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环境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如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环境管理

马诗盛

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 545300

摘 要: "十三五”时期是广西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新一轮脱贫攻坚、统筹解决贫困地区贫因问题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不断改善社区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一环。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环境管理,就是要努力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建设干净、整洁的美好社区;就是要通过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建成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现代新型文明社区。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背景 意义 问题 管理措施
注:本文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柳州市委员会研究课题《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青少年社会融入研究》(编号:LGZ202106 )研究成果。

引 言:易地扶贫是指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的政策。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通过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环境管理,能跟高效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保护了原居住地生态环境。易地扶贫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环境卫生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一、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背景

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是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补齐贫困地区发展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脱贫攻坚的“头 号工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在“后搬迁时代”实现搬迁群 众永久性脱贫、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搬得 出、稳得住、能脱贫”的目标要求,离不开对搬迁安置项目基础配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全面跟进。其中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事关“稳得住”目标的 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人员构成复杂,不 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村落,也不同于一般的农村社区。不少社区都是跨村、跨镇甚至跨县的群众居住在一起,打乱了原有行政村的村落结构及熟人社会格局,导致户籍关系错综复杂,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甚至可能出现管理真空问 题。如何让搬迁户尽快适应 并安 居 乐业 , 是 “搬得出”后面临的重要而紧迫问题,也是“后搬迁时代”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1]。

二、加强易扶社区管理的意义

社区环境因其公共产品的外部属性,决定了社区环境的治理主体也是多元的。在治理的过程中,也将融合社区公共利益与私有利益等多方利益, 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公众参与尤其是社区社会组织是治理的关键,社区环境治理可以被认为是依托于社区生态环境建设袁以社区居民参与尧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环境产品服务为主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融入式的公众参与可以认为是目前国际先进社区环 境治理的关键。这一治理行动具体还可以包括社区组织的能力建构、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以及各类社区活动的组织。

三、易扶社区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易扶社区环境绿化重视不够。部分社区,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社区,由于土地及物业出租收益高,对绿化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愿意提供绿化土地。二是社区绿化率低,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绿化标准。三是绿化资金不足。社区干部存在着“等、靠、要”的心理,很少想办法筹措社区绿化资金,给予政府应有的配合与支持较少。绿化管理跟不上。有些社区由于缺乏足够的绿化管理资金,加上没有配备专人从事社区绿化管理,绿化度保持不够。

1.环卫经费不足。易扶社区环卫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社区的环卫经费投入。目前社区普遍存在环卫经费投入偏少、卫生费收缴率低、外来流动人口卫生费收取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社区环卫经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2.环卫配套设施总量不足。环卫配套设施是搞好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目前有些社区存在环卫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例如公厕不足;垃圾堆放点缺少等。环卫设施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环卫保洁水平的提高。

3.部分社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部分居民对有关社区清洁卫生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法规知之甚少,环境卫生意识差。这突出表现在:拒绝交纳环卫清洁费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社区居民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扔乱吐、乱丢乱倒的现象较严重等。

4.社区生活环境的规划不合理。如有的社区道路规划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当一部分道路只讲究“横平竖直”,没有考虑方便行人,因此,小区绿地屡遭行人践踏,形成“踏坏了补,补了又踏坏”的恶性循环。

四、易扶社区环境管理具体措施

1.完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为加强社区环境卫生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街道、社区不断完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如卫生管理责任制,清扫保洁员的四定(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制,环卫质量监督制等,而且使各类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符合异扶社区的区情,实施贴近实际,能够落实到位。

2.多层面动员监管社区环境,为使社区环境建设秩序井然有序,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社区干部、驻社区工作亲自抓,经常带领社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下社区巡查;社区包区干部定期到社区进行检查;边干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开展义务劳动活动,在社区统一安排下,开展清理卫生死角、楼道楼顶杂物、乱堆乱放、乱牵乱挂、乱刻乱画和清理花坛行动,让老百姓从居家过日子中切身体会到环境的改变。

3.治城与育人相结合,社区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环境创建,加大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和“清洁阜新、人人有责”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居民环境卫生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的人文软环境,促进社区环境卫生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结束语

进一步加强搬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搬迁群众的基本需求。健全社区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注重文化建设,整合利用社区各类组织活 动场所的场地、设施等资源,并逐步搭建互联互 补的县、镇、村三级基本公共服务网络;组织开 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移民和本地居 民感情融合,加快建设和谐文明、兼容并包的移民搬迁安置新家园。

参考文献

[1] 杨凌. 乡村振兴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及其深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文章编号:2095- 7017(2019)02- 0037- 06

[2] 融水苗族自治县2020年脱贫摘帽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Shape1

1