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管控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管控对策探究

周林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市雁江供电分公司 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有了很大进展,低压配电网的经济运行问题也逐步凸显。本文首先对传统台区线损管理系统分析,其次探讨了低压台区线损异常,最后就低压台区线损管控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经济运行;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

引言

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是国家电网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实际工作中,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的因素很多,国网供电公司台区线损治理专班,在一年多的台区线损治理实践中,排查治理了300多例各类异常问题,其中发现了一些计量异常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日常排查工作中非常容易疏忽,现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传统台区线损管理系统分析

在传统线损管理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日抄表数据,结合标准线损指标、用电检查、远方召测、纠偏优化、线损分析计算线损,以减少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线损处理人员每日对所执行的整改工作进行排查,持续开展相关自我检查、自我反省。在这种技术行为解决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正常运行及管理水平,同时,能够优化传统台区线损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但是,在日常线损检测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缺乏定期巡检的制度方案,无法全面化评估台区线损问题解决质量,对于线损管理水平的衡量缺乏规范指标。在制定线损管理指标数据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现场监督管理策略,导致激励机制受限,容易表现出员工怠慢,无法提升线损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行为。其次,传统的线损统计方式时效性差,由于线损统计需要以“日”为单位对台区总表日电量和台区用户日总电量进行运算,得到日线损率,因此,实际工作中线损率统计会滞后两天,线损治理效率低。另外,线损排查工作更具限制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排查人员仅需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同时,在具体问题的搜集及信息的获取等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快速开展工作的能力较差。若台区情况复杂,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样才能够优化调查效果,避免出现长期高线损现象发生。

2低压台区线损异常分析

2.1数据采集质量偏低

低压配电网普遍存在采集设备版本老旧严重,窄带用户占比较大,采集终端故障率较高,人工补采及现场消缺工作量大,因采集失败造成售电量未统计导致线损不合格台区较多。此类台区需对采集失败用户现场消缺,或对采集失败数据进行补采后次日一般都可以恢复合格。少数台区集中器故障无法维修,只能更换HPLC集中器和整个台区II型采集器。当前正加快HPLC改造进度,届时采集成功率将显著提高,因数据采集异常导致不合格台区也会大大减少。另外,融合终端安装,也会对低压台区线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2台区存在窃电

个体用电大户或者个别用户因自身经济利益采用各种违规手段窃电;部分企业为减少电能计费违规对供电设备进行改造或破坏,导致设备计量功能异常,大幅度增加线损率,提高用电风险,也易引发安全事故。

2.3光伏台区异常增多

在光伏用户较多的低压配电网,特别是在光照良好的季节,部分光伏设备会影响台区售电量或供电量的统计,导致台区线损在合格范围以外异常波动,频繁造成负线损。此类问题需通过档案核查、台区组合与拆分、光伏用户在接户线网络中的合理布局解决,部分较难整改的台区可以联系光伏厂家协助处理。

2.4循环神经网络的线损预测分析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NeuralNetwork)或RNN作为典型神经网络,主要用于序列数据的处理。神经网络中具备参数共享特征,因此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应用到不同长度以及不同形式的样本当中,利用该技术实现泛化处理。和传统神经网络以及多层网络相比,循环神经网络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参数共享。

3低压台区线损管控对策

3.1优化线损管控模式

一是健全线损管控体系,提升台区线损异常监控能力,建立高损、负损台区治理等重点工作督办、销号机制,专项开展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分层推进,完善营销线损管理闭环管控模式。二是完善线损管控奖惩体系,将责任人管理质量、降损目标完成情况等作为奖惩重点,统一标准、量化评价,切实保障营销线损提升工作高效推进。三是加快建立“一台区一指标”线损考核新模式,通过搭建台区理论线损计算模型,利用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的相互校验作用,设立每个台区的达标合格区间,有效解决线损考核“一刀切”问题。四是加快组建线损专业柔性专家团队,推进三相不平衡治理、无功功率补偿、台区优化布点等技术研究,为线损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3.2台区反窃电降损主要做法

第1步:根据用采系统提供的高损台区信息,提取线损波动折线图和关键日用电量数据。第2步:针对台区所有用户关键日电量折线图查找日电量波动较大的用户。第3步:针对步骤2中发现的用户进行单独分析,验证其日用电量和台区线损率的反比关系及损失电量反推线损率是否合理。当完成上述步骤后,安排人员前往现场检查。按照窃电高损的思路进行分析(即线损率低的时候窃电户用电量大,线损率高的时候窃电户用电量小),通过折线图发现波动较大且与窃电高损分析思路吻合的用户,即户名为胡某用户。

3.3发展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智能管理应用优势

首先,建议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线损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对台区线损实行系统化、智能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重在依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分工明确、解决思路清晰的管理办法,积极落实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优化责任管理机制,对班组的交接工作及交接流程进行严格把控,不断地通过规范化管理,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对台区的线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线损管理设备,一旦存在异常,则需要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共同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以确保线损系统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其次,需要工作人员加大对电压质量控制的重视,优化职能管理行为,重点改善电压运行状态,利用及时的变压器调整思路,实现无功补偿线损控制环节。如果在台区智能线损管理过程中,无合理的补偿电压,台区的线损率会较高,台区工作完成效果不良。因此,动态化地改善电压配置,控制电压的波动性,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台区电力线损,同时,对于制定完善的营销与用电调度制度打下坚实技术基础。为进一步防止偷电现象的发生,工作人员应利用站内智能管理系统对电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加强对电表、电表箱的管理,在电表箱内安装智能传感系统,并监控电表箱的实际状态。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应用程序获取通知和警告,以避开盒子,改进线损管理,维护用电安全,并避免打开电表箱。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台区线损治理实践中,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忽视的异常问题,诸如三相电能表一相失压或欠压、一相接触不良导致电流偏小,外出务工较多的农村地区电能表故障后零电量,误以为外出不用电所致,轮换表后联合接线盒某相短接的电流连接片忘记断开导致少计电量等,都是容易疏忽的异常问题,须重点关注并加强防范。

参考文献

[1]王佳仁,谢宁,王承民,等.提升现代配电系统效率和效益的研究与实践[J].电网技术,2018,42(11):3543-3549.

[2]陈文瑛,陈雁,邱林,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6,30(10):1558-1567.

[3]余贻鑫.面向21世纪的智能电网[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0,53(6):55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