇是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叙事简洁明快,非常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语言构建与应用”的培养。

一、学情及其解析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解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自由,热情好学。在初中已经学过《小石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湖心亭记》等文章,高中第七单元学习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篇目,对游记、情景交融的文章已较为熟悉。其中《游湖心亭记》写的就是雪天游湖的过程,但是《游湖心亭记》的情感通过文字“痴”得以体现,而《登泰山记》的情感隐藏于景物背后,较难探寻。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诵读二三自然段,追循作者游踪,欣赏文字描写的美好景色,领略作者简洁明快、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2、精读写景状物的精彩字词句,探索作者藏而不露的“幽怀远韵”和“隐君子之高风”,体味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解析:文章描述了作者除夕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过程,描写了泰山的雄奇雪景,以及泰山日出的瑰丽场面,文字简约,写景出色。作为一篇典型的游记,本文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移步换景,条理清晰,叙述简洁,详略得当,生动形象。因此,把教学目标锁定在鉴赏文中精彩的写景上。作者对个人情感思想经历有关的事件和心理,如辞官南归、乘雪访友、除夕登山、寄啸山林,包括一同登山者的言行等,或一笔带过或避而不谈。因此,揭示模糊化的作者面目正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契机。基于这一点考虑,本教学设计把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探究作者藏而不露的性情作为目标。限于时间,基于学情,探究不涉及桐城派散文的风格和姚鼐的古文主张等话题。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东岳泰山》结合教师讲解:泰山作为五岳之尊,山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雅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曹植宣称“我本泰山人”,“俯观五岳间,从生忽如寄”,把泰山看作精神寄托与生命归宿。李白狂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创造了奇丽壮美的神奇意境,体现了纵横天地的放逸精神。杜甫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鼓舞。苏轼、苏辙兄弟以未登泰山为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自称“诗人爱山爱彻骨”的元好问,登泰山时,“山灵见光怪,似喜诗人来”,与泰山有着高度的心灵投契。杜仁杰中年以后“岁以结夏泰山为例”,晚年更隐居优游泰山,“金色界中无量在,可能此地了残年”成为他终老泰山的写照。我们发现同为泰山美景,但情感却不尽相同,正如王国维所言“物皆着我之颜色”。

2、创设情景

想象一下,假如你与家人刚刚在北京故宫观完雪景,家人提议一路南下,来一次“重走名人登山路”的冬日泰山之旅,并委托你担任本次旅游的负责人,请你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3、小组合作与汇报

任务一(循游踪):请你详读姚鼐《登泰山记》的二三自然段,简绘一份旅游路线图,并向家人(在座的同学们扮演)介绍行程安排。

任务二(观美景):向家人用散文式的语言描述本次旅游最重要的两个景观,要解说得诗情画意,让人心向往之。

任务三(悟深情):听完我的描述,母亲提出了疑问,泰山最高峰是“天柱峰”,为什么作者说是“最高日观峰”?有资料说,作者因病辞官,病者怎能迎雪登泰山?这美景背后藏有作者哪些藏而未露的性格和深情?请你结合作者的经历,再次精读写景状物的精彩字词句(任选两句即可),解答母亲的疑惑。

4教师点拨

任务一、任务二点拨:由北京到泰安全程466公里,需翻山越岭,作者仅用五个动词即交代清楚,日观峰海拔1534米,作者迎雪攀登,19字即写完全程,语言不可谓不精炼。而观景历时不长,作者却着墨较多,作者通过苍山负雪、汶水如画、半山居雾、大风扬雪、足下云漫、日出之景这些小细节,留给我们的却是泰山雄伟壮阔的大印象。

任务三点拨:结合视频《泰山日出》教师总结,看着这轮升起的红日,我们仿佛能感受到作者跳动的脉搏,随着红日的冉冉升起,作者心中的红日也在升起,此次观景,作者实现了精神的突围,日观峰虽不是最高峰,但在作者心中就是最高的存在。

5当堂

(抒己怀)平时,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自然景物?哪些景物曾经激起你心灵的涟漪,引发你对生命的感悟?请你写一写,用精炼而优美的语言情景交融的写出你的所见所感。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描绘了浓浓的乡情,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心灵的到了解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明白了生与死的道理,苏轼在《赤壁赋》“水月”中得到了乐观自由,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实现了精神的突围,希望同学们也能也能在汲取智慧,实现心灵的升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