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模式探析——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协同育人模式探析——以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白如金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为破解思政课程的“孤岛”困境,实现以教学理念共通、课程体系协同以及教学方法融通为主要方面的协同育人大格局,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课程思政”主体,探索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育才成效。

[关键词] 课程思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协同育人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1]问题,在教育实践中,是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育人育才成效。


一、育人大格局:“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课程思政’是将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的教育理念,旨在实现‘学中想’‘学中做’与‘学中立’,同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思政素质。”[2]“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会议讲话精神的响应与落实,更是在新形势下对教学理念提出的新要求。这种新要求旨在强调全课程的同心性,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围绕这一目标,“课程思政”要求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深挖本学科的思政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从而形成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这一格局,对于打造育人共同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教学理念的共通、课程体系的协同以及教学方法的融通,全面打造良好的协同育人格局,从而更好地建设“课程思政”。

1.教学理念的共通。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3]这一讲话为“课程思政”的落实指明了目标。处理好育人与育才的辩证关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教学理念提出的新要求:即育人是所有课程、所有教师的共同目标和责任。育人强调立德,是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夯实思想根基,这是不同学科教学理念的共通,也是协同育人的前提条件和理论逻辑。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把立德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课程体系的协同。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4]的“课程思政”建设总要求。课堂是重要的育人途径,只有课程体系的协同方能形成全课程的育人合力。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具有任务和目标上的一致性,方向和功能上的同心性,为课程体系的协同建设提供了思想前提。坚持课程体系的协同性,就是要打破各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间的壁垒,在各课程之间贯通思政元素,实现整体的育人观,从而有效破解思政课程的“孤岛现象”。

3.教学方法的融通。教育学理论认为,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上,教育可以划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各学科课程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贯通。要立足实际,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各专业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激发“课程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从而拓展学科专业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温度,提升课程的引导性,在润物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建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6]。因此,要有效利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针对此,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兼具研究型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在“理论+实践”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探索以“课程思政”为主体,以“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

1.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建构协同育人的前提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建构协同育人路径的重要一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从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体系,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这体现在:(1)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独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2)建立“基础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专业实践、实习、毕业论文”五位一体体系,确保理论与实践各部分互相衔接、互相补充;(3)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4)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其中,助力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

“课程思政”不再局限于“课堂思政”,贯穿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为培养优秀新闻传播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心环节。在“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岗前培训、教学互评、集体备课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学院积极落实学界与业界的互聘制度,通过聘请业界专家进课堂、教师进媒体的方式,不断激活“课程思政”建设。

2.专业扎实的理论教学是建构协同育人的基础

新闻传播学科中的历史脉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基础,是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的指南,在学生整体知识架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理论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学科的概念体系,掌握正确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新闻传播学科素养奠定基础。这个过程既是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也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途径。为夯实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院对每位老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进行逐一审核把关,通过学校教学督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名师、业界导师进课堂听课,监督教学质量,始终坚守课堂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

就笔者所带的“新闻理论”课程来看,落实理论教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途径如下:(1)重视教材选用。自《〈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落实以来,部分课程开始采用马工程教材。“新闻理论”这门课就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第二版),从而保证了教材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本课程还选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理论教程》(第四版)作为辅助教材,从而拓展课堂的广度。(2)注重引导。在给学生讲授新闻理论相关的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时,充分调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使其转化为思政元素的载体。(3)案例式教学。通过选择典型案例与学生进行探讨,将抽象的概念落实为具体的事件,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案例分析的思辨能力。(4)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实践的感性认知。通过为学生分析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强调学科的伦理道德和操守,促成知识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为学生进行实践或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卓尔有效的实践教学是建构协同育人的保障

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7]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而探索理论的价值。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立足西北,经过不懈探索,形成了以“重走中国西北角” “国庆采风庄浪行”实践教学活动为核心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包括“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层面相互建构。通过教师理论课程指导,媒体提供发稿平台,共同助力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走出单一的书斋式教学模式,从真实的生活中挖掘教育和思政资源。具体而言,学生利用暑假时间,通过重走范长江走过的中国西北角,目睹中国西北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国庆采风,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切身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政策在西北地区的生动实践。

4.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循环是激发协同育人活力的关键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互依存与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教学效果。理论教学能够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为理论教学提供“源头活水”。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形成了实践教学到理论教学的相互循环模式。在“重走中国西北角”“新春采风万里行”“国庆采风庄浪行”等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媒体平台发表稿件并不是实践活动的结束,而是理论教学的开始。具体而言,在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稿件评比,并给获奖学生给予奖励,这些获奖稿件就成为教师理论教学的案例,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实践及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学院通过与业界的座谈、以及学生对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反响与评价,形成对整体路径的反思,最终不断完善这一协同育人模式。

总之,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建设“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积极建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大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 (P282)奠定稳固基础。


三、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成效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使“课程思政”贯穿育人的全过程,破解思政课程的“孤岛”困境,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紧扣“课程思政”这一主线,探索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打造出“课程思政”引领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大场域,取得了良好的育人育才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1.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在“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上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引导学生具象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通过建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载体更加多元。通过这一协同育人模式,使学生能够对中国国情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不再停留在表层,能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双重把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中,学生能够体会新闻工作的重要性,能够深刻理解新闻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能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观的最新理论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领悟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价值追求和时代使命,实现理想与精神的升华,做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合格接班人。2022年,“重走中国西北角”实践教学活动获得教育部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1. 提高学生专业竞争力,取得良好育才成效

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提出了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为主体,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通过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增强了他们对新闻专业理论体系的认知,而且提高了他们实操能力。

通过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取得了良好育才成效:(1)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每年人均发稿量不低于3篇,其中多篇稿件的阅读量多达百万以上;(2)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参与国家创新创业项目、专业大赛的学生数量稳步提升,并取得良好成绩。学生在实习和工作时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2013年中国记协以“重走中国西北角”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为典范,在全国新闻院校进行推广。

总之,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也是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纲领”。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破解思政课程的“孤岛”困境,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协同育人的大格局,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经过多年摸索,探索出的一体两翼式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育人与育才双成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 周瑞荣,吴琪.“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土木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4):254.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陈龙.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N].解放军报,2019-04-19(2).

[5]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17-02-28(1).

[7] 于恒,张幼琴,王惠丽.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实验室科学,2006(04): 125-126.

[8] 习近平.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1lzujbkydx032)



[作者简介] 白如金,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甘肃兰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