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预制菜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刘彩艳

(西南大学 重庆市 北碚 400700 )

摘 要: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国预制菜产业需求大涨,增速喜人,作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预制菜产业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基础上,立足消费大众,积极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预制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预制菜;乡村振兴;疫情

1 什么是预制菜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目前,从深加工程度和食用方便性两方面,预制菜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这四大类[1]。通俗来讲,预制菜就是消费者省去购买食品环节,只需将包装好的预制菜品进行简单加热,便可直接放上餐桌的便捷特色菜品。

表面上看,疫情的发生催生了预制菜的兴起。但事实上,预制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最早起源于1960年,在美国开启了商业化的经营模式。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预制菜产业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发展。90年代后期,我国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净菜配送加工厂,到2000年,不少半成品菜企业也陆续成立。而在2014年之后,外卖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料理包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至2020年,新冠疫情的来袭使得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激增,预制菜也正成为不少年轻人在家吃饭的首选。

2 发展预制菜的意义

从2月28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共同举办的“中国味道,粤品粤香”预制菜推广月活动火热启动,掀起了一股预制菜的消费热潮。为什么从两会代表到地方政府都对预制菜有如此高的关注度?

2.1 开辟农产品新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预制菜产业一端连接生产者地头,一端连接消费者市场,将农村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加工为预制菜,变成高附加值的食品送上城市餐桌,不仅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全新市场,更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乡村的产业振兴提供了新力量。

2.2 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打造农村发展新风貌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预制菜产业上连农产品原材料,下接餐饮消费者,涵盖了从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到流通的方方面面。预制菜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需求和岗位,吸引了一大批年轻有为之人投身于乡村,加快了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2.3 激活内生发展动力,助推农民增产增收

乡村振兴,核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预制菜产业通过先进的农业生产加工方式,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在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农户建立了生产经营的新理念,增加了各地企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引领小农户逐步与大市场对接,对于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巩固脱贫攻坚伟大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3 预制菜发展现状

天猫公布的关于2022年十大新年货数据显示,预制菜在“十大新年货”中排名第一,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6倍[2]。今年春节,预制菜也登上消费市场的新风口,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方便、快捷、选择多元化的优势,成功抓住了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快速准备一餐的心理需求,在C端取得了快速发展。

3.1 未来市场广阔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元。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了18.1%,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5165亿元[3]。也就是说,长远来看,随着我国预制菜行业的不断成熟,2025年将有望实现万亿以上规模。

3.2 企业布局加速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7.1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山东以9246家企业位居第一,河南、江苏分别位居二、三位。截至到2020年,新注册预制菜企业1.25万家,同比增长9%[3]。与此同时不少生鲜电商也闻风而动,京东七鲜、美团买菜、饿了么、盒马、叮咚买菜等平台纷纷入局,预制菜产业成为各大生鲜电商抢占的又一块“香饽饽”。

3.3 消费需求攀升

据央视财经报道,3月以来,全国各地预制菜销量整体增长明显。其中,半成品净菜以及小吃最受欢迎,多个单品销售额比2月份增长超50%。而95后群体也成为预制菜消费的主力军。在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背景下,预制菜加热即食的特点,既迎合了年轻大众无暇下厨的生活状态,又满足了消费者对饮食便捷化、品质化的强烈需求,受到各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4 预制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新冠疫情、宅家消费、懒人经济等形势的推动下,我国预制菜产业需求大涨,增速喜人,但整体仍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发展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4.1 缺乏严格的标准体系

4月16日,在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共同指导下,首个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为推动预制菜的更好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现今,有关预制菜产业国家级的生产标准还未出台,使得该领域在产业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缺口,进一步制约了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2 企业发展不成熟

据两会代表陈瑞爱介绍:我国目前70%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都属于作坊式生产,规模小、竞争力弱、分布也比较分散,也较难做到标准化生产。此外,预制菜产品对企业的冷链运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限制了单个企业的配送半径,实现跨区域经营的难度较大。目前除速冻食品领域,其他预制菜企业的产品单一,客户量少,尚未形成全国性的预制菜龙头企业。

4.3 消费者仍未完全接受

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而相比之下,日本的预制菜渗透率已经达到60%以上[4]。这说明要让中国家庭大规模、普遍性地接受预制菜,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目前来看,与传统的现制菜相比,预制菜产品种类单一、价格较高、口感还原程度有限,对于不太了解预制菜的消费者来说,往往还是不敢轻易尝试。

5 发展建议

5.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强政策保障,积极统筹,通过税收优惠、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扶持建设一批集约化、设施化的农产品优势生产基地,推动预制菜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此外加紧制订相关生产技术标准,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构建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各级部门的权责进行清晰界定,确保政策精确落实。

5.2 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各地方企业要严格经营理念,自觉做好预制菜产业全链条食品管理工作,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此外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及时研发并推出满足其需求的预制菜品类。加快推进“一村一品”的农产品差异性建设,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立足于本土特色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化农产品品牌,实现“品牌效应”。

5.3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相关行业部门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可以与当地的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依托高校开展员工业务培训,有计划性将员工分批送往学校进行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此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探索吸引人才的新路径,努力做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育得出、带不走,为预制菜产业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好、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靓琳.预制菜行业现状及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9):146-147.

[2]刘子依.预制菜躲不开的几道坎[J].中国品牌,2022(03):48-49.

[3]孙双双.预制菜成为消费市场新风口[J].中国食品工业,2022(04):11-13.

[4]王绪模,朱克永.顺应大势形成合力促进川菜预制菜产业加快发展[J].现代食品,2022,28(0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