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3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 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机制研究

刘泽云 梁妍

(滨州医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摘要:来华留学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留学生的非法就业问题对高校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非法就业的现状和危害,从高校留管人员的角度出发,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非法就业发生率。目的是探究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长效机制,为解决高校留学生非法就业问题提供有价值或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精细化管理;防范机制



前言:自“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国际化进程步伐越来越稳健。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然而伴随着留学生人数剧增,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而且有些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留学生的教育投入和师资配备等方面有所欠缺,由此使高校面临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其中,留学生的非法就业问题一直存在且近几年发生越来越猖獗,已然呈现出多样性、持续性的特点,给留管人员的管理造成很大困扰,给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都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笔者发现,留管人员在处理该类事件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往往于事无补,收效甚微,对全体留学生而言也起不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应对该类事件,预防胜于治疗,构建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祸患常积于忽微。留管人员应做好精细化管理,事无巨细,未雨绸缪,建立全方位非法就业防范机制,消除隐患,减小此类事件的发生率。

一、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现状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来华留学生从事与学习无关的工作,并收取相应的劳动报酬,无论是酬金还是其他形式的报酬,均可能被界定为非法就业,这也是留学生非法就业频发的主要原因。目前,高校留学生非法就业主要包括三种形式:语言教学类、服务行业类和廉价劳动力类[1]。近年来,有些高校对涉嫌非法就业留学生给予处分、劝退或开除处理,但同时仍有众多学生正在进行非法就业,其复杂性和隐蔽性导致难以被发现,也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困难。疫情期间,留学生非法就业仍不间断,线上培训班的发展给学生参与语言培训教育提供了机会,有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非法就业活动,使留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社会团体或个人经常通过微信群、网站等渠道,发布留学生招工消息,并很快在留学生群体中传播,其中有一些留学生与社会团体或个人联系密切,扮演“中介”角色。并且,留学生心理防范意识较强,一定比例的留学生曾经或有意愿从事非法就业,他们大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留学生个人从事非法就业相对隐蔽,学生之间互相包庇,且不易被留管人员发现。相比之下,语言教学类非法就业更加普遍,很多学生都了解语言教学类工作收入较高,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或者花销较大的学生容易被利诱。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认为来到中国应该尝试新鲜事物,身边的同学、朋友有着相同的观点,非法就业在他们眼中并非违法。留学生非法就业不仅给高校留管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而且还损害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

二、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的危害

1.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留学生非法就业严重扰乱着我国社会的正常秩序,也损害着出入境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从留学生非法就业衍生出的社会问题,成为地方公安机关部门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选择外出打工的学生一般拥有自己的机动车辆,小汽车和摩托车居多。由于我国和留学生本国的交通规则有所不同,他们很容易违反交通法规,甚至对抗民警执法。而且,很多学生在驾驶机动车时,并没有配齐证件,交警部门处理留学生无证驾驶案件屡见不鲜。有些学生为了躲避管理会去往距离学校较远的地方打工,这无疑给他们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假期中,留学生在非法就业时,一般会选择租住短期房,这种住宿方式因不能及时在当地派出所进行临时住宿登记而构成非法居留,也容易发生聚众酗酒、群居等现象,这些因素都容易滋生吸毒、传染病等风险发生,给学生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近年来,外国人违法犯罪案件越来越多,涉及经济、暴力等方面,而很多违法犯罪事件都与非法就业相关,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良影响[2]。此外,留学生非法就业容易造成矛盾冲突,引发社会关注和网络舆情,对我国国际化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高校管理难度增大

一般情况下,留学生非法就业发生在校外,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发现和查处时,会第一时间与留学生所在高校联系,处理过程中,高校需要全程配合,尽可能协助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处理此类案件[3]。我国对非法就业管理力度越来越大,一旦被认定为为非法就业的留学生,将面临严厉处罚,处理时间前后持续1-2个月,甚至更长。从协助出入境录口供、做笔录,到告知学生家属和所在国大使馆、领事馆,包括办理学生在居留期间和出境前等各项事宜,都需要留管人员支持和参与,工作耗时且繁琐。非法就业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且难以取证,用人单位和留学生之间往往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况且高校留学生人数少则过百人,多则上千人,文化差异的不同使有效沟通难以实现,学生经常对规章制度抱有抵触情绪,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另外,高校一直承担着舆论压力,怎样做到管理的同时不发生不良舆情,也是困扰高校的一个方面。因此,维护好每一位留学生的难度可想而知。

3.不利于留学生个人发展

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样,在校期间有违反校纪校规、法律法规的情形,将可能受到学校处分,一旦受到处分,将直接影响他们评先评优,甚至延期毕业等。出入境管理部门将涉事学生遣返即意味着该生将不能继续学业,这直接断送了他们在中国的求学路,也浪费了几年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对于情节不严重的学生,高校一般会给予相应处分,这势必会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影响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另外,非法就业是留学生不务正业的表现,他们会产生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的心理,严重扭曲其价值观念,甚至蔑视我国法律权威。虽然出入境管理部门处罚力度大,但留学生就业管理绝不仅仅是公安部门一家之事,况且由于人力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治理好非法就业问题。高校作为留学生的责任单位,有做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天然优势。但是,由于高校重视度不够高,留管队伍专业化水平欠缺,并且非法就业涉及面较广,高校尚未构建形成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长效机制,不能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三、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机制构建策略

1.精耕细作,提高学生管理服务针对性

从实际工作中发现,大部分留学生进行非法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经济问题,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他们不能及时得到生活费,甚至不能按时缴纳学费、住宿费,进而想通过非法就业获取利益。因此,高校在最初的招生审查环节,应重点审核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要求学生提供存款证明和资金担保人等信息,筛选出家庭经济有问题的学生。在日常管理中,及时关注留学生的消费动态,关注他们的朋友圈、着装和出行方式等,从留学生干部处掌握问题学生近况,更加深入了解他们近期的消费变化。对于消费异常高的学生,应与学生谈心谈话,了解近况并联系家长确认。对于生活比较拮据的学生,要建立帮扶工作记录,定期了解经济状况,在生活学习中给予一定的支持。为了完善留学生奖学金管理和分配制度,应继续加大留学生奖学金支持力度,科学合理分配实施,这不仅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更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华留学。为使留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应当多组织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课外活动,如文化体验、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投稿征文等,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减少接触非法就业的可能性。严格考勤管理制度,做好课堂考勤,落实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疫情期间,严格做好校园出入审批制度,加大对留学生公寓检查力度。留管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组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掌握最近政策文件精神,增强非法就业辨别力和管理效率。

2.和风细雨,持续加强非法就业宣讲度

预防非法就业的发生,离不开教育宣讲。非法就业宣讲应具有全程性,贯穿于留学生的来华、就读、离境的全过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非法就业主题教育至关重要,在新生进入学校之前做好宣讲,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在讲解专业学习重要性的同时,普及中国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他们在读期间息息相关的部分,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法律、遵守中国法律,认识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在进行非法就业主题教育过程中,除了为学生介绍非法就业含义、常见类型、严重后果外,还要结合详实案例进行宣讲,使学生切实体会到非法就业的危害性,望而却步。留管人员应持续做好主题教育,特别是在寒暑假等节假日前后、法制宣传月等时间节点,可以采用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签署承诺书等方式,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发现非法就业苗头时,及时制止,同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在协助出入境管理部门处理非法就业案件时,与涉事学生舍友、好友进行细致的谈心谈话,及时纠偏,不给非法就业留下一丝隐患。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强与工商、出入境、派出所、外交、外事办、居委会等部门机构沟通协作。高校作为学生主管单位,应切实履行好有关职责,避免因职责不清导致与其他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为了强化宣讲效果,高校可以定期邀请出入境管理部门入校开展实地宣讲、发放宣传册,从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非法就业,使学生更加精准地了解其属性,全面了解其性质和危害。增加与各部门互通信息的主动性,最终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互促互进的局面。

3.顺应规律,积极探索勤工助学新途径

高校应积极探索留学生勤工助学新途径,为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有利条件。由于大部分高校对勤工助学概念认识不足,往往与非法就业相混淆,导致缺乏正确的引导,未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我国留学生勤工助学并未得到有效实施[4]。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当前来华留学生大部分为自费生,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可以吸引更多学生来华学习深造,甚至这是影响他们是否来华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接收留学生的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勤工助学制度。美国大学允许其他国家留学生依法在校内从事一些工作而获取报酬,英国政府鼓励企业招收留学生打工,成年留学生在澳大利亚具有合法打工的资格,勤工助学在这些国家的实施有效地吸引了大量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前往留学。我国高校应正确认识勤工助学的助困功能和育人价值,在《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指导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留学生勤工助学新途径,逐步构建勤工助学新体系。按照规定,在出入境管理部门报备信息,制定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和实施方案。高校要求图书馆、学工处、后勤处等部门,尽可能提供适宜岗位,供从事勤工助学的留学生选择。对于一些需要见习或实习的专业留学生,高校应因地制宜,加强与地方企业联络,仿照中国学生见习实习规律,寻求一条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路径,开拓校外勤工助学空间。同时,请求出入境管理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加强留学生管理,严防勤工助学向非法就业转换。

4.以人为本,切实做好人文关怀常态化

留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与中国学生相比,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习惯等。留管人员在实际教育管理中,跨文化差异是摆在工作面前的不可逾越的鸿沟。留管人员与留学生之间、留学生之间都存在跨文化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天然存在的,是无法消除的。笔者认为,在实现管理趋同化的同时,应该充分尊重留学生文化差异。高校留管部门,包括教学部门在内,都应该正确看待留学生教育管理与原有秩序产生的矛盾,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找到矛盾根源,再以人文关怀的各种途径和方式试图解决,这是处理留学生问题的有效途径。新入学留学生往往对中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不适应,他们心理会出现不能程度的抵触情绪,而且远离家乡和亲人,不能及时倾诉,造成内心的彷徨和孤独。留管人员作为他们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有义务为他们排忧解难,有责任帮助他们完成心理上的过渡,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逐个对学生开展深入的谈心谈话,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有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可以帮助留管人员了解每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之后提升服务效能提供依据。在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之后,留管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密切与学生联络感情,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深入宿舍交流,共同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增进与他们的感情,提高亲密感和信任度。一旦学生出现异常,及时跟进,提供必要帮助。当然,对待不同学生要采用不同方法,使他们逐渐配合学校管理,体会到学校的关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管理上的事半功倍,降低学生非法就业的可能性。总之,管理和服务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管理目的是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学生离不开管理措施。因此,留管人员应在管理好留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个人,聆听学生心声,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学校大家庭,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

四、总结

社会的客观需求助长了留学生非法就业行为,而且高校对涉嫌非法就业的留学生惩处较轻,无法对其形成有效制约。另外,留学生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对非法就业理解不够深入、想要了解中国社会等原因,往往导致非法就业的发生,事后处理起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高校、公安机关、劳动部门造成管理压力和困难。高校应当依据非法就业管理的涉及面广、学生人数较多且不易发现不易取证等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体系,需要各高校不断提高认识,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加强留学生非法就业的防范工作。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筑牢制度篱笆,构建形成非法就业防范长效机制,真正促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这对于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留学生,以及改善高校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五、参考文献

[1]孙嫄.江苏省外国人非法就业问题的处置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5(07):171-172.

[2]王辉耀:《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70页.

[3]沈海燕.违法用工,防患于未然[J].人力资源,2019(01):31-33.

[4]廖兴存.外国留学生在华非法就业规制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7,32(05):83-88.



作者简介:刘泽云(1990-),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滨州医学院留学生辅导员,主要从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基金项目:2021年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烟台高校来华留学生非法就业防范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研究》(YTSK2021-06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