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

李佳臻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科左中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 029300

摘要:由于配电线路布置在开放的环境中,通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容易导致配电线路出现各种故障,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必要加强配电网管理技术在配电线路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保证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配电线路;配电网管理技术;维护

引言:电网运行中,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信号采集与传输,将数据传输至计算机,通过分析判断明确现有配网运行参数,确定配网故障,包含故障范围、停电范围、隔离方式等,以此实现远程控制,有效缩短故障维护时间,提高运行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社会用电负荷逐渐增加,影响了电网稳定运行,增加了各部门压力。为解决配网问题,须改造城市配网,更新线路设备、改善网络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还应当深入研究配网自动化技术,安排建设计划,提高供电可靠性。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包括外部电源故障、短路故障、设备故障等。一个是外力故障,外力故障是各种外力造成的。例如市政建设的影响。施工中配电线路受损,影响了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二是短路,主要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常见的自然灾害中有闪电事故。发生雷击灾害时,闪电产生的强电流会损害电线的绝缘,使电路短路,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三种是设备故障,可能会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

2.1调控工作出现一定盲目性

在配网调控中如果想要通过人力来实现对配网运行和管理的目的,相关运行管理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之外,同时还要具备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科学的调控方案。然而在现阶段的配网调控中,人为调控的模式仍然存在局限性,且分散式的调控模式使得在管理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时候对于调控工作还会出现根据以往的经验方法和习惯来进行,导致盲目调控的情况出现,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控工作。

2.2自然灾害的维护没有到位

由于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长期处于困难的环境中,长期外部影响很容易对配电线路以外的绝缘材料造成损害,从长远来看容易造成故障。因此,维护配电线路必须考虑到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限制,电力公司在减少灾害过程中继续把重点放在排雷电力上,而预防手段缺乏相应的创新和严格性,因此,排雷电力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事故仍然存在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不同气候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南方的盐雾侵蚀和北方的雪复盖,以及该区域因冰和腐蚀(例如触发断线)而引起的电力故障,这可能造成损失。

2.3相关调控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这是一项极为系统且复杂的工程,而这一工程更是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但我国目前的有关配网调控方面的人才形式却不容乐观,这具体表现在许多调控人员对调控一体化还缺乏足够的知识,并且有关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也有待加强,所以这也是大多调控人员无法在工作中将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优势有效运用的原因。

3加强电力配网管理和维护的建议

3.1更新控制装置

配网自动化建设,通常会在系统内安装电控设备,实现系统与设备的结合,以实现自动化供电量控制。而变压器作为系统重要设备,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型号,以确保系统能够在正常复核下运行。但是,变压器安装中,易受到变压器消耗、型号选择、电密度增长率等影响,造成后期超负荷运行,进而影响设备功能。需要选择恰当电控设备,及时更新,监督配网供电情况,保证变压器运行稳定,以符合电力负荷要求。此过程中,还应升级原有系统,实现系统更新,提高自动化处理与分析能力,满足行业内对系统要求,制定维护设备制度,以免系统运行产生误差,且定期检验设备运行情况,为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

3.2提高调度系统的性能

主网是基于传输线和变电设备的一种主导网络系统,若主网发生故障问题,那么将很容易导致大规模的网络中断,所以主网的核心是设备;而配网则主要是面向用电客户的,其主要目标是保障用电质量提高满意度,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所以配网的核心是电力用户。因此在调控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平台和电子地图的优势,进行准确、适当的调度工作,整合线路、变电站、电缆,等各种电网资源,对信息进行综合掌握,以提高配网调度系统有效性与针对性,使其与其他配电操作系统有所不同。

3.3完善网架结构,优化配网供电技术

通过加强10kV及以下线路联络、更换陈旧细小导线等措施,持续改善配电网架结构。通过改造农村0.4kV线路,优化低压供电范围。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式,推广典型设计与标准物料,全面提高配电网检修施工质量,加大老旧及高损耗设备改造力度。

3.4充分应用GIS系统

GIS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电子地图作为背景来实现配电网线路和地理位置的整合。基于此,可以实现分类和层次管理,这可以明显提高配电网中调度管理的质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配网调控一体化也是基于配网SCADA系统所形成的第二次升级,尽管原始的调控模式可以实现在线监视线路以及其他设备,但由于其具有自动化覆盖率较低的缺点,所以这也使其难以保证进行全面且有效的调度操作。而智能电网模式下利用GIS技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能够对将调度和监控有机结合这一目标加以实现。

3.5推进“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建设

继续开展线路自动化改造,提高配电自动化线路覆盖率和实用化水平。打造具有故障自愈能力的自动化智能配电网,从而快速发现缺陷隐患,快速隔离故障,提升供电可靠性。同时打造智能配电网可视化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集成营销、配电、调度、规划等多业务信息,深入挖掘配电网多维度数据。

3.6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配电线路的有效运作,还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许多地方电力部门没有适当分配该区域配电线路的安全责任,这可能造成配电线路管理方面的空白,从而导致在这些地区,官员相互推诿,妨碍了有效解决问题。此外,有必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视察员轮换制度。许多检查专员没有尽职尽责,因为轮调只是一个过程和例行程序,没有更多地注意相关问题,甚至没有采取措施不报告、不报告或不报告某些安全漏洞。这很容易导致影响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安全事故。

结束语:总之,在配电网建设管理过程中,会给员工带来很多困难和挑战,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问题,但相关员工不能有“恐惧”的工作心理和态度。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不断地进行经验的总结和认真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应用电力系统大数据有效地控制和优化。全面应用大数据技术,科学合理地管理配电网,确保电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确保供电过程中不再出现不稳定现象,从而帮助配电网管理真正实现平稳有序的发展和运行。

参考文献

[1]王登擎.论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实践[J].电力设备管理,2020(12):37-38+59.

[2]史迪锋.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维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2):168-169.

[3]吴俊佚,刘涛,武刚,葛宏泽,徐国辉.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4):162-163.

[4]张敏,赵海麟.电网调度运行网络发令系统设计与应用[J].粘接,2020,44(12):140-144.

[5]丁文涛.供配电自动化的可靠性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