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5

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课程建设为例

梁佳佳

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市, 311203

摘要: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当前中职教学体系重要教学理念,其能够对新时期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为社会输送出专业性强且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对于中职蔬菜嫁接教学课程而言,融入创新性实验理念能够将实验课程中的科学研究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动手实践水平。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对蔬菜嫁接相关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情以及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提出创新性实验教学理念下的具体教学策略,以为有关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教学;蔬菜嫁接;中职教学实

前言: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是新时期中职教学重点需求,众多中职院校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创新能力提高,都采用了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激发,倡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通过自身的创造性行为来进行探究学习。该教学理念强调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实验方案进行自主设计,独自计划实验探究方案,协同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和中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同,创新性实验教学具有覆盖面广、跨度大以及综合性强的特点[1]。并且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教学已经初步实现信息化教学,这更为实验性教学提供了有力开展条件。因此对中职蔬菜嫁接有关课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对中职创新性人才培养和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有重要帮助。

  1. 蔬菜嫁接相关课程教学简介

蔬菜嫁接是中职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是对学生岗位能力进行直接培养的必要途径,现代化中职蔬菜嫁接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掌握蔬菜种苗、蔬菜产品生产能力与蔬菜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蔬菜嫁接技术在众多类型的蔬菜生产中都有着广泛应用,蔬菜生产运用该技术后,无论是抗病害能力还是对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会提升。同时蔬菜嫁接技术能够提升多种非生物的逆境抗性,蔬菜对肥水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能够减少蔬菜生长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利用,从而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蔬菜技术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应用,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约40%的西瓜、20%的甜瓜、30%的黄瓜、15%的茄子以及1%的番茄辣椒都应用该技术进行栽培,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蔬菜育苗产业链。因此农业教育对蔬菜嫁接技术人才有较高的需求,并且对此类人才的育苗水平有更为重要的考量。传统蔬菜嫁接育苗课程教学由于时间和场地因素限制,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验,学生不能通过课程实验教育来获取有用的栽培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2]。以项目化和信息化教学为基础,展开创新性实验教学,能够在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对实验中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强化实验教学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蔬菜嫁接相关课程培育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培育,需要实验过程中切实加强师生互动,教师点拨教学重点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化解教学难点,拓宽实验教学空间。蔬菜嫁接相关课程在教学中需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将具体蔬菜的嫁接技术作为典型工作实验任务,使学生完成对嫁接育苗的一体化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1. 创新性理念下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蔬菜育苗作为嫁接技术中的核心课程,专业性足够强是其显著特点。因此该课程实验教学中,是在蔬菜生产过程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且需要教师遵从理实一体化理念,即坚持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3]。蔬菜嫁接整体教学内容包括对蔬菜生产计划的制定、蔬菜育苗、蔬菜定植、田间管理等,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项目下又包括众多教学任务。对于蔬菜嫁接育苗技术而言,教材中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对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创新性实验教学上,为了对实践方面的欠缺进行补充,需要先对蔬菜生产情况进行调研,之后根据具体蔬菜生产岗位对关键应用技能的需求,来采取合适的方式和内容对蔬菜育苗技术进行调整或补充。例如可以选择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茄子嫁接育苗技术,作为学习任务,以2学时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1.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中职蔬菜技术课程教学标准,对此次育苗综合实验下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等目标进行明确,以教学目标为指引对各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完善[4]。首先在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目标上,主要包括通过实验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具体育苗理念,同时利用科学的技术规范和合格的技术操作来完成育苗嫁接,确保学生掌握育苗嫁接存活原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做到进一步强化。其次在技能目标上,以茄子嫁接育苗技术为例,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做到科学选择茄子来嫁接合适的砧木,并且进行正确接穗,通过创新性实验教学,务必保证学生可以熟练进行蔬菜嫁接具体操作并且对嫁接育苗进行正确管理。最后在素质目标上,需要对学生规范、细心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育,同时指导学生在团队实验中形成一定的协作能力。

  1. 学生学情分析

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情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更好的安排教学活动和手段,促进教学课程高质量的完成。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在综合实验中的具体表现,还需要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严谨的态度和自主探究精神,对学生学情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分析,从而掌握最真实最全面的学生学习情况。此次蔬菜嫁接育苗实验上,由于所面向的中职学生对蔬菜嫁接有关知识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对一些蔬菜嫁接常规育苗技术也有所了解。但对“为何蔬菜要采用育苗嫁接”以及“嫁接育苗应当如何进行”等知识还缺乏了解,尤其是在蔬菜育苗嫁接具体原理和相应的嫁接操作上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育苗综合实验来延伸和巩固所掌握的育苗知识。教师需要基于这一学情,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既要避免综合实验知识分配上的超纲,也要避免综合实验因为知识简单不能发挥育人作用。此外中职学生已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对学习所采用的信息化平台都能够高效利用,为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开展已经提供了良好支撑。不过中职学生虽然善于动手,但在学习主动性上比较欠缺,尤其缺乏教师的精准指引[5]。此次育苗综合实验课程整体技术性比较强,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如果只采用信息化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现育苗实验的视频声音或照片,并不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育苗实验要点,学生对育苗知识的印象仍然比较抽象,对一些育苗过程中的基本方法不能做到透彻掌握。导致在后续学生动手进行育苗操作时,缺乏实验勇气,不敢动手或不能精准掌握育苗要点,致使整体育苗的成活率偏低,没有很好落实育苗综合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作用。为此此次创新性实验教学理念下的蔬菜育苗嫁接综合实验,采用以任务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将真实任务作为教学引领,并且在分阶段教学任务设置下科学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集课前、课中、课后为一体,引导学生对育苗嫁接综合实验开展自主、持续的探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现学生对智能终端和信息化技术下的育苗综合实验探究都有浓厚的学习意愿和兴趣,能够主动在综合实验上展示技术和探究操作,拥有实验勇气。总之在科学掌握学生学情下,综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潜力进行激发,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教学重难点分析与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重难点是技术性较强的育苗试验所客观存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实验前就对重难点进行明确,再采取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教学措施,才能避免实际实验中出现学习质量不佳或者是因为实验难点不知所云影响实验欲望[6]。以茄子嫁接育苗试验为例,教师可以将接穗的切取以及正确的插接过程作为此次实验课程中的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是指导学生对嫁接成活原理进行掌握。蔬菜嫁接生产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复杂且综合知识强的学科,嫁接育苗有较为长的周期,过程中各项培育知识点复杂,如果学生不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则会导致后期管理难以实施。为了攻克这一教学要点,可以在创新性综合实验中充分利用项目化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例如在茄子嫁接育苗综合实验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在线课程,通过连续性周期性的后期管理视频动画让学生以模仿的形式进行后期管理,并通过虚拟实训平台对学生的具体管理操作进一步强化。并以QQ群的形式指导学生就后期管理知识进行讨论交流,通过有效沟通来突出后期管理难点。教师定期在平台上发放后期管理信息资料,对学生在育苗后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化解,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7]

  1. 创新性理念下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教学实施步骤

  1. 课前准备

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教学步骤,即课前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提升。首先在课前准备上,该教学环节主要目的让学生在实验教学前就初步掌握实验要点和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在于及时发放教学任务并让学生接受教学任务,以教学任务为引导主动了解实验,从而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具体教学中教师借助课程信息平台以线上的形式向学生下达有关蔬菜育苗的实验工作任务,学生利用信息平台接受具体操作要求。学生接受任务后对新课内容展开预习,同时学习相应的操作规范。根据教师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自主自学习平台或互联网上寻找嫁接育苗的视频进行观看,尝试总结嫁接技术中的应用要点,从而初步对嫁接育苗技术产生认知[8]。学生还可以以资料查阅的形式,以小组为学习合作单位,主动对蔬菜嫁接育苗的技术方案进行编制,并且将其上传到课程平台,由教师进行统一点评,对学生课前预习中发现的自学问题进行解决,重视学生反馈统一处理,通过即时答疑解惑提升学生课前预习水平。

  1. 课中实施

如果说课前准备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足够的理论技术认知,从而高效的投入后续实验。那么课中实施主要意图则是让学生在掌握全部实验原理基础上,能够熟练、正确的进行嫁接操作。具体教学中完整的课中实施需要包括情境引入、方案确定、原理探究、操作演练以及展示评价等5个环节。

1 情境引入

首先情境引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情境导入法的应用,为学生创造出逼真的嫁接育苗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模拟操作,从而做到对相关技能的真实掌握。例如在茄子嫁接育苗实验教学上,情境引入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观看视频,展示某些蔬菜基地在茄子种植过程中发生连坐障碍,出现茄子大面积黄萎病问题,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情境,对实验问题产生解决欲望,产生学习动机[9]。教师在视频播放出顺势提出相关问题,如为何会出现该种现象,针对此类问题蔬菜基地在生产技术上可以选择某种方式?利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产生学习兴趣。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形成关于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小组一同回顾嫁接育苗知识点来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方案确定

其次方案确定是整个实验环节开展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邀请学生就课前准备并且已经完善的蔬菜嫁接育苗方案进行汇报,对学生经过老师点评以后又改进的具体方案进行二次评价。之后对本堂课的具体实验任务进行明确,即要通过具体嫁接育苗培育对蔬菜种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和自身的操作方案,来利用相应的嫁接工具、接穗苗、砧木展开实验。

3 原理探究

原理探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理论培养的重要目标,同时让学生明确嫁接原理也是该实验课程的教学重难点[10]。例如在茄子嫁接育苗实验课程上,教师为学生指定对“嫁接成活原理”进行探究。指导学生掌握嫁接的本质,即嫁接就是利用植物受伤后有相应的再生能力这一特性,通过具体操作将接穗和砧木的切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结合后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可以进一步的出现分化效应产生输导组织,砧木和接穗会得到有效连通,从而产生新的植物体,就是嫁接的本质和全过程。具体教学中由于该原理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对成活过程产生的印象和理解有偏差,不易于对相关原理做到精准把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Flash动画对此类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化展示,通过逼真模拟和分步骤演示让学生对存活过程有确切认知。之后再顺势引出本堂课教学要点“嫁接技术的实施”,由于各种植物在其应用的嫁接方法上会有着不同的操作要求,学生难以对全部方法做到全面记忆,因此教师同样要用Flash动画对常用的嫁接方法进行展示。主要是为学生讲解如何对接穗、砧木的切口位置进行寻找,以实物为依据帮助学生掌握切面要求,同时对二者的连接过程进行细致叙述,以实现实验教学中重难点的攻坚[11]

4 操作演练

操作演练主要是指在实验环节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一些关键的嫁接操作环节进行现场示范。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嫁接操作的模拟实验,实验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具体的嫁接技术要点进行循环播放,教师加强对学生细节的观察,及时发现学嫁接操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进行纠正。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嫁接实验操作中的各项细节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现场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分,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在操作中的不足,吸收其反馈意见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5 展示评价

学生在进行操作演练后,评价环节也是课中实施不可获取的一环。高效的当堂实验评价可以在学生尚处于学习情境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点评,将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质量提升作用发挥到最大。具体实施中教师先指导各个小组将实验获得的嫁接育苗成果进行展示,并开展小组互评和自评。通过小组之间成果的对比,让本组学生更容易找到自身实验中的优势做法和不足地方,从而做到实验质量循环改进。另外由于检验实验结果的唯一指标是学生嫁接苗是否存活,因此教师还需要对小组的嫁接操作和后续的嫁接苗管理进行全程考核,注重对学生的整体性评价,将小组成苗结果作为考核重要标准[12]。成苗结果产生后教师再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评价,对学生成果进行点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根据学生表现为其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在课后还要求学生对自身在嫁接育苗操作实验中的体会和感悟进行总结,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在线知识巩固。

  1. 课后提升

课中实施目的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攻坚,而课后提升则是实现学生延伸学习和落实创新性理念的关键。并且当前中职教学上还存在教学时长较短与重难点较多的教学矛盾,因此有必要优化课后提升以提高整体实验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中通过BBS小组交流、在线工作记录、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实现课外与课外的有效结合,提高对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力度,帮助学生在课后提升中掌握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并指导学生将自身实验中嫁接苗的具体生长情况以拍照的形式上传到课程网站,教师根据学生育苗成长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并根据最终学生育苗实验的存活率来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考核,为学生课后延伸提升提供依据。

  1. 创新性理念下蔬菜嫁接育苗综合实验教学要点

  1.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执行实验内容

创新性理念下的蔬菜嫁接育苗实验课程不同于常规课程,其以教师为教学主导而并非教学主体,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蔬菜嫁接发展历史、嫁接目的、嫁接方法、嫁接苗管理方法、嫁接生物学机理、课程实验安排、后续考核要求等作为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线索,指引学生根据因素展开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综合理念

[13]。而且在实验中创新性理念更为重视学生通过学习在脑海中有明晰的实验思路,对实验情况有正确的处理方法。无论面对何种蔬菜的嫁接育苗实验处理,学生都需要按照育苗基质准备、播种育苗、嫁接操作、愈合后管理、种苗质量评价等一系列步骤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掌握上述一套完整的训练内容。教师对上述完整内容需要做到实时指导并且在学生动手前就进行提前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蔬菜育苗生产技术相关规范,为今后投入工作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加强实验记录,在得出某种实验现象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周密讨论,对有关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分析,对学生严谨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教师还可以借机对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行培养,通过学生实验结果对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关键。

  1. 重视网络课程建设,完善创新考核体系

当前是信息化网络时代,学生有大量的课程信息来源和供自身学习的平台,网络课程就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结合多渠道信息的收集,为学生实现云在线学习。在建设的学习课程中心平台上,结合教师所设计的教学任务单,在课程中心网站上落实关于课程信息的录入。例如课程简介、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计划、教师简介、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资料等。方便学生以网络的形式对课程建设进行全面了解,能够根据课程项目的具体教学安排来提前做好教学准备。此外教师还要及时更新网络课程信息,对教学资料、教学计划表、实验表现等信息进行动态更新,方便师生准确了解有关育苗实验的项目进展以及实验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有重要基石作用[14]

在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的同时,中职院校还需要对现有的实验考核体系进行创新,以往常规实验教学所采取的主要评价方式是验证性评价,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教学改进效果,但在评价过程中更注重学生育苗结果的成与败,不具备全面性评价的优势。而创新性实验所采取的评价则主要是对学生在实验中所体现出来的素养进行评价,如检验学生是否有独立解决蔬菜生产培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方法上是否结合创新意识。因此需要创新考核评价体系,更注重对学生育苗即后续管理过程进行评价。例如通过考察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是否完整、嫁接工效来评价学生嫁接育苗实验方案的创新性与科学性,其中嫁接工效评价标准为(嫁接速度×嫁接成活率)。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验结果提交出3000字以上的实验报告,根据实验报告撰写是否规范以及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学生方案的合理性。整体创新考核体系需要将三个因素作为学生主成绩,即具体实验设计以及学生当堂完成情况、学生实验过程各项操作是否合乎规范及后续嫁接工效、实验报告获得成绩等,三者的考核分数占比分别为20%、30%、50%。

  1. 注重创新型理念下对学生综合品质培养

一首要善于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发挥创新性蔬菜嫁接育苗实验的探索性和综合性特点,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进行理论阐述和实验结果表达。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初步进行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面的拓展做到实验过程中跨专业和跨学科的结合。其次要对学生探索式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验方案设计上指导学生多查阅资料和借鉴以往课程实验经验,学生自主组成团队并设计实验,掌握日后农业生产工作所必备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避免直接进行结果展示,要对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养成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创新习惯的美好品质。最后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指导学生在蔬菜嫁接育苗实验中构建出有自身习惯和操作特点的实验体系,并帮助学生总结能够使嫁接蔬菜存活的方法,对学生系统化思考能力、统观全局的能力进行培育。同时实验中多鼓励学生自小组内部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指导学生尝试以实际情况的分析来解决具体问题[15]。此外指导学生尝试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方向付出努力,通过自身实验获得综合品质来进行自我延伸,帮助学生持续探索有关蔬菜嫁接的奥妙,从而全面提升该课程项目的教育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蔬菜嫁接教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安排上融入创新型理念,能够以实际产业指导为依据,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原则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各项实验综合素质进行培育,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知识且延伸知识范围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实验动手能力进行完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基于课堂学情分析,对课前准备、课中实施以及课后提升多个过程都进行完善,并重视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生综合品质培养,以切实发挥创新性实验课程对教学育人价值提升的作用,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颜爽爽,邱正坤,曹必好.新时代种业背景下园艺植物育种学蔬菜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02):174-175.

[2]谢燕华.“任务驱动法”在蔬菜栽培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2021(34):68-69.

[3]田鑫,钟程,蒋瑶,杨芩.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改革创新——以《蔬菜栽培学》课程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21):178-179.

[4]汤土宾.常见蔬菜嫁接育苗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16):58-59.

[5]许睿.蔬菜大棚的栽培技术在中职实习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1(08):179-180.

[6]庞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蔬菜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以“蔬菜生产计划的制订”教学设计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19(05):18-20.

[7]李谢颖.浅谈蔬菜嫁接技能大赛对实践操作的引导及影响[J].农村科学实验,2020(01):106-107.

[8]赵亮亮,张绍山.论中职技能赛蔬菜嫁接项目的要求与影响[J].新农业,2019(19):38-41.

[9]国志信,杜南山,孙治强,朴凤植.专业课教学与育人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蔬菜嫁接育苗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40):181-183.

[10]贾慧慧. 嫁接提高番茄植株盐胁迫耐受性的生理特性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11]周庆红,范淑英,罗莎,杨有新,吴才君.《蔬菜栽培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128-129.

[12]赵普艳,孙光闻,柴喜荣,杨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农业高校公选课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公选课“庭院蔬菜栽培”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20):117-118+146.

[13]谭占明.刍议蔬菜栽培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知音励志,2016(18):180.

[14]董春燕,叶秀妹.农林类专业课程教学结合技能竞赛的有效教学策略——以蔬菜嫁接技能竞赛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26):36-37.

[15]齐明芳,许传强,许涛,王玉刚.蔬菜专业实践教学与蔬菜标本园建设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0(0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